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过氧乙酸(PAA)替代甲醛消毒复用透析器的效果。方法采样1%甲醛液、0.2%PAA消毒复用透析器各50次,于透析前及透析30min、300min,采动脉血观察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补体(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酐(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甲醛法和PAA法消毒透析300min时BUN和Cr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01);而C3和SOD均较透析前升高(P<0.05~P<0.01);两种消毒方法透析300min后效果显示,除C3外(P<0.01),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0.2%PAA为复用透析器安全可靠、高效无毒的灭菌剂,可替代1%甲醛液作为透析器复用的消毒剂。

  • 标签: 消毒 过氧乙酸 甲醛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以乙二醇为萃取剂,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乙酸乙酯-异丙醇-水混合溶液的常规萃取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考察分析了理论塔板数、萃取剂进料位置、侧线采出位置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萃取精馏T1~T3的理论塔板数依次为:25,15,14,回流比为7,12,0.081。该种工艺分离出的乙酸乙酯、异丙醇、水的质量浓度分数均超过95.00%。

  • 标签: 乙酸乙酯 异丙醇 萃取 工艺优化
  • 简介: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学生第一遍在课外带着问题自己学习新知识,第二遍在课堂上集中解决重难点问题。在《乙酸》翻转课堂公开课上,作者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以期探索适合学校特色的校本翻转课堂新模式,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 标签: 翻转课堂 乙酸 酯化反应
  • 简介: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均一是指组成溶液的各种微粒(包括溶质的微粒、溶剂的微粒等)处于高度均匀的状态,溶液的各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性质相同。稳定是相对浊液来说的,它指当外界条件不变时(如溶剂量不变,温度、压强不变等),溶液能长久静置,不析出溶质,也不分层。

  • 标签: 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实验室里,“大嗓门”兴奋的声音传来:“快过来看,我真想去死海游泳呢!”“小不点”“小迷糊”和怪博士爷爷闻声奔去,“大嗓门”手中电脑的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身着泳衣的女子正躺在死海海面上悠闲地看书。“大嗓门”解说道:“这是死海,是一个内陆湖,这个湖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9倍呢。”

  • 标签: 溶液 实验室 死海 内陆湖 含盐量 博士
  • 简介:土荆皮是我国特有松科植物金钱松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载于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土荆皮性辛、温、有毒,其醇提物多用于治疗手足癣等。土荆皮乙酸是从土荆皮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二萜酸结构的化合物(见图1),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生育、胆囊自截等多种生物活性[1]。近年来,对土荆皮乙酸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其抗肿瘤活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 标签: 土荆皮乙酸 《本草纲目拾遗》 抗肿瘤活性 松科植物 生物活性 胆囊自截
  • 简介:过氧乙酸一夜成名!作为一种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名字本来远远不及“84”或者“滴露”这样为人们所普遍熟知。因为过氧乙酸原本属于药类,它的最大用户则是医院,主要用于手术时对人体、器械方面的消毒。

  • 标签: 过氧乙酸 “非典“疫情 爆炸 火灾
  • 简介:乙酸是用于制造农药和有机合成的中间体。近期国内氯乙酸行情涨势明显,8月底北方地区氯乙酸企业大多将出厂报价升至4400元(吨价,下同),甚至已闻少量以4500元的报价成交。

  • 标签: 氯乙酸 市场 出厂报价 有机合成 北方地区 中间体
  • 简介:关于溶液浓度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一大类型。浓度不仅包括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还包括溶质的质量分数,而二者之间又靠密度联系起来,且同溶质的溶液混合方式不同。又使得混合后溶液浓度有了不同方式的改变。由此可见,同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浓度具有其复杂性,因此我们有探究的必要。

  • 标签: 溶液浓度 溶质 混合 化学计算 质量分数 量浓度
  • 简介:一、课型实验探究课。二、设计思想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点——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某种溶质。

  • 标签: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课堂实录 实验探究 人教版 下册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