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宪政”揭开序幕。依据宪法之规定,将立法定位为类似西方民主国家的议会,立法的职权、地位得以扩展、提升。在第一届立法内,国民党立法委员四分五裂,归属于不同的派系,并展开了激烈的政治角逐,蒋介石的个人权威大打折扣,立法自主性日益突显。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立法不仅承担立法工作,且依法制衡总统与行政院,多次对行政权进行了有力还击,对国民党政府的行政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

  • 标签: 宪政 第一届立法院 功能与实效
  • 简介:清末以来的法制现代化趋势,使民商事法律成为政府立法清单上的重要任务。成立于1928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胡汉民主持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民法典的立法;到1935年,商事立法亦告完竣。民商事立法既借鉴了西方的成功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本位倾向。但是,民商事法律形式上的先进性与其时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强烈的排斥反应,未能发挥理想中的实效,给近代立法留下了缺憾。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立法院 民商事立法
  • 简介:1、在涉及名誉权保护的判决中.法院常通过让侵权人(败诉人)在媒体上公开道歉的方式维护受害人(胜诉人)的利益。但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中并没有涉及“公开道歉判决”的执行程序.各地多出现”凡公开道歉判决必走强制执行之路”的现象。

  • 标签: 执行程序 立法院 判决 道歉 公开 《民事诉讼法》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立法的理论构想源自三民主义及其派生的权能分别、五权宪法、党治和训政理论。这些理论深刻影响了立法立法理念、目标、策略、技术和路径,并决定了立法的性质、功能及运作模式。这些理论吸收了西方现代政治理论的精华,并注重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启了传统政治理念和体制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但同时因为上述理论在实践中遭到误读、扭曲和异化,中国近代的政治和法制现代化进程始终游离于宪政架构之外,与革命者的初始目标渐行渐远。

  • 标签: 立法院 三民主义 权能分别 五权宪法 训政
  • 简介:刑事损害赔偿诉讼合并于刑事诉讼中审理的价值目标在于追求效率,但只在纯财产性犯罪又不牵涉附带争议的案件中才具有典型意义,在人身性犯罪民事争议(含精神损害)、"犯罪外行为"民事争议、反诉以及第三人诉讼情形下极易导致刑事诉讼的过分延迟而形成分离的必要.在制度设计上建议引入法院一审终结时选择权并实行一系列相关程序制度改革,以最大可能消除我国现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诸多弊端.

  • 标签: 刑事损害赔偿 合并 分离 选择权
  • 简介:现行体制下对抽象行政行为监督制约的力度不足.确立法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判监督权,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必然要求.

  • 标签: 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 监督机制
  • 简介:根据狭义的司法的概念,即司法指审判,司法地域指法院的管辖地域。当前我国司法地域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两者高度重叠,产生了诸如地方司法保护主义、司法受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千预、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一系列问题,因而跨行政区划设立法的司法独立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它有利于保障司法权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统一性。

  • 标签: 行政区划 司法区划 适当分离 司法改革
  • 简介:“不懂得抓基层,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要改进作风,全方位树立法、法庭和法官的新形象”。这是省高院曾浩荣院长去年10月中下旬先后到白沙、东方、乐东、昌江、万宁等5个市县法院及七坊、邦溪、感城、黄流、乌烈等8个人民法庭调研后,对基层法院、法庭和法官提出的要求。

  • 标签: 人民法庭 法官 立法院 作风 基层法院 新形象
  • 简介: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著名的迪韦尔热定律即持此种观点。多数学者都已证明。单一选区制和议会内两大党制度的形成有高度关联性。那么,混合选举制度会对政党体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以台湾地区为例,分析混合选举制度改革以来政党体系的变化。由于台湾地区长期实行中选区、单记名不可转让投票制,在政党政治上长期保持一党独大体制。2008年,台湾地区实行了混合选举制改革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混合选举制会导致两党制吗?本文将以“立法”七次选举为例进行分析。

