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这三句平直易解的话,由于缺失具体语境,在孔子身后的数千年间,语义泛化,被加以最通俗、最一般的解释。学就是学习,习就是温习或复习。由此也产生了“学习”一词。并且,“不亦乐乎”也化为习用的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也成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友人的套话。本文运用本证式的语句互见法,以《论语》讧《论语》,首先对这三句话的几个关键词进行了考证。考证结果认为,“学”字,大多是指为了干政“复礼”而进行的学习,“习”是演习与实践之意,“时”则是“适时”之意。又根据前人的训释,将“朋”解为“众”。与上述考证结果相应,笔者还从《论语·子路》篇所云“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一句发现了理解《论语》开篇语境的密码。这就是“问政”的“政”字。关于这句话与《论语》开篇的联系,历来无人揭示,因而也就无法准确把握《论语》开篇的语境。由于这一发现,《论语》开篇豁然开朗,孔子说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对为政者言为政。

  • 标签: 论语 孔子
  • 简介:"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是孔子论礼的重要命题,它讨论的是学习礼经书本和践行礼容威仪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君子的品德修养问题。经过七十子及其后学的不断阐释,该命题的文本面貌与微言大义均发生变化,并对汉初今文礼学思想分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末,刘歆对该命题加以利用,在《七略》礼类小序中将"礼经"概念由《仪礼》改换成《周礼》,郑玄、孔颖达相继坐实,终成学术史上一段公案。

  • 标签: 今文礼学 学礼与行礼 传经与制礼 礼经公案 《孔子家语》
  • 简介:目的在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研究液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涂层对纯钛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6个纯钛试件随机分为对照组、0.1mol/L硅酸钠溶液组、0.3mol/L硅酸钠溶液组、0.5mol/L硅酸钠溶液组.用液相沉积法在实验组纯钛试件表面制备SiO2涂层,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考察各组试件在人工唾液中的腐蚀电位及腐蚀电流密度,同时用X线衍射、能谱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涂层表面成分及形貌.结果涂层为非晶态SiO2.各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纯钛腐蚀电位,降低了腐蚀电流密度(P<0.05).0.3mol/L硅酸钠溶液组耐腐蚀性最好.结论液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SiO2涂层可提高纯钛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硅酸钠溶液的最佳浓度是0.3mol/L.

  • 标签: 纯钛 纳米二氧化硅 液相沉积 涂层 耐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