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腈急性中毒病例急救诊疗经过,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0名腈气体急性职业中毒病例的诊疗经过,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经各专科全力抢救与配合,所有中毒患者病情迅速改善,均痊愈出院。结论腈中毒治疗早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关键,同时不可忽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企业监管。

  • 标签: 乙腈类 职业中毒 急诊 硫代硫酸钠
  • 作者: 郭浩 戚师博 周甜甜 易湛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0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学处,呼和浩特 010017(曾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进修,北京 100191),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药学部,本溪 117000,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务科,郑州 45000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拉西坦(LEV)相关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LEV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对该例以及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截至2020年2月1日)收集到的相关病例的主要临床资料(性别、年龄、LEV用药指征、LEV用法用量、合并疾病、联合用药情况、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应用LEV至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临床处理及转归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4例,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4个月~79岁,中位年龄57岁;原发性癫痫5例,继发性癫痫9例(继发于脑卒中者4例、脑肿瘤4例、病毒性脑炎1例);免疫功能低下者8例;单用LEV治疗者4例,同时联用其他抗癫痫药物者10例。14例患者应用LEV至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2~150 d,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8.5(3.2,18.5)d;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为1、2、3、4级者分别为1、4、1、8例。发生血小板减少后,14例患者均停用LEV,其中9例未予特殊干预即好转,4例给予对症治疗(人免疫球蛋白、激素和静脉输注血小板1例,人免疫球蛋白、激素和抗CD20单克隆1例,静脉输注血小板2例)后好转,1例4个月婴儿因合并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LEV相关血小板减少可发生于用药2~150 d,易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停用LEV后多可改善,或酌情给予对症治疗。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全血细胞减少症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左乙拉西坦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 左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以及对智力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本院 10 0 例 小儿癫痫 患者 为研究对象 。抽签法分组:对照组( 5 0 例 )给予 普通 小儿癫痫药物 治疗 ,研究组( 5 0 例 )给予左拉西坦片口服 治疗 。比较两组实施效果。 结果: 干预后,研究 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 患者的 操作智商 (PIQ)、言语智商 (VIQ)、全智商 (FIQ)评分均 高于 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小儿癫痫患者中应用 左拉西坦治疗可 提高患者的 操作智商 (PIQ)、言语智商 (VIQ)、全智商 (FIQ)评分 ,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癫痫 疗效 智力 左乙拉西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丙戊酸钠和左拉西坦联合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 方法: 抽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 68 例 儿童癫痫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4 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和左拉西坦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相关检测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 EEG平均好转时间以及痫样放电消失比例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 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 BP、 PF、 SF、 G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儿童癫痫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 丙戊酸钠和左拉西坦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患儿的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充分证明该方法值得推荐和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儿童癫痫
  • 简介:摘要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搏动性耳鸣是耳鸣的一种,状窦相关病变是引起搏动性耳鸣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本文就状窦相关性搏动性耳鸣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拉西坦对该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60例分析病例为我院接收的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各30例患者,两组分别采用卡马西平、左拉西坦治疗,对比最终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的脑电图痫样放电率明显降低,且用药发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两组数据差异值较大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患者运用左拉西坦进行治疗所获得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均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精神发育迟滞癫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甲基二醛 ( methylglyoxal )作为人体中糖代谢生成的毒性副产物,是高反应性羰基化合物,根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身体内的甲基二醛较高。甲基二醛主要来源于葡萄糖与果糖代谢,在身体内累积较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和肾病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经过研究证实,甲基二醛会与氨基酸残疾相反应,引发蛋白质降解,生成高级糖化总产物。本次综述就糖尿病并发症治疗的新靶点甲基二醛展开分析。

