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治疗颈椎错位、肌筋膜劳损所致的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刀配合疗法对4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36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用针刀疗法配合疗法治疗颈椎错位、肌筋膜劳损所致痤疮简单、安全、疗效好。

  • 标签: 针刀疗法配合整脊疗法 颈椎错位 肌筋膜劳损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卧位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42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卧位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1.43%,对照组治愈率为42.86%。结论卧位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 标签: 颈型颈椎病 卧位整脊推拿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点穴星状神经节和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观察组40例(点穴星状神经节和手法治疗)和对照组40侧(手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治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0例;对照组40例,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I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中,点穴星状神经节和手法疗法是效果显著,创伤极少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点穴疗法 颈椎病 正骨疗法 星状神经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内、外移位所致的少年儿童外八字脚,内八字脚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美式疗法对2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8例,显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用手法治疗治疗骶髂关节内、外移位所致的少年儿童外八字脚,内八字脚简单,安全,疗效较好。

  • 标签: 手法治疗 骶髂关节内外移位 外八字脚 内八字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脊髓膜膨出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院87例患儿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等护理环节,83例患儿治愈,4例好转。结论脊髓膜膨出患儿在治疗中,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脊髓脊膜膨出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两组病人手术均使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研究组34例,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通过硬膜外管接上PCA泵,对照组病人34例,术后即拨除硬膜外导管,由病房护士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0小时内情况。结果PCA泵的使用,方法简便,有其利弊,两组镇痛效果对照P>0.05。结论运用PCA泵,重点放在生命体症的观察,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较高,不同程度地增加病人的思想负担,需逐步完善。

  • 标签: 硬脊膜外麻醉镇痛 护理 副反应
  • 简介:脊髓膜膨出(myeIomeningocele,MMC)是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的一种,是胚胎期神经管闭合发生障碍导致椎板融合不全、脊髓和(或)神经根自椎板缺损处膨出所致,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畸形或发育异常。MMC病因可能与早期胚胎发育中发生在神经系统的细胞凋亡、机体叶酸缺乏、叶酸代谢相关酶异常或机体抗氧化酶代谢失调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 手术治疗 神经系统畸形 早期胚胎发育 神经管闭合 椎板融合
  • 简介:齐萱在2013年10月10日的《收藏投资导刊》中撰文指出,最近,时不时传出艺术媒体关门的消息,让本来就不太平的当代艺术圈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艺术区拆迁之后的维权行为日复一日,而798艺术区二房东的暴力举动更是让很多人有些无奈。求助,在媒体盛行的当下,仍旧是另一个只有声援而毫无实际行动的故事,犹如望梅止渴。关于纸质媒体,

  • 标签: 当代艺术 纸质媒体 798艺术区 收藏投资 维权行为 实际行动
  • 简介: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继电保护定值定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运行方式与定计算是紧密联系的,电网正常方式运行下,保护定值不会有问题,但是在电网规划、新建站接入系统及编制电网异常方式时应考虑到设备定值定是否合理,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是否同步进行。这样才能避免设备投入后二次限制一次设备运行的问题,才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 标签: 继电保护 定值整定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利用2006年江苏908调查水文泥沙测验数据和同期MODIS影像建立遥感定量反演模式,获取了半个潮周期的悬沙场以及全潮平均悬沙场,进行了辐射沙群海域悬沙场遥感反演方法的研究,并结合悬沙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辐射沙群海域,敏感参数(B1-B4)/(BHB4)的对数模式反演悬沙场精度较高;遥感反演结果在总体上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相似,悬沙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琼港、废黄河口和长江口附近;在细节上比数学模型表现得更精细,能清晰地反映河口、沙洲、水道等地貌对悬沙分布的影响。

  • 标签: 辐射沙脊群 遥感反演 悬沙场 MODIS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椎管内膜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椎管内膜瘤患者,其中男15例,女79例,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4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膜瘤,术后随访2—10年,4例复发,均再行手术切除。统计随访结果显示89例恢复良好,2例效果一般,3例效果不佳。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膜瘤的根本方法。

  • 标签: 椎管内脊膜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捏对新生儿体重增长、吃奶量增加,大小便次数改变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6月对51名新生儿分别进行捏与不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进行捏的新生儿较不进行捏新生儿体重增长快,吃奶量增加,大小便次数增多。

  • 标签: 捏脊 新生儿 胃肠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地塞米松明胶海绵于硬膜周围预防术后硬膜外及神经根粘连的疗效。方法对随机抽取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其中实验组的41例髓核摘除后将地塞米松结合明胶海绵置于硬膜及神经根周围。术前和术后6h、ld、3d、7d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JOA评分,3个月后按Macnab疗效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随访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6h、1d、3d、7d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神经根性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月时实验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acnab疗效标准实验组优良率97.56%,对照组优良率80.0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在神经根周围给予地塞米松明胶海绵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神经根疼痛,及时手术疗效明显,对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也有较好的短-中期疗效。

  • 标签: 地塞米松 明胶海绵 硬脊膜 粘连 疗效
  • 简介: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是学校定位问题,接着探索一条实现目标的路径。在路径研究中,需要研究学校自身的问题与现代教育思想的运用手段。最后需要研究和实践一体化设计的课程思路,具体表现为:根据学校师生的特点确定学科定位;个别化的课程实施;系列化和序列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推广以及育人氛围和环境的创设。

  • 标签: 课程统整 目标 路径 特色
  • 简介:柄刀始见于商代中期,商代晚期便有了较大发展,西周之后渐衰,多出土于北方的陕西、河南安阳等地,是商周青铜兵器的重要品种。本研究认为,其特殊的脊背外部形态和固柄方式是这种刀最为基本的特征,以此特征为主,再参照锋刃部形态,便可将之分成三型:即“夹脊柄型”、“銎柄型”、“夹脊銎柄型”,之下可再分成若干个样“式”,如“有阑无内式”、“卷锋多銎直刃式”等。本研究还认为,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栋柄刀应是在本地和周边诸考古文化,在石质榫凸背刀、石质多孔刀、青铜榫凸背刀、青铜銎首刀等技术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和演变出来的。

  • 标签: 青铜栋脊柄刀 分类 技术渊源
  • 简介:摘要作为一名卓越班硕博连读在读中医人,即将成为中医博士的我,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把中医学好了吗?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思绪万千,然提笔之际,又无从下手,惟凑只言片语,仅从学好中医之难起首,再叙自认为可学好中医之三法,不揣浅陋,仅以明志,并献给在中医路上前进的同道。

  • 标签: 中医学习 中医博士 培养
  • 简介:在两年的课程实践中,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基本上形成了一条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路径。以校本课程同等实施为切入点,以培养黄浦江畔现代中国人为核心,以“崇公、养品、静思、立能”的培养目标为重点,以系列课程行为设计为策略,切实开展为学校所在区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民族特点、世界眼光的小公民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学校追求的是要办“在家门口的好学校”,在整个实践和探索中,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先对学校进行了诊断;再确立了一系列的办学思想;最后对学校的课程进行了设计与实践。

  • 标签: 学校课程系统 统整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