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病人及骨折病人积极输血与限制输血对病人住院时长的影响,探讨季节性缺血时的临床输血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三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输血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人270例,其中缺血季节输血治疗病人118例,非缺血季节输血治疗病人152例;骨科输血治疗的骨折病人224例,其中缺血季节输血治疗病人111例,非缺血季节输血治疗病人113例。缺血季节采取限制性输血,非缺血季节采取积极输血。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分析两个科室积极输血与限制输血对病人住院时长的影响。结果:两对比组红细胞输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积极输血治疗组红细胞输注量为(3.91±1.84)U,限制输血组红细胞输注量为(3.36±2.16)U,积极输血组住院时长为(15.27±8.20)天,限制输血组住院时长为(18.82±14.53)天,两组病人住院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住院时长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228例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长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149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在内分泌科住院期间的电子病史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对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糖化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响患者住院时长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医保支付方式、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治疗、糖化血红蛋白、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107~20.134,t值为3.946,Z值为-2.9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05,95%CI 0.172~0.951)、年龄≥70岁(OR=0.528,95%CI 0.303~0.922)、胰岛素治疗(OR=0.479,95% CI 0.269~0.854)、CCI≥3分(OR=2.555,95%CI 1.346~4.851)、支付方式中新农合(OR=0.273,95% CI 0.120~0.620)、居民医保(OR=0.184,95%CI 0.083~0.405)、其他(OR=0.367,95%CI 0.157~0.862)、降钙素原(OR= 0.252,95%CI 0.290~0.877)、糖化血红蛋白(OR= 0.81,95%CI 0.705~0.930)是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年龄≥70岁、胰岛素治疗、CCI≥3分、糖化血红蛋白和降钙素原增高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与职工医保相比,新农合、居民医保、其他支付方式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应当进一步提高临床检测能力,切实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糖尿病,2型 尿路感染 影响因素 住院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住院时长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228例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长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149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在内分泌科住院期间的电子病史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对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糖化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响患者住院时长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医保支付方式、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治疗、糖化血红蛋白、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107~20.134,t值为3.946,Z值为-2.9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05,95%CI 0.172~0.951)、年龄≥70岁(OR=0.528,95%CI 0.303~0.922)、胰岛素治疗(OR=0.479,95% CI 0.269~0.854)、CCI≥3分(OR=2.555,95%CI 1.346~4.851)、支付方式中新农合(OR=0.273,95% CI 0.120~0.620)、居民医保(OR=0.184,95%CI 0.083~0.405)、其他(OR=0.367,95%CI 0.157~0.862)、降钙素原(OR= 0.252,95%CI 0.290~0.877)、糖化血红蛋白(OR= 0.81,95%CI 0.705~0.930)是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住院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年龄≥70岁、胰岛素治疗、CCI≥3分、糖化血红蛋白和降钙素原增高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与职工医保相比,新农合、居民医保、其他支付方式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应当进一步提高临床检测能力,切实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糖尿病,2型 尿路感染 影响因素 住院时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科患者保护性约束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 实时收集2020年1~6月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14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保护性约束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女性患者、精神分裂症、消极应对方式、身体威胁、语言威胁与保护性约束时长成正相关(P<0.05),心理评估频率与保护性约束时长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P<0.05,β=3.632)、精神分裂症(P<0.05,β=5.928)、消极应对方式(P<0.0001,β=1.196)、心理评估频率(P<0.0001,β=1.196)直接影响保护性约束时长。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消极应对方式、心理评估频率少可能增加保护性约束时长,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助于降低保护性约束时长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保护性约束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接受外科修补术治疗的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患者中抽选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ICU住院时长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室缺大小、DVSD与DAR的比值、肺动脉高压程度与ICU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分析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可以充分了解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然后针对性进行干预,更好地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 外科 住院时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可能影响患者住院时长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的高龄(≥8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等待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各化验指标与总住院时长的相关性。结果最终选择122例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研究。在年龄方面,<85岁的患者总住院时间长与85~90岁和>9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女性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长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段不同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总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等待时间、术前血红蛋白与患者的总住院时长存在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等待时间是患者总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总住院时长与术前等待时间存在相关性,在准备充足的条件下应安排患者尽快手术,有助于患者尽早出院并开展康复功能锻炼。

  • 标签: 老年人 髋骨折 粗隆间骨折 住院时长 术前等待 功能恢复
  • 简介: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专家日前对各年龄层人群提出新的睡眠时间建议。一个由6名睡眠专家组成的小组与来自包括美国儿科学会等组织在内的12名医学专家,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睡眠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新的结论。