  • 标签: 糖尿病 新靶点 并发症 甲基乙二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秦皮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传代ARPE-19细胞贴壁培养后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20 μmol/L秦皮素组、40 μmol/L秦皮素组、80 μmol/L秦皮素组和100 μmol/L秦皮素组,空白对照组细胞采用正常培养液培养,模型对照组使用900 μmol/L t-BHP单独作用细胞4 h,后4个组分别使用900 μmol/L t-BHP+不同浓度的秦皮素共同作用细胞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荧光染色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活性;采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20 μmol/L秦皮素组、40 μmol/L秦皮素组、80 μmol/L秦皮素组和100 μmol/L秦皮素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1.58)%、(49.19±1.06)%、(76.82±3.48)%、(103.90±1.60)%、(111.70±3.36)%和(113.40±3.08)%,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44,P<0.01),其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秦皮素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ROS荧光强度相对值、MDA水平、SOD活力值、CAT活力值、GSH-Px活力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5.20、40.61、1 802.00、41.62、38.31,均P<0.01),其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秦皮素组ROS荧光强度相对值、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CAT活性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秦皮素通过上调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或抗氧化蛋白的表达对氧化损伤的ARPE-19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秦皮乙素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损伤 抗氧化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字汤加减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因混合痔疾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抽签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补中益气汤治疗,实验组补中益气汤+字汤加减治疗,探究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对比,在不同治疗方式的评分对比。结果:在对混合痔患者实施补中益气汤+字汤加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改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改善趋势,(P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乙字汤加减治疗 混合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从“癸同源”理论源流出发,结合肝肾两脏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对二者关系进行阐述。膝骨关节炎病因复杂,但其发病之本在于肝肾亏虚,而外受风寒湿邪的侵袭造成了其“本虚标实”的特点。从“癸同源”理论探讨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强调肝肾同治,对临床上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乙癸同源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难治性局灶性癫痫,多数患者具有显著的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不仅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许多抗癫痫药物会对认知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对颞叶癫痫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有研究结果提示左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对癫痫的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但对颞叶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文中就LEV改善颞叶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癫痫 颞叶 认知功能障碍 左乙拉西坦 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牛黄散与左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在临床上的表现。 方法: 随机选取 2015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 40 人为研究组采用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左拉西坦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的小儿热性惊厥,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余下 40 例为对照组,服用左拉西坦片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 结果: 治疗后,对患者退热时间、止惊时间,研究组所需时间少于照组的,惊厥复发率、癫痫转换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神经因子,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左拉西坦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在复发和转换癫痫控制效果良好推荐用于临床医治。

  • 标签: 小儿牛黄清心散 左乙拉西坦 临床治疗 小儿热性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质针联合哌立松治疗腰部肌筋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确诊为腰部肌筋膜炎的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银质针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银质针组采用单纯银质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银质针治疗的同时给患者口服哌立松。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及1、3、6个月时对患者腰背部疼痛及功能情况进行评估。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根据VAS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后1周及1、3、6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联合治疗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银质针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银质针组优效21例,良效12例,优良率82.5%;联合治疗组优效25例,良效11例,优良率90.0%;联合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银质针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质针联合口服哌立松可有效缓解腰部肌筋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肌功能,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肌松弛药,中枢性 乙哌立松 腰骶部 筋膜炎 银质针 临床研究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39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 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 0.56±0.18)次 /年低于对照组的( 0.94±0.33)次 /年,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2.25±0.86) min短于对照组的( 2.76±1.02) min, 发作时 GCS评分( 10.87±1.04)分高于对照组的( 8.97±2.1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6.3131、 2.3872、 5.0440, P=0.0000、 0.0195、 0.0000<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8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1.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4769, P=0.0063<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690, P=0.6040>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确切, 能有效降低患者癫痫发作频率, 缩短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同时不良反应少, 安全可靠。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左拉西坦 ;脑卒中 ;癫痫 ;疗效 ;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odium valproate combined with levetiracetam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epilepsy.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odium valproat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odium valproate combined with levetiracetam. The clinical efficacy, epileptic seizur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seizure frequency, duration of each seizure and GC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eizure frequ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56 ± 0.18) times / year,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94 ± 0.33) times / year, the duration of each attack was (2.25 ± 0.86) min, which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76 ± 1.02) min, GCS score (10.87 ± 1.04)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97 ± 2.1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6.3131, 2.3872, 5.0440, P < 0.05), P=0.0000、 0.0195、 0.0000<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8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1.79% of the control group (χ 2 = 7.4769, P = 0.0063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 2 = 0.2690, P = 0.6040 > 0.05). Conclusion sodium valproate combined with levetiracetam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epilepsy has exact clinical effec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epileptic seizures,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each seizure, at the same time, less adverse reactions, safe and reliable.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左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与安全性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96例小儿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8例。观察组给予左拉西坦片单药口服,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奥卡西平,两组均干预 1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患儿认知功能。 结果 干预 16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和脑电图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治疗后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操作智商( PIQ)、言语智商( VIQ)、全智商( FIQ)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 FI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治疗后 PIQ、 V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結论 采用左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与联用奥卡西平疗效相当,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认知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 小儿癫痫 ;左拉西坦 ;认知功能 ;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儿对其脑电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5例。研究组予以左拉西坦、奥卡西平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后脑电图改善效果及认知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P<0.05。治疗前,两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IV)中文版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ISC-IV中文版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WISC-IV中文版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儿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脑电图及认知功能。

