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一个知识分子无比兴奋时代,谈论尼采、萨特或美学成了一种时尚,美学热到了奇观程度,甚至电影《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中女主角悉心阅读就是当年风行一时“美学译文丛书”。

  • 标签: 滕守尧 译文丛书 视知觉 阿恩海姆 艺术教育 生态式
  • 简介:以往的人机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奴役论或者工具论两大类。然而这两种典型观点对于解释人与计算机关系而言都是乏力且苍白。要解读现代意义下的人与计算机关系,其关键在于理解软件概念,厘清软件本质。从动态信息观视角下,软件本质是人机交互界面,正是通过这个交互界面,使得计算机更加智能,使得计算机与人类关系更加亲密,同时也促使计算机更深地渗透进人类存在,改变人类认知、思考和追求方式。通过将软件定义为人机交互界面,我们将重新认识人机关系,计算机通过软件携带了人类意图与智能属性,人与计算机之间转导所形成的人机关系会产生出未来人类栖息信息圈。人机关系更接近于人际关系,人与计算机将平等地栖居于信息圈中,人与计算机彼此交互配合,共同奏响人类文明交响曲。

  • 标签: 信息 软件 交互界面 人机关系
  • 简介:作为一个伦理政治问题雾霾治理所关注核心问题是:面对共同环境危机和不同个人利益诉求,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正义原则来界定各种环境参与所应承担治理义务,并决定不同环境治理参与应当承担多少减排责任或受到多大程度权利限制。人们试图运用污染付费、获利付费、人均平等责任等原则来决定谁该承担治理雾霾成本。但这些原则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这篇文章尝试提出一种基于机会成本平等家务负担原则,为分配雾霾治理成本提供一个不同版本方案。

  • 标签: 雾霾治理 责任原则 负担分担 机会成本
  • 简介:写下这个标题,似有痴人说梦之嫌。人非天马,谁身心能遨游无极太空呢?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传统"暴力美学"是一种形式主义趣味,难免引起社会道德担忧。《战狼2》作为一部公认主旋律电影,受到了社会肯定。该片打破了传统"暴力美学"模式,以鲜明道德和价值观判断,赋予了"暴力美学"新内涵。

  • 标签: 《战狼2》 暴力美学 动作片 道德 价值观
  • 简介:我认为每一种伦理学研究方法或者伦理学理论都应该吸收康德学派思想,因此,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或应该承认,我们受到了康德创新性影响,且在许多领域都受到了他清晰历史观和概念性道德观影响。我将要从康德绝对命令和假言命令之间区别展开讨论,我认为康德是第一位以某种明确方式来阐述这两之间区别的哲学家。我将要讨论dasGute(good,善)和dasWohl(well,福)之间区别,我相信二区别使康德有效地发现了“事物状态”这种观点,或至少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了那种观点含义。我还会讨论,康德对道德内在特性强调,何以能为美德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提供重要启示,甚至也能对结果主义产生影响(尽管较少),因为适当地关注康德就内在生活所说一切能帮助结果主义形成并区分他们自己那些自相矛盾观点。

  • 标签: 绝对命令 假言命令 幸福 内在性
  • 简介:谢林认为费希特对反思性自我把握逻辑困境批判陷入了循环论证。为了克服这种循环,谢林让自我意识跨越了主体性界限,作为“第一性东西”,这种绝对自我意识使认知,而且使对反思直观成为可理解。谢林称自我意识对自身这种“认知”为“智性直观”,智性直观之被反思只有通过想象力审美活动才是可能。谢林把对艺术产品审美直观也称作哲学工具论和凭证。为了能够系统地理解人类自由本质问题,谢林给出了一种有生命、实在自由概念,为一种不仅把善,而且把恶开启为人类自由选择权哲学提供了空间,在此意义上到达了唯心主义边界。

  • 标签: 谢林 唯心主义 智性直观 艺术 自由
  • 简介:广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又是当今“一带一路”路线图中枢纽。作为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对外通商口岸和世界最著名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无疑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广州随处可见阿拉伯商人,自然肩负着联结新丝路历史重任。

