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寄生于奶牛体表的有牛毛虱和牛血虱。牛毛虱以牛毛和皮屑为食。牛血虱则吸食血液。当虱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发痒、表现为不安、脱毛、皮肤发炎、牛只贫血、消瘦以及产奶量下降等症状。虽然死亡率很低,但是,由于产奶量下降,给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1病原体及生活史奶牛雌毛虱体长约1.5~1.8毫米,雄虱略小于雌虱。头部红色,体部黄白色,其侧缘和背板上的纹带呈赤黄色或赤褐色。头部阔圆,触角3节。常寄生于牛的头顶部、颈部和肩胛部。奶牛血虱,雄虫体小,长约2毫米,雌虫体长达4.75毫米。头部呈五角形,中部最宽,触角位于最宽处,胸部呈扁的长方形,腹部呈椭圆形,每1腹节侧缘有深色隆起。常寄生于奶牛的背部、前胸、头顶及尾根周围。

  • 标签: 奶牛业 诊治 虱病 经济损失 产奶量 寄生
  • 简介: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沙棘优良品系.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7HS一7和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X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新品系,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

  • 标签: 生态经济型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生态建设 材料资源 半干旱地区
  • 简介: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沙棘优良品系,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7HS-7和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新品系,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

  • 标签: 生态经济型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生态建设 材料资源 半干旱地区
  • 简介: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沙棘优良品系.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HS-7和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新品系.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

  • 标签: 生态经济型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生态建设 材料资源 半干旱地区
  • 简介: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其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物。在袋鼠圈养过程中,其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都较高,是危害袋鼠最大最广的疾病,其症状为往往由于牙周炎继发上颌骨或下颌骨骨髓炎及全身毒血症而死亡。根据查找的资料,引用Murray

  • 标签: 袋鼠 死亡 口腔疾病 鼠科动物 澳大利亚 嫩枝叶
  • 简介:截至2012年10月底,厄瓜多尔已有7万hm2香蕉种植园感染香蕉叶斑,这直接导致香蕉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500万箱。厄瓜多尔区域香蕉公司(Agroban)负责人Marun称,农民们担心这种病菌明年还会影响香蕉产量,而且由于资源缺乏,农民们没有办法防止病菌的侵染。在瓜亚基尔召开的第一届叶斑论坛上,大家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 标签: 香蕉叶斑病 厄瓜多尔 感染 种植园 负责人 病菌
  • 简介:目就正是我市茶农头春茶采收季节,早中熟单丛茶采收基本结束,在喜获收成的时节茶农虽忙得不可开交,本来也是最开心和快乐的时候,但是由于冬春至三月底的干旱气院靠天吃饭的茶农少了往年丰收的喜悦。

  • 标签: 收成 春茶 早熟 采收季节 茶农 单丛茶
  • 简介:辣椒疮痂是辣椒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从病原菌的特征、分类、生理小种鉴定、抗疮痂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标签: 辣椒疮痂病 生理小种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育种
  • 简介:近几年来黄淮地区栽植的优质沙梨.树叶黄化发生比较普遍.新高、爱宕两个品种更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果园连年施用无机肥.有机肥用量过少.土壤碱化程度较重.不利于梨树根系对铁的吸收;二是许多果同土壤盐碱含量高;三是果树负载量大.造成树体衰弱。

  • 标签: 综合防治 沙梨 优质 黄叶病 有机肥用量 黄淮地区
  • 简介:2012年5月31日,徐州市某珍禽养殖场从广东购入450只2日龄蓝孔雀雏鸟,初期饲养正常,6月20日发现2只啄肛致死,以后群鸟接连发病和死亡,曾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收效甚微,6月26日当日死亡6只。笔者等对病死孔雀进行了剖检,随后去该场对鸟群进行临床观察,并取样8只鸟送徐州市中心医院微生物实验室,

  • 标签: 蓝孔雀 假单胞菌病 诊治 微生物实验室 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腐蹄是牛的常发病,尤以奶牛的发病率为高。其特征是趾间组织、角质部发生腐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可波及蹄冠皮肤、蹄真皮及蹄关节,一般后蹄发生比例高于前蹄,而且高热、潮湿雨季比干燥、高温季节发病率高。

  • 标签: 牛腐蹄病 西门塔尔 防治 化脓性炎症 高温季节 发病率
  • 简介:巴尔通体(Bartonella)是一种短小的、形态多样的、革兰阴性、氧化酶阴性、营养条件要求复杂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广泛存在于动物(猫、狗、牛、啮齿类等)体内,并经吸血节肢动物(蚤、白蛉、体虱等)传播。该菌嗜血性强,主要寄生于红细胞内。云南地处高原,气候多样,寄生性虫类多,边疆的蜱、螨、虱、蛉较多,也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

  • 标签: 诊治 节肢动物 人兽共患病 营养条件 寄生性
  • 简介:美人鱼发光杆菌又称为类结节,以前称为巴斯德氏杆菌,病原为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damselae(革兰阴性,短杆状或球杆菌)。美人鱼发光杆菌有两个亚种,

  • 标签: 发光杆菌 杆菌病 美人鱼 巴斯德 结节 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