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肽酶-4(DPP4)的表达,以及其对膀胱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以及顺铂化疗敏感性调节。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32例膀胱癌患者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病理标本,包括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使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DPP4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在BIU87细胞系中转染DPP4小干扰RNA(siRNA)及其阴性对照,分组为DPP4敲低组(si-DPP4)和对照组(si-NC),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细胞克隆,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观察DPP4对膀胱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DPP4蛋白表达情况和顺铂耐药实验验证DPP4对膀胱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RT-qPCR结果表明DPP4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P<0.01);膀胱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2.55±0.29、1.54±0.23)高于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1.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0、3.92,P<0.01),生存分析显示DPP4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明显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DPP4敲低组的细胞增殖能力(0.84±0.02,0.87±0.02)低于敲低对照组(0.92±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3.65,P<0.05)、DPP4敲低组的克隆数[(203.98±6.73)、(252.77±5.83)个]低于敲低对照组[(351.64±8.5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3、16.57,P<0.01)、DPP4敲低组的迁移能力(2.24±0.43,3.12±0.47)低于敲低对照组的迁移能力(7.59±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12.05,P<0.01);DPP4敲低组的侵袭数目[(147.23±8.71)、(179.19±9.83)个]低于敲低对照组[(372.21±18.5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2、15.94,P<0.01)能力下降。顺铂药物敏感性实验表明,DPP4敲低组(18.63±1.40、19.56±1.47)膀胱癌细胞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低于敲低对照组(26.21±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4.98,P<0.01),并且在同时应用顺铂和DPP4抑制西他列汀时IC50值(16.96±1.10)低于顺铂单药对照组IC50值(23.6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4,P<0.01)。结论敲低DPP4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增加顺铂化疗敏感性,最终限制膀胱癌进展。

  • 标签: 二肽基肽酶-4 膀胱癌 顺铂化疗 肿瘤进展
  • 简介:摘要肽酶样蛋白-6(DPPX)抗体相关脑炎是一种由血清和(或)脑脊液中DPPX抗体介导的新型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体重下降和(或)胃肠功能障碍(主要为腹泻)、认知-精神异常和中枢神经过度兴奋三联征为本病的典型表现,脑磁共振成像多无特异性改变,免疫治疗可改善症状但容易复发。

  • 标签: 脑炎 腹泻 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抗体 过度惊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肽酶4(DPP-4抑制联合地特胰岛素(I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血糖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余姚市中医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05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ID+复合维生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DPP-4抑制(西格列汀)+I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Hb)]、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氢(LHP)、丙醛(MDA)],并记录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77.36%(41/53)](χ2=4.541,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2 h PG、GHb、HOMA-IR、LHP、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HOMA-β、SOD、GSH-Px均上升(均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2、3.539、5.215、7.313、6.269、4.475、6.050、3.323、5.375,均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00%(0/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4%(6/53)(χ2=4.319,P<0.05)。结论应用DPP-4抑制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氧化应激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2型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地特胰岛素 血糖 氧化应激 治疗结果 低血糖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在病因未明的脑炎病例中筛查抗肽酶样蛋白6(DPPX)抗体,分析中国抗DPPX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6—2019年北京协和医院《脑炎与副肿瘤综合征登记项目》登记入组的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规抗体谱、副肿瘤抗体谱筛查检测。对结果阴性者继续采用基于组织底物的实验(TBA)方法与基于细胞底物的实验(CBA)方法,针对DPPX抗体进行检测。收集阳性病例并总结报道其临床表现。结果2016—2019年共筛查近15 000例患者的样本,仅确诊2例抗DPPX抗体阳性患者。经TBA与CBA检测均为血清和脑脊液同时阳性,TBA荧光形式符合抗神经元表面蛋白抗体。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75岁。1例患者出现腹泻、消瘦、认知功能障碍和躁动、肌阵挛、震颤、癫痫发作等症状,另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躁动、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和睡眠障碍,既往曾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结论TBA与CBA相结合可以用于筛查鉴定抗DPPX抗体等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的罕见抗体。抗DPPX抗体相关脑炎具有脑病伴腹泻、消瘦的临床表现,并可以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存在。

  • 标签: 自身抗体 脑炎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二肽基肽酶样蛋白 腹泻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组与自身抗体相关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疾病。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存在一定困难,因为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导致脑炎的临床表现可无特异性,且存在多重自身抗体时可导致临床表现变异与叠加。我们报道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肽酶样蛋白抗体双重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供临床借鉴。