  • 标签: 麦克弗森 折中的民主 参与式民主
  • 简介:法院调解制度自进入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以来,虽然一直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但迄今为止仍处于原则的目标定位不清和具体制度规范缺失的状态,不仅影响了法院调解制度作用的发挥,更使其实际运行因缺乏有效的规范制约而时常误入歧途。因此,从理论上进一步厘清法院调解制度的价值目标和内涵,从立法上完善法院调解的制度规范,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必须。

  • 标签: 法院调解 制度保障 立法完善
  • 简介:在现行的司法体制之下,我国法院通过颁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类型的司法文件从而在事实上行使创制金融法律规则的权力,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若干司法权力在我国行使的特殊之处。而我国法院之所以会成为金融立法者,一方面是因为法院有更加迫切的需要去创制金融法律规则,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式司法体系管理模式的必然产物。然而,中国法院的这种金融立法者角色的扮演有可能带来的体制性问题,包括在司法体系外部可能因为法院职能边界扩展导致的权力之间的关系失衡,以及在司法体系内部进一步强化法院的行政化运作模式。

  • 标签: 法院 金融 立法者
  • 简介:美国新泽西州最高法院2006年10月25日以4票赞成、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就同性恋婚姻问题作出了裁决。该裁决要求新泽西州议会必须授予同性恋结婚或者与婚姻相应的如类似“公民联合体”的权利。如果这一裁决被议会接受,那么新泽西州将成为继马萨诸塞州之后的另一个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州。新泽西州最高法院要求州议会在180天之内完成这项新的立法,在该州授予同性恋同居者与男女婚姻同等的权利已是大势所趋。

  • 标签: 同性婚姻 立法保护 裁决 州法院 新泽西州 最高法院
  • 简介:<正>一、报告的目的与范围1.日本国宪法规定:“最高裁判所是拥有决定一切法律、命令、规则或处分是否符合宪法的终审裁判所。”根据此规定,战后我国的裁判所享有极大权限的司法审查权(即违宪立法审查权)。并且审查权的对象是所有的国家行为(法律、命令、规则或处分),即使未在宪法81条中明确规定的也可以

  • 标签: 最高裁判所 审查权 日本国宪法 符合宪法 国家赔偿法 国家行为
  • 简介:<正>如果要回答哪一个机构是欧洲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是困难的,因为共同体条约对此规定不太明确,而且共同体机构的实践比共同体条约的规定走得还要远.事实上,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在立法权方面虽有主次之分,但是,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共同体的立法。根据共同体条约的规定,部长理事会是主要的立法机构之一,它负责协调成员国一般经济政策,并拥有管理共同体的决策权,它的立法程序是根据执行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和建议作出最后决定:①执行委员会是对共同体事务负实际责任的主要机构,它拥有监督、执行管理、参与立法等多方面的职权,它的立法权主要是通过立法的动议权来实现的,此外,在政策、方

  • 标签: 欧洲法院 共同体法 欧洲共同体 立法权 判例法 立法活动
  • 简介:2017年7月,随着最高法院首批员额法官选任完成,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国法院已经全面落实。但是员额制改革还远远不是完成时.员额制改革还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对于法官员额制改革后,如何适应人民法院审判任务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变化,如何建立法官员额退出机制,让不适合、不胜任的法官及时退岀员额,通过“有进有岀”保持法官队伍高质量,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 标签: 最高法院 退出机制 官员 立法 样本 海口
  • 简介: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是以法官为主体和代表的特定人群的集合,必然也形成一种特定的法院文化。它由三部分构成,又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在培育法院文化中,我们既要看到它个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与整个社会文化共融共生的一面,只有不断总结和吸纳社会文化的优良成分,切实在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条件下,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对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熔铸与外向锤炼,才能真正构建起先进的法院文化。

  • 标签: 文化 法院文化 法院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