  • 标签: 睡眠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 医学专家 睡眠状况 基金会 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面部烧伤整形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效果及对住院时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8月收治的36例面部烧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8例,治疗组18例,治疗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包括清除创面、放置引流管、封闭创面、连接负压源和定期治疗与更换等。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按照传统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在一定时长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长、瘢痕形成时长住院时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患者创面愈合时长、瘢痕形成时长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患者在康复效果和治疗信心方面也表现出更好的状态。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面部烧伤整形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促进愈合、降低感染风险,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治疗各种创面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其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并能为患者带来许多益处。因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温暖与爱的时长很慢》以一个孤独离异的少年为主角,即将去上学的他却被送到了急救室抢救,他的生命危在旦夕,躺在病床上的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去往陌生的异世界遇见亚当与夏娃并且目睹了他们身上最纯洁真挚的感情,亚当与夏娃告诉少年,父母永远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少年离开了异世界选择去往外面的真实世界,当少年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在床边不停照顾我问候我。也许大概这就是温暖与爱吧。 六月的匆忙悄然而逝,只剩下枝枝叶叶慢慢枯萎

  • 标签:
  • 作者: 丘伟达 肖小菊 夏爽 高志平 黎励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内科,广州 510080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广州 510515,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和医疗中心,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与患者住院时长和费用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诊断性试验。连续入选2016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IHF患者,根据TMAO及NT-proBNP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低TMAO+低NT-proBNP组、高TMAO或高NT-proBNP组和高TMAO+高NT-proBNP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通过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死亡日期(或最后一次随访日期)-出院日期,以全因死亡作为观察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析各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各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比(H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MAO联合NT-proBNP对IHF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TMAO及NT-proBNP水平与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最终入选患者189例,男性157例(83.1%),年龄(64.0±10.5)岁,其中低TMAO+低NT-proBNP组50例、高TMAO或高NT-proBNP组89例、高TMAO+高NT-proBNP组50例。随访中位时间3.0年,共70例(37.0%)患者死亡,其中高TMAO+高NT-proBNP组27例(54.0%)、高TMAO或高NT-proBNP组有29例(32.6%)、低TMAO+低NT-proBNP组有14例(28.0%)。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全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病因、实验室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住院治疗情况后,高TMAO+高NT-proBNP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仍为最高(HR=3.11,95%CI 1.53~6.31,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MAO联合NT-proBNP对于IHF患者全因死亡有良好的预测价值(AUC=0.727,95%CI 0.640~0.813,敏感度为55.0%,特异度为83.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MAO联合NT-proBNP水平与IHF患者住院时长呈正相关(r=0.191,P=0.009),与住院费用未见相关性(r=0.030,P=0.686)。结论TMAO联合NT-proBNP对IHF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两种生物标志物均升高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较高,同时两种生物标志物升高的IHF患者住院时间更长,但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不大。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钠肽,脑 预后 氧化三甲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术后早期患者嗜酸粒细胞(EOS)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术后住院时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天坛医院施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协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嗜酸粒细胞减少与住院时长的关系,同时以麻醉方式进行交互作用及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149例患者,其中全身麻醉组34例,椎管内麻醉组115例。全身麻醉组术后第1天EOS水平[M(Q1,Q3)]为0(0,1.8)×107/L,低于椎管内麻醉组的1.0(0,6.0)×107/L (Z=3.095,P<0.01)。在全身麻醉组中,通过调整混杂因素(年龄、性别、ASA分级、术中失血量、术中RBC输血量、术后第1天HCT、WBC、术后并发症),以及ASA分级、术中出血量、术中RBC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交互项后发现,术后住院时长和术后第1天EOS水平呈负相关(β=-0.39,95%CI:-0.74~-0.05,P<0.05)。结论全身麻醉组术后EOS明显下降,其术后住院时长与术后第1天EOS水平呈负相关。

  • 标签: 髋骨折 麻醉 住院时间 嗜酸粒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住院时长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72例于2019年4月至10月来我院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对象开展本次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均匀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和预后生活质量,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升预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 住院时长 预后生活质量
  • 简介:很多消费者甚至是一些“专家”都认为:打汽车官司,消费者作为弱者,汽车厂家是强者,特别难打。并认为其主要难点有:1.证据难找、消费者无举证能力;2.成本高昂、时间拖的太长,消费者耗不起;3.厂家具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法律处理能力;4.厂家具有巨大的活动能力和影响力,并足以影响到法院的判决。

