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导管联合三才疗法对乳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54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5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27例患者,针对患者治疗方式上,对照组采取乳腺导管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乳腺导管联合三才疗法方式。在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疗效与研究组相比较差,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导管灌注 三才疗法 乳腺增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联合三才疗法治疗早期急性乳腺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乳腺病防治中心收治90例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及手法按摩排乳治疗:年龄(29.0±4.2)岁,病程(3.2±1.2)d;观察组在手法按摩排乳基础上应用乳腺导管联合三才疗法治疗:年龄(29.9±4.7)岁,病程(3.4±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患乳肿块、体温、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值改善情况、治愈所需天数等各项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经过3 d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100.0%(46/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9%(1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观察组患者自觉患侧乳房无疼痛者分别为87.0%(40/46)、97.8%(45/46)、100.0%(46/46),对照组分别为11.4%(5/44)、20.7%(9/44)、38.6%(17/44),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为(1.52±0.71)d、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至正常参考范围为(2.03±0.64)d、中性粒细胞比值改善至正常参考范围为(3.01±1.18)d,对照组分别为(3.92±1.01)d、(4.78±1.32)d、(5.93±1.4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7,7.98,8.75,均P<0.01)。(4)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5±0.83)d,较对照组(6.91±0.97)d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5,P<0.01);观察组无不良情况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进展为乳腺脓肿,予外科干预后好转。结论乳腺导管联合三才疗法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患者疼痛、体温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等相关症状,促进患乳肿块消散,有效缓解炎症,疗程短,治愈率高,治疗过程不影响母乳喂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急性乳腺炎 乳腺导管灌注 三才疗法 效果
  • 简介: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广泛应用于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中。以往临床上最常用栓塞剂是碘化油和明胶海绵,最近新型栓塞剂,如载药微球和Y-90放疗栓塞微球引入临床,显示了良好肿瘤治疗效果。同时分子靶向药物出现,与化疗栓塞联合使用,这种协同治疗效果也正在研究中。TACE治疗疗效评价十分重要,各种影像检查手段,如超声、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等,在治疗反应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功能成像手段,如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和PET等检查手段,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 标签: 肝肿瘤 化疗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我院近年对乳腺导管扩张症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7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66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得到彻底治愈,占总数92.96%。另有6例复发,采用2次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结论手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进行效果良好,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乳腺导管扩张症 手术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液囊空肠导管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6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常规采用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防止脏器功能衰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早期自空肠管灌清胰汤,待肠鸣音恢复,出现肛门排气,胃肠功能部分恢复后经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后待腹痛减轻,胃肠功能部分恢复后再进行空肠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达到全量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治疗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达到全量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1);总住院费用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液囊空肠导管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维持肠屏障功能、缩短住院日、减轻住院费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重症胰腺炎 液囊空肠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针对沿海地区淤泥地质、溶洞发育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时成孔困难,常规泥浆护臂效果不理想,操作困难,受溶洞影响,混凝土灌注后液面下陷,易出现短桩,本文对此地质条件灌注桩施工进行研究,提出了超长护筒成孔,二次导管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沿海软弱地质条件下成孔困难、易塌孔、短桩等质量缺陷。

  • 标签: 软弱地质 钻孔灌注桩 超长护筒 二次灌注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乳腺最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女性肿瘤死因第二位。乳腺发病率因地区而异,自1989年起,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我国虽是乳腺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发病率排第二位,在城市排首位,且逐年上升,一般认为0、I期根据情况选用保守手术治疗,但只有肿块<1cm或1~2cm且类型好可术后不作处理;其它情况下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用手术治疗乳腺手术治疗包括术前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内科治疗乳腺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盘母体血管灌不良(maternal vascular malperfusion,MVM)包括一系列在母体蜕膜血管中所表现病理改变,其本质是妊娠过程中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异常导致绒毛间隙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异常。MVM在胎盘病理检查中是很容易被识别的一系列病理表现,但是国内病理医师对胎盘病理诊断重视程度不够。该文就MVM大体表现、镜下表现和临床意义做一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行腮腺导管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在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治疗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X片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进行造影和治疗;对照组仅注射总量为3~5mL76%泛影葡胺,全身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诊断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腮腺肿胀、严重疼痛以及腮腺炎症加重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造影、治疗,其操作简单、造影显影效果好,无毒无害组织刺激小,在进行造影检查同时还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40%碘化油 腮腺导管灌注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简介:目的评价经动脉导管高温生理盐水肝段热凝固效果。方法实验猪12头,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选用球囊导管阻断肝段动脉血流进行热灌注,对照组高热灌注时不阻断肝动脉血流。根据热灌注温度每组再随机均等分为45℃、50℃、55℃(导管流出温度)3个亚组,每亚组各2头。热灌注14d,将实验猪全部处死,取出肝脏进行病检。结果热灌注后2wk,12头实验猪均存活,处死实验猪,取出肝脏,实验组共取得四个热凝固灶,50℃、55℃亚组各两个。病灶局限于目标肝段,呈契形,尖端指向肝门,基底远高肝门,与邻近肝段分界清楚,由内向外见三层结构,分别为凝固坏死区、炎性反应区和纤维化区。对照组和试验组45℃亚组肝脏未见典型热凝固坏死。结论经球囊导管阻断肝动脉血流,高温灌注高于50℃生理盐水,并维持10min,可使目标肝段发生彻底凝固性坏死。

  • 标签: 热灌注 肝癌 热凝固坏死 病理学 经动脉导管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腺导管瘘患者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提高乳腺乳腺导管瘘患者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5月在我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导管36例患者手术方式、愈合情况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36患者中经一次治疗痊愈患者有33例,3例患者复发,后经治疗痊愈。结论外科治疗乳腺导管瘘是基本有效临床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导管瘘 外科治疗 临床疗效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灌注化疗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将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31例,对照组(B组)29例。A组胸腔注入香菇多糖4mg+博来霉素40mg,B组胸腔注入博来霉素40mg。2组均每周给药1次,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博来霉素腔内注入能有效控制晚期肿瘤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香菇多糖 博来霉素 胸腔积液 疗效
  • 简介:摘要Amsterdam胎盘病理诊断共识制定规范了胎盘诊断术语,该标准将胎盘病理分为母体血管灌不良、胎儿血管灌不良及感染-炎性病变。本文梳理了胎儿灌注部分病理诊断相关文献,内容包括脐带病变、胎儿大血管栓塞性疾病及终末绒毛缺血缺氧性病变,以帮助理解此类病变,提高胎盘病理诊断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在治疗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42例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患者,术中均经乳腺导管内窥镜辅助定位,并将术前经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患者随访24个月。结果42例患者中术前经乳腺导管内窥镜诊断为24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17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病,1例乳腺导管癌,无炎性病变者,术后与病理结果比较显示诊断总符合率为90.48%(38/42)。患者均在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下行手术治疗,病灶切除准确。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均未复发及乳头溢液发生。结论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诊治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可使病变部位在直视下确定,能较为准确判断病变性质,辅助手术定位准确,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 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
  • 简介:1988年5月至2000年5月我们对不能手术切除31例晚期肝癌患者经肝动脉与门静脉同时插管、间断灌注化疗,临床观察治疗效果尚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 门静脉 同时插管 灌注化疗 晚期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