  • 标签: 对外通商口岸 新丝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伊协 阿拉伯世界 艾哈迈德
  • 简介:摘要传统中国画除以其水墨线条为本质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画法上采用“远近法”。而中国“远近法”与西方“透视法”虽源自同一绘画理念,二却有着很大区别。作为深受中西文化影响丰子恺认为,中国画中“远近法”与西方“透视法”中眼睛视物成象客观事实不符,但他也肯定了这种方法凸显了中国画写意特色。

  • 标签: 传统中国画 丰子恺 反思 透视法 绘画理念 中西文化
  • 简介:诸多恐惧与现代性并行不悖,城市是其重要发生空间。围绕传统社会理论来看,两种城市形象和理念均与都市理念和异乡人反理念密切相关。作为外来者,异乡人总是与城市形象相伴随。特别是当我们都是异乡人时,这种与外在经验融合共存关系使城市内在生活紧张或不安。

  • 标签: 城市 恐惧 现代性 异乡人 赫勒 齐美尔
  • 简介:张明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1期撰文认为,海外毛泽东研究作为一项学术研究领域正式确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它在60余年发展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变化,而方法论资源上特殊性是催生海外毛泽东研究不断凸显鲜明“异域特色”重要原因。以海外毛泽东研究中所惯用基本方法论为切入点,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流行方法论进行分析与解读,可以大致勾勒出海外毛泽东研究基本面貌与“三个二十年”基本断代,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批判性反思 海外 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 简介:作为青春科幻类'反乌托邦'流派新典范,《分歧》系列在'反乌托邦'文学谱系中亮点,在于其基于性格原型进行社会分类与生命政治实验所带来社会反思。在遥远未来芝加哥城,人按照五种美好品质分为五类,其中不属于任何一类而又兼具多种品质被视为危险分歧。但随着故事推进,分歧身份是多重和变化。从人类学视野看,'分歧'从社会分类禁忌'异类'、社会秩序威胁和任人宰割'赤裸生命'逆转为生命政治实验终极目的——人类拯救,在带来故事情节柳暗花明之时,亦重复着人类文明故事亘古原型:蕴藏着生命无限潜能'异类',既是社会秩序失范'危险'力量,也是开创新秩序中流砥柱。

  • 标签: 《分歧者》 社会分类 禁忌 社会秩序 生命政治
  • 简介: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择业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本文从高中生职业理想教育开展背景、职业理想教育课程实例、职业理想教育现状及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 标签: 职业理想教育 高中生 课程实例 现状与反思
  • 简介:男女平等与两性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崇高理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重要标尺,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目标。要想填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关于性别平等缺失,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入手,从理论层面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关于女性解放与性别平等理论宝藏,从实践层面积极将这些理论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性别平等意识,不仅有助于促进女性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包容社会环境。

  • 标签: 性别平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女性解放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儿童对人类心理与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理解之间联系,探讨儿童究竞是如何理解各种超自然实体心理属性,以及儿童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理解是什么时候发展。本研究采用两个经过改进心理理论实验任务。实验一是对观点采择任务和表面一真实任务改进,称为“暗盒子任务”。实验二为“密封盒子”任务。首先对儿童进行语言测试和真主认识测试,通过测验儿童进行正式实验。两个实验任务中都要求儿童对三类代表(女孩、超人、真主)能否正确完成实验任务进行判断,并且要求儿童解释为什么代表能或不能正确回答原因。结果显示,儿童对人类心理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地提高,4岁是儿童理解人类感知觉局限转折点;3岁儿童认为人类能看见暗盒子和密封盒子里东西,4~5岁儿童认为人类看不见;儿童区别人类和超自然关键年龄是4岁。3岁儿童认为人类、神、超人都能正确回答,不会犯错。4—5岁儿童认为人类更有可能犯错,而仍然认为超人和真主具有正确信念;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将超凡能力归于超自然能力在不断增强。4岁以前,大部分儿童对超自然能正确回答归因主要是基于事实或无法提供理由。4—5岁大部分儿童能够将超自然正确回答归因于他们超凡心理特性;5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归因,认为超人是因为拥有超常视觉而能正确回答;神具有超常心理能力因而能正确回答。