  • 标签: 汽车 官司 处理能力 消费者 技术能力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供电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措施。配电网是大多数用户的最前端的处理和管理平台,因此缩短配电网故障处理时间、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对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配网故障现象并提出一些策略以缩短配网接地时长,为配网故障复电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配网  接地时长  故障抢修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普通成年男性、女性最大时长/a/音的基频、强度等参数,分析不同性别成人声带稳定性的差异,探究声带稳定性及性别对最长声时的影响,为最长声时的取值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ealAnalysisTM录制90名普通成人(男性、女性各45名)的最大时长音/a/,采用Phonation提取声学参数。分析性别对最大时长/a/各参数的影响;选用以上参数界定声带稳定性,按参数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男、女被试平均分为低、中、高3组,探究性别及声带稳定性对最长声时的影响。结果①男性及女性的基频变化范围、基频微扰、强度变化范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性的基频标准差和强度标准差显著大于男性(P<0.05);男性的强度微扰极显著高于女性(P<0.01)。②男性基频变化范围中组的最长声时显著高于低组,其他参数的不同组别最长声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发最大时长/a/音时,男性的声带振动稳定性好于女性。②基频变化范围对普通男性的最长声时有影响,而其他参数对普通成人的最长声时不存在影响。③基频变化范围可以作为普通成人最长声时取值规范的参考标准。

  • 标签: 最长声时 声学特征 基频 强度
  • 简介: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声调时长在汉语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1从声学角度探讨了汉语四个声调的时长差异。研究发现,汉语四个声调中,上声调长最长,去声调长最短,阴平和阳平调长无差异。实验2采用词性判断任务,考察汉语上声调长和去声调长在词汇识别中的时长差异。研究发现,低频词条件下,上声词的反应时长于去声词的反应时。研究结论支持内隐韵律假说。

  • 标签: 词汇识别 声调 时长 内隐韵律
  • 简介:摘要配网故障抢修效率的分析能够及时反映配网运行和管理现状,故障修复时长是故障抢修效率的衡量标志。为此,针对闽侯公司2017年配网故障修复时长大幅下降的现象,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2016年、2017年进行故障类型、月度趋势及区域分布分析,透过全流程观察查找配网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为进一步缩短配网故障修复时长奠定基础。

  • 标签: 配电网 复电时长 统计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夜间睡眠时长和精液质量参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对3357名男性的夜间睡眠时长、入睡时间和入睡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对精液质量进行分析获得精液质量参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夜间睡眠质量与精液质量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分层进一步探讨夜间睡眠时长与精液质量参数的关联性。结果以夜间睡眠时长6~8 h组为对照,在校正了年龄和BMI、禁欲时间、运动、饮酒和吸烟后,结果显示夜间睡眠时长≥8 h人群的精子前向运动率和总活动率分别为49.15%和59.49%,较对照组降低,所对应的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CI)]分别是-3.16 (-5.77~-0.55)和-3.22 (-5.93~-0.51);与入睡时长最短组(<10 min)相比,入睡时长的增加与精子前向运动率的降低有关(P=0.045),入睡时长31~60 min组的男性精子总活动率也明显较<10 min组明显降低(β=-3.80,95% CI=-6.54~-1.06,P=0.007)。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35岁~40岁的研究对象中,夜间睡眠时长<6 h的男性精子前向活动率较6~8 h组降低(β=-4.01,95% CI=-7.84~-0.18,P=0.04);在年龄≥40岁的研究对象中,夜间睡眠时长≥8 h的男性精子总数均较6~8 h组降低(变化百分比:-47.84%,95% CI=-72.29%~-2.19%,P=0.04)。BMI≥24 kg/m2且夜间睡眠时长≥8 h的男性精子前向活动率和总活动率均较BMI≥24 kg/m2但夜间睡眠时长6~8 h组降低,对应的回归系数分别是β=-5.75,95% CI=-10.40~-1.10,P=0.02和β=-6.85,95% CI=-11.69~-2.00,P=0.01。结论在年龄≥40岁或BMI≥24 kg/m2的人群中,夜间睡眠时长≥8 h与精子前向运动率和总活动率降低有关。

  • 标签: 年龄 体质量指数 精液质量 夜间睡眠时长
  • 简介:摘要本文从管理角度,提出重点优化城网故障工单处理,通过合理布局,人员、物资有序调配,设置城区一刻钟抢修响应圈,定位监测抢修车辆运行时间轨迹,有效缩短故障抢修时长。本文通过对国网赣东北电力公司应用,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与实用性。

  • 标签: 配电网 一刻钟抢修响应圈 抢修车辆监测 故障抢修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