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上肢碾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将30例上肢闭合性碾压伤分三类一类皮肤,肌肉碾压伤;二类肌肉、肌腱断裂伴血管、神经损伤;三类软组织损伤伴骨关节损伤。急诊行皮肤、筋膜切开,肌肉、肌腱、血管、神经修复,亚急诊延期闭合伤口,早期骨关节复位内固定。结果按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8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90%。结论积极的急诊切开探查及显微外科治疗,是闭合性上肢碾压伤恢复良好功能的关键。

  • 标签: 上肢 闭合性损伤 碾压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上肢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超声对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病例作术前检查,并与健侧同一部位正常神经及术中探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神经离断时可见束状回声中断,神经粘连时可见束状回声界限模糊不清;在卡压性损伤可见内部低回声改变,而外膜回声增强。根据手术探查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结论高频超声对上肢神经损伤诊断符合率高,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上肢神经 神经损伤 高频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现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输液用药的重要工具。静脉留置针具有管腔柔软、操作安全简便,可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减少了损伤,保留了一条开放通道,保证了输血、输液的畅通,有利于临床用药和抢救,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如果应用不当,则会导致静脉炎、栓子进入血管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掌握留置针的使用技术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总结了临床80例患者使用上肢浅静脉留置针治疗,进行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及特点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22例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过程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2例孕妇经系统规的超声检查及诊断后,检测出脑积水9例,无脑儿4例,先心病3例,脊柱裂2例,肺囊腺瘤2例,多囊肾2例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对孕妇进行筛查与诊断,有利于发现疾病,促进围生期健康,有效地降低各种先天畸形儿的出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胎儿畸形 超声诊断 特点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遗畸形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994年8月至2012年8月间99例(145只患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9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创面早期处理不当致感染、加深;②深度烧伤患者拒不接受早期手术治疗而待自然愈合,愈后产生瘢痕挛缩畸形;③深度烧伤创面手术时机选择较晚或薄皮片移植及术后未进行有效康复锻炼.整复手术采用瘢痕松解游离植皮、局部成形、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术后采用抗挛缩措施并嘱加强功能锻炼.随访57例(69只患手),4例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术后再挛缩行二次手术;7例虎口、指蹼处术后仍有轻度挛缩,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手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后遗畸形患者个性化、系统全面的进行瘢痕彻底松解、皮片移植或局部成形和皮瓣转移是整复的关键,加强术后康复治疗也尤为重要。

  • 标签: 烧伤 瘢痕 后遗畸形 整复
  • 简介:作者简介蒋雪映(1970-),女,专科,汉族,广西柳城人,主管护师,专业特长主要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的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通过40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的早期功能锻炼的经验分析。结果经过患肢护理与早期功能锻炼,38例患者早期患侧上肢功能恢复良好,2例患侧上肢水肿,都达到理想效果,康复出院。结论我们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是行之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增强自信心。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患侧上肢 功能锻炼
  • 简介:上肢淋巴水肿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breastcancerrelatedlymphedema,BCRL)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术中清除腋窝淋巴结,切断了大量淋巴管,造成延迟出现的持续加重的上肢水肿.大约有6%~30%[1]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淋巴水肿,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乳腺癌中医古称"乳岩",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积聚而引起,乳腺癌经手术治疗必损伤脉络,造成气虚、血瘀、水停泛溢上肢,因此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属于中医学"溢饮"、"水肿"的范畴.目前中西医仍无根治方法.现就BCRL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的新进展总结如下.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淋巴水肿 进展
  • 简介:我前两年双手指间麻木、上肢乏力,诊断为末梢神经炎,服甲钴胺、维生素B1月余,病情继续加重,四肢萎软,双手及前臂发麻,住院诊断为颈椎病,但因年龄太大,无法手术。继续服甲钴胺、维生素B1及活血通络药,但上肢麻更严重了,并致肘、肩关节僵硬,只是知觉尚有。请问我的颈椎病还有无办法治疗,有没有办法能缓解我的不适?

  • 标签: 颈椎病 肢麻 缓解 维生素B1 末梢神经炎 活血通络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胎儿畸形的影响。方法对孕妇孕期保健教育,分析影响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因素;结果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孕妇的孕期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果显示新生儿健康水平影响的影响因素是妊娠阶段与健康保健教育。结论对孕期孕妇进行保健教育干预,促进孕产妇的顺利分娩、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健康状况。

  • 标签: 孕期保健 胎儿畸形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无心畸形的超声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行常规产前检查。结果156836例孕妇中有多胎妊娠例,其中无心畸形6例。结论超声检查可诊断无心畸形,并应注意与早孕时双胎之一胚胎死亡相鉴别。

  • 标签: 多胎 无心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骨先天畸形的影像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做出诊断。结论颅骨先天发育畸形(malformation)常伴脑发育畸形,故又称为颅脑先天畸形。其病因复杂,常为胚胎期颅骨发育不良、颅缝提早骨化封合或成骨发育障碍所致。颅脑发育畸形种类甚多。诊断时,应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 标签: 颅骨先天畸形 影像 诊断
  • 简介:Chiari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疾病,是以颅后窝容积缩小、小脑扁桃体向下进入椎管腔为主要病理学特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1891年奥地利病理学家Chiari首次详细介绍了菱脑畸形.定义脑积水、小脑扁桃体锥形楔状下疝,1896年补充报告14例并分为1、2型,认为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1907年JuliusArnold补充为3、4型,并被命名为Amold-Chiarimalformation。本文对近年来Chiari畸形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CHIARI畸形 发病机制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前腹部畸形是由脐带周围的腹壁全层缺损而导致的内脏脱出,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胎儿畸形,仅为脐膨出的1/10其发生率约为1/10000-1/15000,产前早期明确诊断,及早处理对优生优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前腹壁 畸形 产前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骨折时,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8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13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重防跌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的概率。结果对照组中,共发生跌倒事件12例,发生概率为8.96%,干预组共发生跌倒事件2例,发生概率为1.49%,两组比较,观察组跌倒事件发生概率更低,P<0.01,x2=7.5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上肢骨折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原因,制定防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跌倒护理,可显著减低跌倒发生的概率,提高临床安全性,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上肢骨折 跌倒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上肢皮瓣在急诊手外伤修复中应用39例。方法根据手损伤部位不同,应用五大类上肢皮瓣修复缺损其中指动脉掌侧皮瓣6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9例,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合并环指桡侧指动脉顺行皮瓣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10例,前臂以桡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6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上肢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和外形,临床效果较好,成活率高,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