  • 标签: 穆斯林 儿童 真主认知 心理理论 宗教认知发展 宗教认知科学
  • 简介:本研究对122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半年追踪,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法考察适应性与幸福感之间关系。入学三个月时初次测试(T1),初测半年之后后测(T2)。结果发现:(1)幸福感和适应性之间显著正相关,同时预测效果高于继时预测;(2)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表明,适应性T1对幸福感T2预测(r=0.50)高于幸福感T1对适应性T2预测(r=0.32);(3)学习适应性T1(18%)和人际适应性T1(11%)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T1中29%变异;(4)控制初测总体适应性T1(31%),对大学认可度T2(21%)和个人情绪适应性T2(3%)还可以解释幸福感T2中24%变异。因此,本研究发现大学生适应者更幸福,而不是幸福更适应。该结果对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具有一定教育启示意义。

  • 标签: 适应性 主观幸福感 交叉滞后分析 大学新生
  • 简介:马克思政治哲学有自己独特方法论原则吗?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回应十分流行,它们分别是以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来重新解释马克思政治哲学(特别是正义原则)。但这两种回应都忽视了如下问题:其一,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本身并非是可靠,前者甚至不一定适用于规范性命题(包括涵盖政治原则各类命题),后者并非真正平衡;其二,马克思政治哲学自身特点要求一种敏于事实(总体性事实)方法,而这种方法与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有着显著差异。

  • 标签: 分析法 反思平衡法 敏于事实的方法 马克思
  • 简介:多米尼克·洛苏尔多教授早年求学于德国,曾担任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国际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思想学会主席,在欧美马克思主义和民众当中有着极高声望。经比利时友人MariaMcGavigan教授推荐与约请,笔者同王成军博士一道,有幸于2014年10月24日上午访谈了在巴黎索邦大学进行新书推介洛苏尔多教授;这次访谈历时5个小时,涉及洛苏尔多教授个人经历(包括思想历程)、主要学术贡献等诸多方面。洛苏尔多教授于2016年春天访问武汉大学,笔者得以再度与这位意大利学者进行了几次长谈,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他思想背景、自由主义批判等观点。本次编译访谈录主要以巴黎访谈为蓝本,并穿插了武汉访谈部分内容,围绕着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关联、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关系、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之间关系、中国在世界反殖民斗争中地位等问题展开。

  • 标签: 价值访 学者多米尼克·洛苏尔多 意大利学者
  • 简介:本文在文化混搭与文化适应理论框架下设计调查问卷,以期揭示汉语二语(CSL)学习在华适应压力群体特征、心理成因与缓解途径。研究1报告了一起心理危机个案并通过访谈分析其文化休克表现;研究2随机调查了52名在广州学习汉语留学生,结果显示,CSL学习文化适应遵循U形变化规律,思乡情感和与中国文化焦虑型依恋关系是适应压力形成主要原因;研究3通过网络平台随机抽样了110名在北京和广州学习留学生并分析其文化适应影响和缓解途径,结果表明思乡情感造成了CSL学习对中国文化焦虑,进而形成文化适应压力,并进一步对学习文化探索行为、文化承诺、学习满意度带来影响,然而这种压力可以通过与中国文化交际经验来缓解。

  • 标签: 汉语二语者 文化混搭 文化适应 跨文化交际
  • 简介: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是一个宏观性概念,文化自觉实现是一个艰巨过程,它首先是各民族对自己文化传统有明确自我认识,其次是对异族文化有所了解,最后是在各民族文化自觉基础上,实现人类文化新发展。这也就是费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发展原则和未来理想。

  • 标签: 文化自觉 “他者”的建构 九寨沟藏族歌舞 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