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王志先生90大寿;我去祝贺,先生和师母留我在家吃午饭。饭时尚早,于是天南海北地闲谈。谈到中国生理学会推荐他为名誉理事长一事,他不无感慨地说:

  • 标签: 纪念 中国生理学会 理事长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ofventricularmyocardium,NVM)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M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疑似NVM患者进行多切面扫查。结果:9例患者均为左室受累。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室内多发杂乱肌小梁和深陷小梁间隙(即隐窝)交织成"海绵"样网状结构,其中小梁间隙与心室腔相通,深陷隐窝内血流与心室腔相交通。非致密化心肌层与致密化心肌层厚度之比大于2。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NVM重要手段,无明显临床症状即可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

  • 标签: 心肌致密化不全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及患者血清微炎症介质水平影响。方法:将86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水平,肢体正中神经与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SCV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S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肢感觉减退、四肢远端麻木与烧灼感、不宁腿综合征、肢端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血液透析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痛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血液透析治疗,且可显著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

  • 标签: 甲钴胺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变 微炎症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肝脏局灶性结节中应用价值,为以后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2013.9期间来我院门诊以及住院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患者超声造影表现,通过二灰阶超声检查,40名患者共发现50个结节。患者先后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总结病例之间相关关系以及造影表现特殊性与一般性。结果:超声造影肝脏良恶性病灶诊断能力很好,结节敏感性85.8%,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6%,准确率95%。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超声造影诊断有助于临床上判定局灶性结节良恶性,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诊断依据,但是,由于许多假阳性原因,故对于某些缺乏特异性超声造影表现,需要其他方法或是穿刺活检进行辅助检查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初始沙盘特征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诊断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92例心理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初始沙盘特征进行编码,使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估其社会功能程度,使用差异检验探讨不同初始沙盘特征患者社会功能之间差异。结果:292例患者,空白领域是否过大,沙盘是否存在分裂,是否存在无功能桥、船等其他工具以及是否具有隔离空间栅栏等维度上,社会功能缺陷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初始沙盘特征能够反映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 标签: 初始沙盘 社会功能 差异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阿米洛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阿米洛利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x-LDL及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洛利能够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ox-LDL、TNF-α、IL-6、hs-CRP及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盐酸阿米洛利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炎症因子 MMP-9
  • 简介:目的:探讨衣原体感染与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之间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20例衣原体感染不育男性(男性衣原体感染组)和55例正常生育男性(男性正常对照组)血清中AsAb、ACA;检测142例衣原体感染不孕女性(女性衣原体感染组)和60例正常生育女性(女性正常对照组)血清中AsAb、ACA、EMAb。结果:男、女衣原体感染组AsAb、ACA检出率高于相应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女性衣原体感染组EMAb检出率高于女性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和与不孕不育有着密切相关性,且AsAb、ACA、EmAb产生与衣原体感染有关。

  • 标签: 不孕不育症 衣原体 抗精子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 简介: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一种疾病,往往发生在口腔黏膜上、软组织上,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一种口腔疾病.由于口腔溃疡发病原因各异,又因为个人体质不同,因此,治疗方法各异同,多是全身治疗结合局部治疗,以此来缓解病情、延长间歇期等,其中,局部治疗是口腔溃疡主要治疗方法,因为全身治疗用药较为繁琐.但是,以用药为主要途径局部治疗,有时会因为口腔环境特殊性而大大降低其有效性,因此,寻找新有效治疗方法显得迫切.低频超声便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口腔溃疡相关背景以及低频超声实验来阐释一种新治疗方法.

