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进行会阴缝合的不同阶段中给予利多卡因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展开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08月~2020年8月收治的168例行自然分娩会阴缝合产褥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床位分配依次分为1-15床收治的85例为观察组,16-30床收治的83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利用利多卡因进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皮下浸润麻醉,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规格和剂量完全一致。其中对照组在前进行麻醉,而观察组则在会阴缝合前进行麻醉。干预后,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对两组产妇的切口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另对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切时至缝合20min的时间段内,观察组产妇临床切口疼痛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产妇在该时间段末的疼痛评分不仅明显高于观察组,而且还较切时大幅升高,组间以及组内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会阴缝合中于胎盘娩出后会阴缝合前应用利多卡因,其可有效改善产妇切口疼痛感受,临床切口愈合情况较好。

  • 标签: [] 会阴侧切缝合术 利多卡因 镇痛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双会阴阻滞麻醉来探讨进行降低会阴率是否存在影响关系。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240名产妇项目数据进行计算,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120名患者,对实验组产妇在抬头拨露时进行会阴冲洗消毒,并采用双会阴阻滞麻醉,而对比组产妇则进行常规的日常分娩,根据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缝合时的疼痛及产后伤口的疼痛等来进行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进行采用双会阴阻滞麻醉之后,实验组产妇在会阴缝合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比组;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比对比组要短;实验组的产妇在会阴裂伤程度上比对比组产妇要低;实验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比对比组要少(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双会阴阻滞麻醉之后,能够大大的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和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减少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对产妇进行双会阴阻滞麻醉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双侧会阴阻滞麻醉 降低 会阴侧切率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初产妇接受会阴产后影响盆底功能的程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期间的 40例分娩初产妇有关资料,根据初产妇是否接受会阴而分为两组,每组各有 20例初产妇。对两组初产妇产后 42日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比率、正常盆底肌力的比率、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比率、会阴疼痛率及性功能障碍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盆底肌力正常率方面,研究组初产妇比对照组初产妇低一些。在会阴疼痛率及性功能障碍率等方面,研究组初产妇比对照组初产妇高一些,两组初产妇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但对两组初产妇产生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的比率进行比较,两组初产妇产生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05),但具有可比性。结论:初产妇接受会阴产后影响其盆底功能,可产生盆底功能障碍,应尽可能在临床中减少使用率。

  • 标签: 初产妇 会阴侧切 盆底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初产妇接受会阴产后影响盆底功能的程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期间的 40例分娩初产妇有关资料,根据初产妇是否接受会阴而分为两组,每组各有 20例初产妇。对两组初产妇产后 42日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比率、正常盆底肌力的比率、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比率、会阴疼痛率及性功能障碍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盆底肌力正常率方面,研究组初产妇比对照组初产妇低一些。在会阴疼痛率及性功能障碍率等方面,研究组初产妇比对照组初产妇高一些,两组初产妇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但对两组初产妇产生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的比率进行比较,两组初产妇产生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05),但具有可比性。结论:初产妇接受会阴产后影响其盆底功能,可产生盆底功能障碍,应尽可能在临床中减少使用率。

  • 标签: 初产妇 会阴侧切 盆底功能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缝合方式对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的 120例会阴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缝合缝合会阴为观察组( 60例),采用间断缝合缝合会阴为对照组( 60例)。对两组产妇缝合时间、中出血量、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愈合、伤口美观程度、产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缝合时间、中出血量、伤口疼痛程度均少于对照组,伤口美观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连续缝合能减轻术后疼痛,切口美观,利于产妇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会阴切口 连续缝合 间断缝合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降低初产妇会阴率及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一年内收治的 200例正常分娩产妇,且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 100例,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照组( 100例,使用常规接生法,),对两组产妇的会阴率以及会阴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使用了不同的接生办法后,均成功诞下婴儿,但观察组在接生过程中的会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孕妇的会阴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产妇进行接生时,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初产妇的会阴率和疼痛感。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 初产妇 阴侧切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自然分娩采用气囊仿生助产配合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抽取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接收的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 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接受常规镇痛措施,研究组则接受气囊仿生助产配合分娩镇痛,比较分析两组分娩情况。结果 研究组会阴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p< 0.005。结论 产妇在自然分娩时选取气囊仿生助产配合分娩镇痛措施,有利于缓解产妇疼痛感,降低会阴率。

