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提取地下井型的选择北京农学院张淑敏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李世盛地下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水资源,提取和利用它,需要打井。目前,常用的井型有两种:管井和大口井。那么采用什么样的井型才具有经济效益高,管理使用方便呢?在许多的权威著作、大专院校的教...

  • 标签: 井型 张淑敏 北京农学院 出水量 井管 北京农业
  • 简介:运用荷兰开发的PEARL(PesticideEmissionAssessmentofRegionalandLocalArea)模型,模拟农药在作物-土壤中的运动情况,评价在不同浓度标准要求下,哪些农药会对地下造成威胁,哪些地下是安全的.针对我国农药施用现状,提出了关于农药污染地下的研究,在农药登记中加入农药在地下中的限量指标等建议.

  • 标签: 农药登记 作物 农药施用 利用 土壤 地下水
  • 简介:林地是水源林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主体。以冀北地区丰宁县,4种不同类型水源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层与枯落物层两方面,研究当地水源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发现: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阔叶林地明显优于针叶林地,4种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依次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其中,杨树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9.79t/hm2,有效持水量为4.01t/hm2。在土壤总孔隙度方面,水源林地土壤持水能力依次为杨树林地〉草地〉耕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水源林地总孔隙度在43.49%~34.96%;在土壤密度方面,草地〉油松林〉耕地〉杨树林地〉油松×山杏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在土壤水分常数方面,在0~30cm的土层内,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3种山地立地类型水源林地均是10~20cm土层土壤水分常数最大,杨树林地20~30cm土层的水分常数最大,草地和耕地内,0~10cm土层的水分常数最大。综合比较不同样地类型内,样地土壤和枯落物持水能力,杨树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1334.49和1167.41t/hm2,总体涵养水源能力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

  • 标签: 水源林地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冀北地区
  • 简介:海洋山水源林保护区位于桂东北的全州、灌阳、恭城、阳朔、灵川、兴安等6个县交界处,包括蕉江、西山、黄关、观音、栗木、嘉会、西岭、升平、大境、海洋、漠川等11个乡和国营大源林场的部分山地,总长约70km,中间宽约20km,南北两头窄,总面积904km~2,于1982年6月经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同年建立保护站,主要保护对象为水源涵养林。

  • 标签: 主要保护对象 水源涵养林 海洋山 漠川 灵川 桂东北
  • 简介:板桥水库始建于1951年,1975年8月毁于特大洪水。1993年复建竣工。复建后的板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城市供水、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一直担负着驻马店市市区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任务.是驻马店市唯一的供水水源地.

  • 标签: 城市供水 饮用水水源地 渔业发展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板桥水库 驻马店市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涵养功能急剧下降。本文以祁连县为重点探讨了提高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性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 标签: 祁连山区域 水源涵养 草地退化
  • 简介:俗语讲“鱼儿离不开水”,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水源、水质对鱼类始终产生着影响。水源、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鱼类产品的品质甚至健康和生命。一、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由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水体中的水生动植物、细菌、有机质、无机盐、溶解气体的含量和数量以及水温、透明度等理化特证,生物特征都与鱼类

  • 标签: 鱼类产品 水质 自然水体 产品品质 名特优水产品 水源
  • 简介:森林是水源涵养功能的基础和载体,青海省北川河流域森林覆盖较好,但当前流域内林地的水源涵养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青海云杉、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和青杨这5种在流域内典型树种,对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10个与水源涵养功能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分析评价,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林种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在林冠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的水源涵养能力最佳,华北落叶松次之,沙棘和青杨居末;但在枯落物层的比较中,华北落叶松、白桦和青海云杉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好,青杨居中,沙棘表现最差;而在土壤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同样水源涵养能力较好,沙棘居中,青杨和华北落叶松较弱。同时,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检验得到:青海云杉权重最髙,达到25%c,另外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占林冠、枯落物和土壤这3层比重最大,为70.51%。综合林冠、枯落物、土壤和层次分析比较结果,当前水源涵养能力排序为:青海云杉林地>白桦林地>华北落叶松林地>沙棘林地>青杨林地。这一结果为进一步讨论流域内植被景观格局和空间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水源涵养能力 林冠 枯落物 北川河
  • 简介:本文针对重要水源地水环境和水安全问题,以福建为例系统分析了主要河流及水源地水质现状、污染程度以及水质变差的主要问题与动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应加强水源地水质污染影响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科学规划、推广山地水土保持新技术,建设生态果园;加大投入,建立水源地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意识的综合治理体系与生态调控保护对策。

  • 标签: 重要水源地 水质问题 保护对策
  • 简介:水源林是滞洪补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江河水资源的决定性林种,长期以来其作用被人们忽视,遭严重破坏,造成水害不断、水土流失严重。文章分析了由于水源林被严重破坏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提出加强水源林建设的措施。

  • 标签: 水源林 生态环境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 简介:针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确定的22个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基本功能区,利用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获取的水力侵蚀数据,分析这些区域的水力侵蚀现状.结果表明:1)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水力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超过80%,强烈、极强烈、剧烈面积分布较少,与全国基本状况相似;2)与第2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相比,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水力侵蚀整体上有所好转,水力侵蚀总面积减少3.75%,轻中度侵蚀面积大幅减少,减幅超过20%;3)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局部地区水力侵蚀形势严峻,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与第2次遥感调查成果相比,面积均有所增加,相对增幅较大,说明局部地区存在水力侵蚀恶化的现象.

  • 标签: 水土保持 基本功能区 水力侵蚀
  • 简介:根据密云水库周边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特别是连续干旱导致水库水位急剧下降、水库周边形成大面积裸露地的现状,分析水库周边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密云水库周边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思路和措施进行了探索,提出生态建设总体思路和原则,和以库北库区裸露地治理与保护,入库口裸露河滩地治理与保护,以及小型分散点源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具体措施,同时对加强水库周边的水土保持与水源保护提出政策及管理措施建议.

  • 标签: 水土保持 水源保护 库滨带 密云水库
  • 简介:论述了水源涵养林的规划原则,分析了水源涵养林的体系,提出水源涵养林的经营措施.

  • 标签: 水源涵养林 规划 原则 体系
  • 简介:为了探讨茅台水源功能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效应,对茅台水源功能区马尾松林、柏木林和马尾松+柏木混交林3种针叶林土壤养分制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针叶林土壤平均养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均表现为柏木林〉马尾松+柏木混交林〉马尾松林,有效磷质量分数表现为马尾松+柏木混交林〉马尾松林〉柏木林,而全氮质量分数则表现为马尾松+柏木混交林〉柏木林〉马尾松林。统计分析表明:马尾松林和柏木林及马尾松+柏木混交林的有机质、碱解氮质量分数及pH值差异显著(P〈0.05),柏木林与马尾松+柏木混交林的全氮质量分数和pH值差异也显著(P〈0.05),而3种针叶林的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全氮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碱解氮质量分数、pH值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而速效钾质量分数则与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性相关。另外,参照土壤养分等级评价标准发现:3种针叶林的有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较高,均在丰富以上;速效钾质量分数则较低,均在中等以下;其他养分则在很丰富和缺乏之间。

  • 标签: 针叶林 土壤养分 等级评价 茅台水源功能区
  • 简介: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及水质等问题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涉及范围广,具有随机性、分散性、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及难以定点监测等特点,使非点源污染定量研究成为控制水污染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现状,介绍了基于水质监测和径流过程的非点源污染研究;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常用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分析了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水源地非点源污染定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水源地 非点源污染 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