  • 标签: 癫痫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脑电图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酮酸酯(EP)对热打击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分别置入不同温度设置(39℃,41℃,43℃)的细胞培养箱内进行热打击4 h,或放入相同温度设置(43℃)的细胞培养箱内接受热打击不同时间(2 h,3 h,4 h)(时间点选取的依据——以上时间点是根据预实验的结果来选择的,预实验中43℃持续热打击5 h时细胞大部分都出现坏死脱壁,崩解成细胞碎片),对照组(CONT)则始终置于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然后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选取合适的热打击温度(43℃)及时间点(4 h),予以浓度为10 mmol/L的EP进行干预,然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随着热打击温度不断升高或热打击时间不断延长,镜细胞的形态逐渐发生变化,以43℃热打击4 h组(HS组)细胞的形态变化最为明显;另外随着热打击温度的不断升高和热打击时间的不断延长,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CONT)相比,均以43℃热打击4 h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最为显著(F=25.79,P<0.001),而且与热打击组(HS)相比,EP干预组(HS+EP)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高(P<0.001)。结论EP可以明显减轻热打击对HUVECs增殖活性的影响,有助于缓解高热所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改变。

  • 标签: 丙酮酸乙酯 血管内皮细胞 热打击 中暑 细胞增殖活性 CCK-8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CT血管造影(CTA)分析无搏动性耳鸣(PT)人群状窦憩室(S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头颈部CTA,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2例单侧SSD受检者,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27~76(61±10)岁;左侧15例,右侧27例。按照1∶2比例纳入性别、年龄、侧别匹配的84例无SSD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9~84(61±12)岁。分别评估状窦周骨壁裂缺、静脉回流优势、横窦狭窄、颈静脉球窝高位、粗大导静脉、乳突气化程度(Ⅰ~Ⅳ级)、空蝶鞍情况。比较以上因素组间发生率差异并分析SSD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SSD组与对照组中,状窦周骨壁裂缺[66.7%(28/42)比19.0%(16/84)]、同侧横窦狭窄并同侧回流优势[26.2%(11/42)比4.8%(4/84)]、空蝶鞍[19.0%(8/42)比7.1%(6/84)]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SD组乳突气化程度整体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因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状窦周骨壁裂缺(P<0.01,OR=6.794,95%CI:2.530~18.245),同侧横窦狭窄并同侧回流优势(P=0.001,OR=13.293,95%CI:2.841~62.194),乳突区气化程度(P<0.01,OR=0.289,95%CI:0.156~0.536)与SSD形成独立相关。结论同侧静脉回流优势并横窦狭窄、状窦周骨壁裂缺、乳突区气化不良可能是SSD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憩室 耳鸣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乙状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