  • 标签: 口腔溃疡 低频超声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桔梗皂苷烟雾致矽肺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68例男性矽肺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于矽肺宁片4片/次,3次/d,口服;氨茶碱片0.1g/次,3次/d,口服;必漱平片16mg/次,3次/d,口服;舒喘灵片4.8mg/次,3次/d,口服;疗程24周。实验组3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用桔梗皂苷胶囊10g/次,3次/d,口服;疗程2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aO2、PaO2、PaCO2、血清IL-8和TNF-α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O2、PaO2、PaCO2水平均得到改善,实验组以上指标较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IL-8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桔梗皂苷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烟雾致矽肺患者呼吸功能,降低血清IL-8和TNF-α含量。

  • 标签: 桔梗皂苷 矽肺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骨肉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骨肉瘤患者6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体积、血清VEGF及TSGF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肿瘤体积显著减小,血清VEGF及TSGF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肿瘤体积减小更明显,血清VEGF及TSGF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人参皂苷能够显著降低骨肉瘤患者血清VEGF及TSGF水平,减小肿瘤体积,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人参皂苷 骨肉瘤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赋分诊断(HER-2、ER和PR)阴性乳腺癌(TNBC)并腋淋巴结转移(ALNM)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CDU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8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和非阴性乳腺癌(NTNBC)组。对比分析两组乳腺癌CDU征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U赋分诊断与TNBC相关性。将CDU描述性指标纳入赋分(0-15分),赋分〉10分者为NTNBC,8-10分为疑似TNBC,〈8分为倾向TNBC。结果:本组乳腺癌CDU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90.96%(785/863),删除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78例(9.04%)。NBC组(105例)与NTNBC组(680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48.57%vs10.70%)、最大径〉5.0cm(21.90%vs15.30%)、无微钙化灶(87.62%vs74.12%)、境界清楚(56.19%vs41.47%)、边缘无毛刺征(74.29%vs41.62%)、周边无高回声晕环(74.29%vs46.76%)、后方回声无衰减(72.38%vs46.76%)、ALNM(61.90%vs37.35%)等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肿块数目、纵横径比、回声程度、回声分布和血流分级等则无明显差异(P〉0.05)。CDU赋分〉10分为NTNBC与病理符合率93.93%(680/724);8-10分疑似诊断TNBC符合率11.51%(16/139);〈8分倾向诊断TNBC符合率64.03%(89/139),TNBC总诊断符合率为75.54%(105/139)。CDU诊断785例乳腺癌中,ALN肿大319例(40.64%),其中TNBC组61.90%(65/105),NTNBC组37.35%(254/68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和ALNM等与TNBC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貌似良性肿块并腋淋巴结肿大,CDU赋分〈8分,同时年龄≤50或未绝经,或有乳腺癌家族易感史者,可作为CDU诊断TNBC并ALNM重要�

  • 标签: 受体/雌激素 孕酮 人表皮生长因子-2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赋分诊断
  • 简介:皮肤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大部分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以上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颜面部[1].皮肤癌好发于暴露部位,尤以头面部居多[2].我院与2012年1月份为一例99左面部皮肤癌患者行放疗,取得了理想效果.临床上皮肤癌以放射性治疗治疗首选,皮肤癌位置表浅,边界清楚,直视下照射定位精确,放射线特别敏感,而且皮肤耐受性较高,但考虑到患者99高龄并因骨折行动不便,肿瘤放疗风险大,几家医院均未收治.现为病人整个放疗过程护理做如下报道.

  • 标签: 高龄 皮肤癌 放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IL-15及INF-γ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肺结核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所有患者给予利福平以及肝泰乐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CP,IL-15及INF-γ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CP,IL-15及INF-γ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CP,IL-15及INF-γ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能够降低肺结核患者TCP、IL-15、INF-γ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临床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利福平 肺结核 TCP IL-15 INF-Γ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流变学和血清学指标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正常愈合患者各9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8、12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差异.结果:术后第1、8、12周两组血清学及血流变学各指标整体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内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12周观察组血清slCAM-1、sVCAM-1、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高于对照组,而血清PDGF、IGF-1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血清sICAM-1、PDGF、IGF-1、sVCAM-1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水平会随着病程进展发生变化,并且血清sICAM-1、sVCAM-1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水平升高,血清PDGF、IGF-1水平降低可能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重要因素,对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骨折 延迟愈合 血清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观察卡地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卡地洛组(n=30)。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卡地洛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地洛,从小剂量(3.125mg,1次/天)逐渐加至靶剂量(12.5mg,2次/天或3次/天)治疗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ngⅡ及ET—1水平显著降低,卡地洛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缩短(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P〈0.01)。结论:卡地洛抑制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激活,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卡维地洛 神经内分泌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联合熊脱氧胆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血清磷脂转移蛋白(phospholipidtransferprotein,PLTP)、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进行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熊脱氧胆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PurP、1L-18水平、瘙痒评分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O.05);观察组血清PulP、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且血清TBA、ALT、AST、TBIL水平、瘙痒评分、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熊脱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妊娠结局,并降低血清PLTP,IL-18水平。

