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散射断层成像(DOT)技术在最大径≤2.00cm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DOT系统,前瞻性研究95例患者共119个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得到总血红蛋白浓度(TTHC)。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计算TTHC的最佳诊断阈值及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119个乳腺病灶中,良性81个,恶性38个。良性组中位TTHC为103.05μmol/L(29.54-273.21μmol/L),恶性组中位TTHC为182.31μmol/L(80.99-369.6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TTHC最佳诊断阈值为131.88μmol/L,敏感度86.84%(33/38),特异度83.95%(68/81),准确率84.87%(101/119)。结论超声DOT技术是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方法。对于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适当降低TTHC诊断阈值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光散射断层成像 乳腺肿瘤 血红蛋白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散射乳腺成像系统在乳腺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2-73岁女性,采取外科触诊与超声散射乳腺成像的方法进行乳腺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散射乳腺成像系统诊断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检出率优于外科触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0岁年龄组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检出率优于外科触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散射乳腺成像系统应用于乳腺健康体检对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检出率优于外科触诊,特别是在41-50岁年龄组,建议选择超声散射乳腺成像系统作为常规乳腺体检项目。

  • 标签: 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ltrasonicElastography,UE)以生物组织的弹性(或硬度)与病灶的生物学特性相关为理论基础[1],利用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原理,可以定性、定量地对于组织的弹性特征进行准确评估,是目前临床中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将针对UE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 乳腺恶性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早期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乳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并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3.49%(115例)。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能够较准确地判断肿块的大小。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乳腺肿瘤患者100例,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二维+彩色多普勒)组与超声弹性成像组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意义。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照组良性64例,恶性36例;实验组良性61例,恶性3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敏感性及准确性均较高。结论组织弹性成像提高了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但其也造成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组织弹性成像必须建立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 标签: 组织弹性成像 应变率比值 常规超声 乳腺肿瘤
  • 简介: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正确诊断乳腺癌并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对制定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作为超声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已用于诊断乳腺癌以及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等。本文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弹性成像技术 腋窝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98例乳腺肿块的超声改变,与其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可以确定乳腺肿块发生的部位、肿块的大小、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点及肿块的血流分布特征、丰富程度、血流动力学参数值。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与肿块的二维超声征象相结合可提高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能量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乳腺疾病是困扰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病,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乳腺疾病的诊疗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相关文献报道,对超声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技术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讨论有助于提升其诊断有效性的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4例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共有病灶40个),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再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指标,和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其诊断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超声弹性成像不同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是95.12%,敏感度达到78.76%,准确性达到82.50%,良性病患的影像评分和恶性病患的影像评分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病患来说,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主要方案予以诊断表现出重要价值,除了能够提升诊断精准性以外,还能控制误诊等情况,可推广。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不同参数 乳腺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应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放射摄影乳腺钼靶摄影成像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乳腺钼靶放射摄影,对乳腺癌的各项X线的征象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30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3例患者为浸润性小叶癌,2例患者为浸润性黏液腺癌,3例患者为导管内癌,12例患者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有7例患者癌变区出现结节,5例患者的癌变区边界不清晰,1例患者的癌变区边界清晰。36例患者出现肿块,其中8例患者肿块为毛刺征,15例患者为分叶征,1例患者为透亮环征,20例肿块边缘模糊,1例肿块边界较为清晰。有25例患者癌变区发生钙化,其中8例为成簇泥沙样钙化,2例为小杆状钙化,1例为小叉状钙化,1例为沿导管分布的线性钙化,10例为混合型钙化,1例为单纯性成簇泥沙样钙化,1例为结构扭曲紊乱性钙化,1例为片状致密影钙化。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钼靶放射摄影,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较为准确的反映,能够对乳腺癌进行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诊断并及时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钼靶摄影成像 放射摄影 乳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拟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都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与病理学确诊。结果80例患者中经过超声判断为急性胰腺炎65例,检出率为81.3%,主要表现为胰腺形态可不规整,边缘光滑、清晰;80例患者经过病理判定为急性胰腺炎67例,为此急性胰腺炎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97.0%和100.0%。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都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2例患者,共74个结节,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情况,且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经检测,有50个结节为良性,24个为恶性。和良性结节相比,恶性结节大部分形态不规则,且边界清晰度较差,超声弹性分级大部分在Ⅲ级-Ⅳ级,结节内存在微钙化,且纵横比超过1。超声弹性成像检测准确性为95.9%。结论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测诊断甲状腺结节,可较为准确地鉴别良恶性结节。

  • 标签: 诊断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声检查中的乳腺分型情况,并分析不同超声分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3例存在乳腺肿块(2202例乳房)患者的超声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总结各超声分型的发生率;并对比分析各分型中病理检查为乳腺癌的发生率,同时对各分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所有2202例乳腺超声检查中,腺体型占10.03%,腺纤维Ⅰ型占27.29%,腺纤维Ⅱ型占50.82%,脂肪型占11.86%,以腺纤维Ⅱ型最高(P<0.05)。乳腺癌发生率中,腺体型为0.06%,腺纤维Ⅰ型为0.07%,腺纤维Ⅱ型为1.52%,脂肪型为5.75%,以脂肪型最高(P<0.05)。同时超声检查中脂肪型对乳腺癌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可将乳腺分为腺体型、腺纤维Ⅰ型、腺纤维Ⅱ型及脂肪型四型,其中脂肪型对于乳腺癌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头溢液病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乳头溢液患者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手术治疗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两种检查的扫查方式为平行于乳腺导管,呈放射状.以乳晕区域扩张导管和(或)占位的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作为诊断参考,将诊断结果分为BI-RADS1-5级.以病灶弹性成像的特征作为评估标准,将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结果分为1-5级.所有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本次研究共发现病变72个,分别为恶性61个,良性11个;常规超声诊断结果显示常规超声对患者病变导管的显示率为94.44%(68/72),对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6.3%,准确性为68%.在实行常规超声检查之后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得到的结果为BI-RADS4级和5级病变共42例,以弹性成像评分1级或2级为良性标准,检出良性病变8例,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5.4%,准确性为74.35.结论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联合使用能够提高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关键词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乳头溢液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90-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