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比较研究了空气和氮气氛围下,清香型和浓香型各部位烟叶的失重和裂解行为。结果表明:空气氛围下样品解更完全,N2氛围下不同解阶段气体的释放情况差异更明显。浓香型烟叶含有较高的碱性香气成分,较高的异戊酸和苯甲酸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而清香型烟叶含有较高的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中上部烟叶的香气成分均高于下部烟叶。

  • 标签: 热失重 热裂解 热重-傅立叶红外 烟叶
  • 简介:为探索以D-甘露糖与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制备Amadori化合物的可行性问题,以D-甘露糖和L-色氨酸为原料合成了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利用IR、NMR和HR-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利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研究了产物的裂解行为。结果表明:(1)最佳合成条件为:当L-色氨酸投料量为30mmol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h、物料比1:1(D-甘露糖与L-色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0.5mmol及溶剂用量80mL,此条件下产率达到45.2%;(2)无论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种类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有氧条件裂解产物种类多于无氧条件;在600℃有氧条件下,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裂解生成具有花香、烘烤香、坚果香、焦糖香等香韵的产物;(3)以D-甘露糖和L-色氨酸为原料合成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的技术方法可行,产品收率较高。

  • 标签: D-甘露糖 1-L-色氨酸-1-脱氧-D-果糖 合成 工艺优化 热裂解
  • 简介:采用重-微分重技术研究了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的失重和裂解温度,通过在线裂解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分析研究了无氧和有氧条件下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在300℃、600℃、750℃和900℃四个温度的裂解产物。研究结果表明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的裂解温度为161.3℃,在700℃时失重达到90.50%。无氧和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多,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总数稍多于无氧条件,但种类有明显差异。无氧裂解和有氧裂解产物主要为酮类、吡咯类、吡啶类、呋喃类、吡嗪类、吲哚类以及少量芳香族化合物。有氧裂解产物的香韵分析结果表明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裂解产物具有烘烤香、坚果香、甜香、花香、奶香等香韵。

  • 标签: 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 热裂解 热重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对C3~C6脂肪酸的7种葡萄糖四酯在红塔集团某牌号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裂解转移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收集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对粒相物和气相物进行GC/MS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7种葡萄糖四酯主要裂解产物在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中的转移率。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方法测定脂肪酸组分的回收率为86.27%~98.80%,RSD低于2.63%,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②7种葡萄糖四酯裂解相应的脂肪酸向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中的转移率分别为0.34%~12.85%和0.004%~0.73%,总转移率为1.07%~12.86%。③主流烟气粒相中转移率随碳原子个数的增加而增加,气相随碳原子个数增加而逐渐减少;粒相转移率普遍要高于气相。④相同分子量的葡萄糖四酯,异构体比正构体的转移率高。

  • 标签: 葡糖糖四酯 转移率 卷烟 主流烟气 GC/MS
  • 简介:2008年1月中旬以来,我省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雪凝灾害,围绕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的工作目标,各地农机部门纷纷以抓重建,保民生,备春耕,组织广大农机技术人员以实际行动服务农业春耕生产,确保春耕备耕工作不误农时。

  • 标签: 农机推广 农民 春耕生产 余庆县 农业机械 农机具
  • 简介:牛流行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三日”或“撮角”,因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浅谈一下牛流行的防治方法

  • 标签: 流行热 防治 流行特点 症状
  • 简介:一、前言牛流行(bovineephmeralfever。BEF)前称之牛流行性感冒,病原为杆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牛暂时热病毒(bovineephemeralfeverirus,BEFV)经由蚊子、库蠓等昆虫媒介传染,所引起之牛病毒性疾病,流行地区包括非洲、亚洲、中东及大洋洲等地。主要症状包括有双波或多波发热,食欲不佳,眼、鼻有分泌物,

  • 标签: 牛流行热 疫情监控 杆状病毒科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疾病 大洋洲
  • 简介:牛流行是由牛流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流泪、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急迫、后躯活动不灵活。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于蚊蝇孳生、多雨潮湿、吸血昆虫盛行时期的季节流行.北方于8~10月份,南方可提前发生。该病的传染源为病牛。病牛高热期的血液中含有病毒.人工静脉接种易感牛能发病。

  • 标签: 牛流行热 防治 热性传染病 吸血昆虫 季节性
  • 简介:柑桔类果树在幼果期如遇高温干旱季节常常出现大量裂果、落果现象,造成严重减产,有的减产幅度高达50%~60%,这是由于在果实生长前期雨水量大,果实大量吸水后迅速膨胀,使果皮脆嫩,进入夏末秋初降水量陡然锐减,并出现高温日灼而造成的.无核蜜桔、温州蜜桔、脐橙等品种受害更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

