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拨针加美式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特点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病人70例,诊断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拨针治疗组和牵引治疗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拨针微创加美式正脊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结果拨针正脊治疗2个疗程,牵引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经统计学处理比较,拨针组总有效率97.1%,牵引组总有效率85.7%,拨针组与牵引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拨针组优于牵引组。结论拨针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安全,近期、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避免手术高风险,并发症多等缺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今天下午上完作文课,程老师一脸严肃地望着大家,同学们见此情景,都乖乖闭上小嘴儿,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谁知程老师不但没大发雷霆,反而和蔼可亲地说:“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记一下双休日作业。”

  • 标签: 作业 暴风雨 双休日 老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次麻与麻复合硬膜外两种麻醉方法下,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方面的差异。方法入选62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麻组合麻复合硬膜外组,每组31例。麻组采用单次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的传统方法,麻复合硬膜外组先采用硬膜外穿刺针用阻力消失方法确认硬膜外腔后,注入1ml的空气,然后用针内针技术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同等剂量和配方的局麻药。比较两组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差异和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所使用的麻黄碱的剂量。结果单次麻组和麻复合硬膜外组两组病人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黄碱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麻复合硬膜外提高剖宫产病人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麻醉方法,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仍值得怀疑。

  • 标签: 麻醉方法 脊麻复合硬膜外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7例膜瘤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后路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0~66岁,平均46.5岁,病程1~3年,临床表现以局部放射痛、神经根性疼痛、感觉运动障碍为主,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防治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7例患者下肢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膜瘤患者术后予以早期的护理干预,尽早进行恢复性功能锻炼可为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脊膜瘤 术后 护理
  • 简介:学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两道题:18.9+57.8,64.53-35.78。同学们都是按一般的计算方法得出18.9+57.8=76.7,64.53-35.78=28.75。我觉得这样计算太麻烦,既然整数计算法则在小数中同样适用,何不

  • 标签: 凑整 整计算
  • 简介:事物潜能、事物品质、事物生态活动、事物生境、事物环境、事物背景六位耦合对生,进而并进旋升,达成超循环生,形成美的本质。美是生有着普适性:古代天态生经由近代人态生,走进现代天人生,抵达和趋向当代与未来的自然生,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统一的非线性有序生发,既显现了美的本质谱系,排列了一切美的本质观,又在集大成中结晶和升华了当代美的系统本质和最高本质。生的根由是生态自由,它们互为因果,一体两面,同抵自然境界,深化了美的机制与规律。

  • 标签: 整生 超循环 自然
  • 简介:尿床趁室友熟睡时,偷偷倒一盆水到他床上,第二天早上再告诉其他窒友“他尿床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标签: 专家 校园
  • 简介:路上车多,车上人多。王年贵走到哪都觉得挤得慌。可是没法儿,这阵子就是这样,不挤不行,因为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王年贵要去的地方在郊外,名字叫做浪漫瑞典风情园,是一个新开发的楼盘。现在的房地产商也不知咋的了,把名字都跟洋名

  • 标签: 王年 去问 一只手 里老 双城记 敲门声
  • 简介:警惕公权滥用的危险先例《合肥晚报》徐志翔:不能为了刹住公务员大吃大喝的歪风,就草木皆兵——“全民禁酒”。这不是公务员“禁酒”让百姓“陪罚”吗?可以看出,我们一些地区官员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这种“一锅煮”的“禁酒令”也是一种懒政。

  • 标签: “禁酒令” 民间 文件 县委 《合肥晚报》 公务员
  • 简介:【话题缘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对问题的关键词反复推敲。对问题的核心点细加琢磨.对问题的细节处精心打磨……让课堂提问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成为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

  • 标签: 问题设计 引导学生 思维活动 学习过程 阅读教学 精心设计
  • 简介:青海省道西久公路拉山隧道长5547m,为我国第一条高海拔超长高速公路隧道、为青海省实施的重点工程。本文主要介绍拉山隧道的洞口段、衬砌抗冻、防排水及防寒保温设计情况。

  • 标签: 拉脊山 隧道 防寒保温 衬砌抗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小儿疳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捏疗法合口服四君子汤加减,对照组口服中药同治疗组,但不行捏疗法。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0.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95,p<0.01)结论捏疗法合口服四君子汤加减具有健脾消积,理气醒胃之功,对疳积患儿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捏脊疗法中药疳积疗效。
  • 简介:患行男,55岁,农民,因臀部、左下肢感觉异常2年.大小便功能障碍、双下肢间歇性跛行1.5年,于2009年3月1日入院,患者在2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觉肌周“下坠感”,

  • 标签: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 病例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0.5%重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年龄17~64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Ⅰ组)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行麻,对照组(Ⅱ组)则用0.5%布比卡因。手术及麻醉体位一致,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对照组。结论0.5%重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重比重液脊麻下肢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膜瘤老年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10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6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膜瘤老年患者(年龄60—84岁)的临床资料;按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56例患者中术前McCormickI级6例,Ⅱ级11例,Ⅲ级22例,Ⅳ级14例,V级3例。结果肿瘤位于硬膜下髓外55例(98.2%),完全位于硬膜外1例(1.8%);56例患者中38例(67.9%)肿瘤位于胸段。55例(98.2%)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McC0rmick分级改善者31例(55.4%),不变者19例(33.9%),恶化者6例(10.7%)。术后随访3个月至7年,肿瘤无复发。结论老年膜瘤患者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老年患者术前膜瘤误诊率高,术前大多数患者有中、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肿瘤多位于胸段及脊髓腹侧及腹外侧,且部分质地坚硬,显微手术应精细操作,尽量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

  • 标签: 椎管内脊膜瘤 老年患者 显微手术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膜瘤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膜瘤33例。使用MR为美国GE0.5T-signacontour扫描仪(中场强),行常规矢状位、轴位,增强扫描加扫冠状位,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信号、椎间孔的改变及增强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MR定位正确率100%,颈段6例,上胸段18例,下胸段9例,肿瘤大多呈椭圆形或圆形,平均直径为1.86cm。4例信号欠均匀,29例呈均匀等T1、等T2信号。33例增强扫描中29例强化均匀,4例强化不均匀,呈宽基底附着于硬膜。11例出现“膜尾症”。3例出现“裂隙症”。结论膜瘤中场MRI表现与高场MRI表现基本一样,具有诸多特征性表现。现在观察和分析时应注意椎管内、硬膜内和硬膜外其他肿瘤进行鉴别,最后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 标签: 脊膜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简介:通过同步电动机受电网故障影响而使速断保护误动作的事故,分析了同步电动机在电网突然短路瞬间的特性,提出了定值定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整改,使同类事故再没出现,确保了设备安全运行。

  • 标签: 同步电动机 速断保护 整定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面对着社会以及国际方面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中医药学的发展已经关系到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兴衰。所以,人们现在越来越关心中医药学的现状和前景。作为一名中医青年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医药的发展的现状和阻碍中医发展的因素,树立坚定的中医药发展的信念,寻找一条真正适合中医发展的道路和方法,才能使中医蓬勃发展,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 标签: 中医药 现状和问题 现代化 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320排CT血管成像(CTA)对硬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S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320排CTA及DSA检查,以病变的定性诊断、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20排CTA对11例病人均做出正确诊断,DSA首次检查漏诊2例,经行320排CTA获得相关图像信息后再行DSA检查发现病变。所有病人经手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短期预后均良好,但术后9-12个月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结论320排CTA可良好地立体显示SDAVF病灶的特征及其周围的骨性解剖结构,但其不能动态显示病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尚不能取代DSA检查。

  • 标签: 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术 CT血管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