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方法从孕产妇产式、产次及有无妊娠并发症方面分析我院1120例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结果2010至2013年间在我院住院的农村孕产妇有逐年减少趋势,第一产居多,但剖腹产和妊娠并发症居高不下。不管是第一产或是多产,选择剖腹产的孕产妇均高于顺产(P=0.009),并且剖腹产的妊娠并发症明显高于顺产(P=0.009)。结论我院农村孕产妇剖腹产率过高及妊娠并发症较多。医务人员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积极向她们传播自然分娩和剖腹产的知识,引导产妇合理生产。同时医院应将控制剖腹产率纳入医院产科质量评估体系之内。

  • 标签: 农村 孕产妇 产次 剖腹产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分娩产妇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策,提高住院分娩产妇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住院产妇200人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后当场收回,共发放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结果分娩后200例产妇睡眠一般情况是差72例,占60.0%,一般33例,占27.5%,良好15例,占12.5%;产妇出现的睡眠形态紊乱主要有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昼夜倒置、入睡困难、早醒等,影响睡眠因素包括身体不适、体位影响、医疗活动、焦虑担心、医院和病房环境等。结论分娩产妇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我们给予相应的对策促进其睡眠,达到了提高住院分娩产妇睡眠质量的目的。

  • 标签: 住院产妇 分娩后 睡眠紊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设孕妇学校对农村孕妇住院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1月-2011年12月开设孕妇学校前后的住院分娩农村产妇人数进行对比。结果开设孕妇学校4年来,孕产妇住院分娩人数逐年大幅递增。结论开设孕妇学校是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孕妇学校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 简介:目的分析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在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分娩的256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不同时期剖宫产率及其指征比率的变化。结果2010—2013年我院剖宫产率分别为57.43%、55.94%、56.71%、55.51%,平均剖宫产率为56.18%。剖宫产指征前五位分别为: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结论高剖宫产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加强围产保健宣传力度,更新产科医生服务理念等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护理及职业防护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20年5月治的28例艾滋病合并妊娠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职业防护将所有孕产妇分为对照组(14例:常规住院分娩护理)与观察组(14例:住院分娩护理联合职业防护),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职业暴露出现率以及医学性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艾滋病合并妊娠孕产妇给予住院分娩护理联合职业防护可有效降低孕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职业暴露出现率以及医学性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艾滋病合并妊娠 孕产妇 住院分娩护理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初产妇住院分娩期间的心理需求,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0名初产妇进行住院分娩心理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初产妇由于对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和风险因素的恐惧、担忧,其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希望亲属陪伴、需要医生的精湛接生技术,需要医护人员的重视关怀和对分娩方式的关注。结论掌握初产妇的心理需求,提供相应满意护理服务,解除其不安情绪,使其尽快以最佳身心状态进入分娩

  • 标签: 初产妇 心理需求 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实行住院分娩是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措施。2000年,卫生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78个项目县开始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经过2004年、2005年、2008年和2009年的进一步扩展,目前“降消”项目已覆盖全国中西部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14个项目县,受益人口达8.3亿。嵩明县为2009年“降消”项目扩展县之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投入最多、覆盖面最大的妇幼保健项目,它对降低中西部乃至全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促进我国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水平,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

  • 标签: 孕产妇 住院分娩 补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艾滋病孕产妇实施职业防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的住院分娩产妇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入选孕产妇均为妊娠合并艾滋病者,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实施职业防护,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0.05);观察两组的医学性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为发生率医学性感染,而对照组仅发生1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艾滋病孕产妇实施职业防护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 艾滋病 住院分娩 护理 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云南省施甸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巩固、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施甸县妇幼卫生年报和2010年施甸县产妇基本情况调查表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十年来施甸县住院分娩率不断提高,特别是2007-2010年新一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降消"项目)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实施,住院分娩率由59.37%提高到91.21%,提高了31.84%。孕产妇的家庭经济、"新农合"参合情况、居住环境、受教育程度、产前检查情况是影响住院分娩的主要因素。结论施甸县住院分娩率逐年提高,但还必须加大"降消"项目实施力度,积极消除阻碍因素,不断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等综合措施,才能逐步实现住院分娩率100%目标。

  • 标签: 孕产妇 住院分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艾滋病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心理护理及职业防护。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艾滋病孕产妇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孕妇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孕妇能够顺利正常分娩,在正常带待产与分娩期间注意做好各项相关的职业防护措施防止HIV感染与传播。结果此例患者经过有效地心理疏通后在待产、分娩以及住院期间进行职业防护后无其他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妊娠合并HIV的孕产妇住院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措施,HIV属于传播性较强的疾病,提高职业防护措施,有效的切断了传播途径,减少医护及病患的感染几率。

  • 标签: 妊娠 HIV 心理护理 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分娩室护理的重要性,着重关注了安全分娩产妇关怀。安全分娩是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关键步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可能的并发症和突发情况。产妇关怀包括了身体和心理层面的支持,以确保她们在分娩过程中获得最佳的体验和结果。本文强调了护士和医生在分娩室中的角色,包括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提供疼痛管理、协助分娩进程以及提供情感支持。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分娩室护理中的最佳实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娩室护理 安全分娩 产妇关怀 医护角色 最佳实践
  • 简介:摘要多数产妇住院期间都会自己准备宽大衣裤,价格昂贵,功能简单,面料、厚薄不一,月子后因身材的恢复,再次使用几率不大,造成诸多不便和资源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护理人员根据产妇和医护需要,设计制作新式产妇衣裤各型号套装,提供给在院产妇待产、分娩和产后使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产妇肯定和医护人员认可。现将产妇衣裤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产科 产妇 衣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产妇分娩风险,提高对经产妇风险认识,确保产妇的妊娠及分娩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经产妇,孕期体重增加在15kg以上、人流次数在2次以上、距离分娩时间间隔10年以上50例为观察组;孕期体重增加在15kg以下、人流次数在2次以下、距离分娩时间间隔10年以内50例为对照组;对于两组产妇体重、新生儿大小(实际新生儿体重与前次新生儿体重增加至少500g),对于两组产妇在临床上的基本特征、分娩方式以及难产因素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相比,各观察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经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以及高危妊娠管理工作,对于产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影视剧里,凡是表现女人生孩子的场景,无一不是充斥着撕心裂肺的尖叫、哭喊甚至咒骂的,光想起那种鬼哭狼嚎的光景,估计就吓退不少女人。我是真不信这个邪,暗暗打定主意轮到自己生孩子,绝对不叫,至少不会叫那么惨烈!当然啦,有看各种各样的生育分娩资料:疼痛感如果按十个等级来分的话,分娩产痛就是十级——也就是,最疼的疼!不过,我认为:可见,这种疼痛,还是在人类的自然规律之内的。

  • 标签: 疼痛感 产痛 生孩子 水中分娩 头位分娩 颜面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