  • 标签: 夏季 柑桔 裂果落果现象 防治 选种 水分管理
  • 简介:环境因素对鸡生产潜力的发挥影响很大,特别是集约化生产、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鸡由于体温高,代谢旺盛,皮肤不具汗腺等特点,因而高温对鸡的影响尤为显著。高温导致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改变,Lewis和Thomas(1984)总结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认为蛋鸡最佳生产的温度范围是18~24℃。如果气温超过其范围的上限时,鸡会出现应激,对鸡的行为、采食、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及体内激素水平等发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引起鸡休克死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常出现高温天气,使鸡出现明显的应激,解决高温对蛋鸡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减少鸡舍受到的辐射热和反射在鸡舍屋顶加隔热层、涂白色涂料和石灰水,还可在屋顶上铺盖稻草、麦秸或安装喷水装置,从早晨开始喷淋冷水(可采用深井水);鸡舍四周种植落叶性、速生、大叶的树木或花草;架设高于屋檐的葡萄架、爬山虎、丝瓜架等遮荫设施。二、加大鸡舍气流量和气流速度开放式鸡舍可沿长轴方向增设高速风机,打开鸡舍长轴两端的门或改用网门,促使空气沿鸡舍长轴方向流动,也可安装一定数量的吊扇,使鸡体潜热得到散发...

  • 标签: 减缓蛋鸡 应激措施 热应激
  • 简介:牛恶性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是黄牛和水牛,病死率很高,危害较大。本文介绍了该病的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方法。

  • 标签: 恶性卡他热 诊治
  • 简介: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这也许与日本人嗜茶有关。他们视茶为“益寿的灵丹,延年的妙药”、“健康的希望,美的享受”。日本人均年茶叶消费量达1200克。

  • 标签: 日本 茶叶 消费量 中国茶 茶文化
  • 简介:近期国内硫黄市场涨势沸沸扬扬,两个月的时间内价格自700元(吨价,下同)左右一路飙升至1350~1400元,已经翻倍。

  • 标签: 价格 市场 硫黄 热炒
  • 简介:随着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大樱桃热潮叠起,但很多地区在发展大樱桃生产中出现一些误区。现就大樱桃的适栽区、最佳品种、栽培管理等方面谈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 标签: 大樱桃 栽培管理 适栽区
  • 简介:黄牛流行属中兽医"时疫"范畴。是牛的一种因病毒而引起的热性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高热、呼吸困难,常伴随四肢关节异常和后肢运步不灵活(甚至瘫痪)及消化障碍。2007年9~11月,西吉县兴隆、平峰、震湖、马建、火石寨等乡镇先后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牛流行。笔者先后治疗36例,治愈34例,治愈率达94.7%。

  • 标签: 牛流行热 消化障碍 急性传染 四肢关节 火石寨 中兽医
  • 简介:广州地区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多在32℃以上,对奶牛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和产奶量都有不良影响。夏季产奶量锐减是奶牛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牛场在实践中逐渐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1防止太阳辐射一方面是加强牛舍屋顶的隔热与遮阴,适当加厚牛舍顶棚的隔热层;另一方面是增加运动场的凉棚面积,在牛舍外的饲槽和水池上方搭建凉棚,保证牛只在采食、饮水和休息的时候不受太阳

  • 标签: 热应激 奶牛生产 产奶量 采食量 日粮能量浓度 广州地区
  • 简介:新的消费层增加据报道,近一、二年世界性丝绸需求激增,我由衷高兴。这种动向仅以片断资料难以判明。但最近得到了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以天蚕丝为专题,对丝绸生产和国际贸易动向讲行了调查的宝贵资料。在调查报告中,首先对近年丝绸量世界性的增加的原因作了

  • 标签: 丝绸服装 丝绸生产 国际贸易中心 天蚕丝 需求激增 出口地区
  • 简介:猪夏季是浙江省临海市及周边县市夏季猪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夏季气温偏高,二元肥育猪脂肪层厚,散热困难,造成应激,机体抵抗力降低,混合感染猪瘟、猪蓝耳病、猪肺疫、猪丹毒、猪钩端螺旋体、猪弓形虫等引起的.可用对因和对症疗法,以及采取加强饲养管理,防暑降温,疫苗预防及药物添加等措施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夏季热 症状 病理变化 发病特点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