  • 标签: 脑梗死 肩手综合征 丹参川穹嗪 康复训练 针灸
  • 简介:目的:探索蔗糖酯类超声造影剂制备方法,并研究其造影效果。方法:采用声振法制备蔗糖酯类造影剂,将F68和SE-5按一定质量比称取配置微泡包膜材料,以微泡浓度为指标进行制备优化,将F68和SE-5按1:1质量比称取,将其配置成乳状液置入声振仪,以不同超声功率(200W、400W、600W及800W),不同声振时间(30s、60s、90s、120s、150s、180s、210s、240s、270s及300s)进行声振处理。将F68和SE-5分别按6:1、5:1、4:1、3:1、2:1、1:1、2:1、3:1及4:1质量比称取制成乳状液,选择最佳声振功率与声振时间,筛选最佳溶液配比。选用优化条件下制备微泡,观察兔肝脏造影效果。结果:蔗糖酯类造影剂最佳制备条件为:泊洛沙姆188(PluronicF68)和蔗糖酯-5(SE-5)配比为2:1,声振仪功率为600W,声振持续时间为240s。注射造影剂后兔肝脏超声造影图像清晰,回声强度明显增强。结论: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制备出蔗糖酯类微泡浓度及直径符合超声造影要求,具有良好显影效果。

  • 标签: 蔗糖酯 泊洛沙姆 六氟化硫 微泡 超声造影剂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帕金森病(PD)临床诊断意义,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可参考血清学指标。方法: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3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CysC,以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组CysC平均水平为(1.18±0.37)mg/mL,健康对照组为(0.79±0.15)mg/mL,组间数有显著性差异(t=6.663,P=0.000〈0.05)。诊断PD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面积下95%可信区间为(0.782±0.938)。ROC曲线上确定诊断界点,当界点为0.938,灵敏度为0.755,特异度为0.888;当界点为1.030,灵敏度为0.528,特异度为0.970。当CysC水平〉0.938mg/mL,PD组阳性率为75.47%;当CysC水平〉1.03mg/mL,PD组阳性率为52.83%。结论:血清CysCPD诊断有一定意义,CysC水平越高,确诊为PD可能性越大;CysC水平〉0.938mg/mL,能很好地区别于健康对照组。

  • 标签: 胱抑素C 帕金森病 临床诊断 统计分析
  • 简介:利用同源模建方法模拟得到了肝细胞生长因子4个Kringle域结构。结果表明,HGFKringle与纤溶酶原Kringle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其功能区附近序列比较保守。HGFKringlel和3与其它具有Lys结合功能Kringle相比,功能区残基发生了变化,可能丧失了结合Lys功能,而2和4仍具有一定该功能。根据Kringle1模建结构,推测该Kringle功能区结构为一个通道,该通道底部和一侧有部分疏水残基,同时两侧还分布着少量酸性或碱性残基,该通道可能具有结合特定肽链功能,从而与Kringle2一起实现HGF与受体结合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KRINGLE 三维结构 结构与功能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行不同时间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重度30例肺内/30例外源性ARDS患者分别行2h、4h俯卧位通气,观察患者APCHEII评分,氧合指数、胸片吸收情况、心率、平均动脉压、脱机拔管时间,出ICU时间.结果:四组患者APCHEII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4h组较2h组氧合指数改善、胸片吸收情况更明显,4h组脱机时间、转出ICU时间优于2h组(P<0.05);肺外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中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病情,其肺外源性ARDS患者效果更好,2h俯卧位通气即能取得较好效果,而肺内源性ARDS患者需更长时间俯卧位通气改善病情且预后较差.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