  • 标签: 自然分娩 气囊仿生助产术 分娩镇痛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用于初产妇中对降低会阴率的干预作用 。方法: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2 月 本院产科接诊的初产妇 120 名,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均分 2 组。研究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法,对照组实行非药物助产分娩镇痛。对比会阴率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会阴率 15.0% ,比对照组 33.33% 低, P < 0.05 。 研究组产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护理干预管理降低产妇会阴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再选取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助产护理和护理干预管理。结果:对照组会阴孕妇47.00%,高于研究组31.00%(P<0.05);1度裂伤孕妇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窒息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向产妇展开护理干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会阴,避免对孕妇和新生儿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管理 产妇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产房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我方医院收治的 96 例会阴产妇 。其中 会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 34 例产妇为观察组,另外 会阴术后未 发生切口感染的 62 例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数低于 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观察组 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明显高 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产房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我方医院收治的 96 例会阴产妇 。其中 会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 34 例产妇为观察组,另外 会阴术后未 发生切口感染的 62 例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数低于 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观察组 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明显高 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产房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 96例 会阴产妇。其中会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34例产妇为观察组,另外会阴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 62例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数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无创助产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头位低危初产妇 13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情况及产妇的要求和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 66 例。研究组 选择无创助产法分娩,对照组 选择传统助产法分娩。比较 两组产妇会阴撕裂程度以及会阴水肿程度 。结果 研究组会阴撕裂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会阴水肿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无创助产技术对会阴损伤更小,可以有效的减轻会阴撕裂及水肿程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无创助产技术 阴道分娩 会阴裂伤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Dunhill、全与次全治疗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25例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式不同,将全治疗的患者纳入全组(102例),将次全治疗的患者纳入次全组(108例),将Dunhill治疗的患者纳入Dunhill组(115例)。采用SPSS 25.0软件包校对全组数据,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临床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计数资料用频数(n)、率(%)描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组相比,Dunhill组手术时间较长、中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较短,Dunhill组和次全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Dunhill组手术时间比次全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甲状腺次全与Dunhill,甲状腺全在治疗双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大。而Dunhill可有效兼顾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结合患者需要而谨慎选择。

  • 标签: 甲状腺肿,结节性 甲状腺切除术 Dunhill术 全切术 次全切术 手术后并发症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  【摘 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全残端经阴道缝合与开腹子宫全的效果。方法:以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2月在本院行子宫全治疗的 40例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20,采用开腹子宫全治疗)和观察组( n=20,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残端经阴道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同时对患者随访 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阴道排液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患者随访 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的残端出血、残端息肉、膀胱阴道瘘、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术后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残端经阴道缝合相比开腹子宫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全 ;阴道残端 ;开腹 ;经阴道缝合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and open hysterectomy.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20, treated with open hysterectomy)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20,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vaginal suture). The operation related condi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evaluated by SF-36.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vaginal discharge time, 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stump bleeding, stump polyps, vesicovaginal fistula and poor wound heal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open hysterectomy,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with transvaginal su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 less bleeding and faster recovery, which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初产妇在分娩出现生产困难征象时采取会阴的方式处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对产妇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研究资料时遵循出处统一、就诊时间差小于一年等原则,分组时遵循基本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的原则。同时,为了及时、准确的获得研究资料和数据,研究工作的开展在本院进行,参与研究的人员及设备也均选自本院。经处理,有120例初产妇可纳入研究,符合各项研究要求,根据分娩时的方式分为自然组(自然分娩)和组(会阴),分析产妇在产后的盆底功能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的情况。结果 组产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自然组(p>0.05)。结论 有生产困难征象的初产妇对盆底功能的损伤程度较大,此时应用会阴可减轻对盆底功能的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生产困难初产妇炎症因子 盆底功能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一次性包皮环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 80例本院 自2016年 10月到 2018年 10月收治的 包皮过长、包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