  • 标签: 脑炎 N-甲基-D-天冬氨酸 二肽基肽酶样蛋白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的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使用质子泵抑制的住院患者病例800份,对质子泵抑制的使用指征、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选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我院住院患者在使用质子泵抑制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用药指征不明确(26.63%)、用法用量不合理(6.75%)、联合用药不合理(0.75%)以及药物选择不合理上(0.25%)等方面。结论质子泵抑制是住院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药物相关溃疡的防治药物,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临床质子泵抑制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因此,临床方面应制定质子泵抑制的合理使用原则,并规范其疗程、剂量和指征,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 舒尼替尼(suniti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 酪氨酸激酶抑制,能有效治疗多种癌症和疾病,包括非小细胞性肺癌、胃癌和肾损伤等。本文就舒尼替尼治疗的癌症、药物联用以及当前研究方向进行阐述。

  • 标签: 舒尼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癌症
  • 简介:摘要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是一类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可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DNA损伤修复以及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起到放疗增敏作用。现有临床试验证实放疗联合CDK4/6抑制可有效控制乳腺癌转移病灶的局部症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与单独使用CDK4/6抑制相比,联合治疗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但也有联合治疗的个例发生放射野内正常组织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其疗效与安全性尚需更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 标签: 乳腺肿瘤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质类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可以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最佳药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药物的毒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不同其它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的毒副作用可以累加,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控制相关不良事件,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毒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临床的治疗当中,很多宫缩剂都在早产的治疗里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宫缩抑制在临床当中的应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延长患者的妊娠时间同时能够改善母婴的结局,不出现比较大的毒副作用。β2受体激动剂在早产儿当中进行应用副作用是最大的,因此医院也正在减少这类型药物的使用剂量,硫酸镁是西方国家临床妇科常用的宫缩抑制,他可以保护早产儿的神经。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近三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质量更加安全,但是宫缩受体拮抗剂的临床效果也要更加理想,具备着安全用药以及低廉价格的特点,使用方面也比较简单。本文主要进一步介绍在临床当中关于宫缩抑制治疗早产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宫缩抑制剂 治疗 早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根据我院质子泵抑制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1月至7月使用质子泵抑制的住院病例共计100份,依据《质子泵抑制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100例质子泵抑制住院病历中,用药合理比例为39%(39/100),用药不合理比例为61%(61/100)。结论:我院质子泵抑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超适应症、超剂量以及超疗程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必须引起临床重视,规范质子泵抑制的临床应用,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JAK/STAT信号通路在皮肌炎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JAK抑制能阻断依赖JAK/STAT通路相关因子的信号转导,抑制免疫细胞激活和T细胞介导的炎症性反应。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JAK抑制适应证只有风湿性关节炎和骨髓纤维化,但已有不少应用JAK抑制治疗难治性皮肌炎的报道。本文综述JAK/STAT通路在皮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AK抑制治疗皮肌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标签: 皮肌炎 Janus激酶类 STAT转录因子类 干扰素Ⅰ型 JAK抑制剂 托法替尼 鲁索利替尼 JAK/STA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免疫系统维持着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但人体免疫力过强可能产生自身免疫病。免疫抑制是用来抑制机体异常免疫反应的重要物质,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引发的排异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本文总结了8类主要免疫抑制,并给予其分类选择常用的5项免疫抑制详细进行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分析。

  • 标签: 人体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剂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新的靶向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较大进展。作为抗肿瘤靶点之一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对乳腺癌的治疗表现出很好的临床活性,但耐药性问题限制药物疗效。我们就目前影响CDK4/6抑制疗效及耐药的分子机制进展作一综述,探究克服其耐药性产生的办法,为后续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乳腺癌 耐药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胚胎外胚层发育(EED226)抑制组蛋白甲基化过度修饰是否具有抗癌活性并研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用不同浓度的EED226处理肝癌细胞4、6、8 d,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5 μmol/L的EED226或者甲基亚砜(DMSO)处理肝癌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株48 h,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组蛋白3上的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株的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EED226能强效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的增殖,抑制效应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作用。处理8 d后,EED226在两个细胞株中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50)分别为0.8 μmol/L和0.9 μmol/L。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个肝癌细胞株分别经EED226处理与DMSO处理后H3K27me3的表达相比较显著下降。在BEL-7402和SMMC7721细胞中,EED226处理组H3K27me3的下游基因Bim和p2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DMSO组[1.00±0.15比5.67±1.53(t=-5.266,P<0.01),1.00±0.05比6.67±1.53(t=-6.422,P<0.05)和1.00±0.25比6.30±1.50(t=-5.968,P<0.05),1.00±0.10比6.00±1.00(t=-8.6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Bim和p21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表观遗传调控新型抗癌制剂EED226能够抑制肝癌细胞中组蛋白三价甲基化过度修饰,进而解除对Bim和p21表达的抑制,达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表明EED抑制具有一定的抗肝癌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组蛋白 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