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应用,讲述了目前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危害性。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危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对40例患者的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情况。结果在研究的40例患者中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的有12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有10例,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有8例,肝损害的有4例,出现血栓静脉炎的有6例。在旧品种与新品种方面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为皮肤、肠胃及过敏性休克反应症状,而肝损害及血栓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相对较少,而新品种所致的不良反应要低于旧品种。

  • 标签: 大环内脂 抗生素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中酞酸酯类浓度与肾透析的相关性,探究肾透析患者体内酞酸酯类的暴露情况.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内科透析室接收并治疗的肾透析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钛酸酯类浓度跟肾透析的关系.结果: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酸二丁酯(DBP)浓度分别为(1.05±0.13)x103ug/L、(1.06±0.12)x103ug/L和(1.05±0.11)x103ug/L,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酸二辛酯(DEHP)中位浓度分别为(3.35±0.06)x103ug/L、(5.05±0.01)x103ug/L和(4.65±0.23)x103ug/L,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肾透析患者体内酞酸酯类主要有酞酸二丁酯(DBP)和酞酸二辛酯(DEHP),其中酞酸二辛酯(DEHP)浓度与肾透析每次的时长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血清中 酞酸酯类浓度 肾透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孢类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在治疗前均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治疗一个月后(3.25±0.33)、(1.49±0.42)、和治疗3个月后评分分别为(2.04±0.49)、(1.31±0.51),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鼻窦CT评分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大环内酯类药物 慢性鼻-鼻窦炎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物质(PAEs)含量及分布情况,为开展食品中PAEs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2—2013年在我国7个省、直辖市大、中、小超市以及农贸市场采集市售7类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PAEs含量。结果:18种PAEs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均有检出(0.11%~45.11%),其中,检出率较高的4种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其平均含量范围为0.05~0.13mg/kg,整体数据呈偏态分布,大部分数据集中在低水平区域。包装熟畜肉中DEHP和DBP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食品;水产类食品中DIBP和DCHP的含量相对高于其它食品。包装熟畜肉中的DEHP、DBP和DIBP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非包装的生畜肉。结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普遍检测到PAEs,而且不同种类食品中PAEs含量不同,差别较大。总体来说,有关部门需关注检出率和含量水平较高的加工包装食品。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动物源性食品 调查 含量分析
  • 简介: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水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采用梯度淋洗,流动相为水、乙腈,分析时间为16min。采用标准溶液系列进行分析,绘制工作曲线,并计算回归系数。进行了回收率、检出限实验,当取样量为1L时,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回收率均在85%以上,RSD〈1%。在现场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水源原水以及沿线的干渠中,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其平均浓度范围为0.4-1.8μg/L,均小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限值。出厂水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工作曲线 精密度 准确度 回收率
  • 简介:该文介绍了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的产品发展,分析了其临床应用的不足之处,以及国内外对α-氰基丙烯酸酯的改性研究,最后对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氰基丙烯酸酯 医用胶 改性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对500例咽拭子标本开展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肺炎支原体特异基因进行有效扩增,通过体外药敏试验对耐药分子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与此同时,采用全自动检测仪对扩增产物实施测序处理,将其与标准株基因序列排列进行详细比较。结果500例咽拭子标本中,成功分离出73株肺炎支原体,分离率达到14.6%。其中,敏感株8株,耐药株65株。同时,肺炎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敏感性,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主要为“23SrRNA基因”,位点可由A突变至G。结论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存在较强耐药性,23SrRNA基因位点改变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分子机制
  • 简介:目的:探索蔗糖酯类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造影效果。方法:采用声振法制备蔗糖酯类造影剂,将F68和SE-5按一定质量比称取配置微泡包膜材料,以微泡浓度为指标进行制备优化,将F68和SE-5按1:1质量比称取,将其配置成乳状液置入声振仪,以不同超声功率(200W、400W、600W及800W),不同声振时间(30s、60s、90s、120s、150s、180s、210s、240s、270s及300s)进行声振处理。将F68和SE-5分别按6:1、5:1、4:1、3:1、2:1、1:1、2:1、3:1及4:1的质量比称取制成乳状液,选择最佳声振功率与声振时间,筛选最佳溶液配比。选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泡,观察兔肝脏造影效果。结果:蔗糖酯类造影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泊洛沙姆188(PluronicF68)和蔗糖酯-5(SE-5)的配比为2:1,声振仪功率为600W,声振持续时间为240s。注射造影剂后兔肝脏超声造影图像清晰,回声强度明显增强。结论: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制备出的蔗糖酯类微泡浓度及直径均符合超声造影要求,具有良好显影效果。

  • 标签: 蔗糖酯 泊洛沙姆 六氟化硫 微泡 超声造影剂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三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方法:采用质谱检测系统鉴定痤疮丙酸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痤疮丙酸杆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104例痤疮患者中分离出70株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阿奇霉素71.43%(50/70)、克拉霉素65.71%(46/70)、红霉素32.86%(23/70)。三种抗生素间存在交叉耐药。结论: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并且存在交叉耐药,为该地区痤疮治疗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借鉴。

  • 标签: 痤疮丙酸杆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硝酸酯类药物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份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组40例,A组运用辛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B组于A组的基础上,采用硝酸酯类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压水平均示显优于A组(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在临床上持续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临床治疗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单独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双黄连颗粒 儿童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本文论述了聚氨酯复合粘合剂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一质谱仪检测方法。其中16种PAEsE0.002~1.00mg/l范围和2种(DINP与DIDP)PAEs在0.025~4.50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67~20.6ug/l,增塑剂回收率在81.1%~111.2%,RSD为1.0%~3.8%。并利用上述方法对本公司聚氨酯复合粘合剂和包装材料的增塑剂残留量进行检测,从而保证产品的食品安全性,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包装用复合粘合剂。

  • 标签: 复合粘合剂 邻苯二甲酸酯 酯类增塑剂 聚氨酯 检测 线性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两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比。方法研究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支原体肺炎患者100例纳入,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阿奇霉素组50例与克拉霉素组50例。克拉霉素组患者以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阿奇霉素组患者以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微丸)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体温降低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影像学阴影消失时间、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阿奇霉素组治疗疗效跟克拉霉素组接近,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阿奇霉素组体温降低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影像学阴影消失时间跟克拉霉素组相似,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少于克拉霉素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两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症状迅速缓解,但阿奇霉素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两种大环内酯类药物 支原体肺炎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增塑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和最终制品的柔韧性能。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已在多种化学品、塑料以及建筑工业成功应用,还广泛应用于包装、粘合剂、树脂、造纸和印刷等方面。近年来,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而受到了质疑。

  • 标签: 酯类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 丁腈橡胶 化合物 油类 植物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综合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体外试验用药和疗效观察。结果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都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有效地降低耐药性、大大地扩大了抗菌谱,使治疗效果得到改善,打破了传统的快速抑菌剂和快速杀菌剂不能联合应用的理论。讨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利大于弊,当下,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都证明这两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对临床治疗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 联合应用 合理性
  • 简介:采用活性基团拼接法将二茂铁基引入到α-氨基磷酸酯的分子中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含二茂铁基的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13CNMR进行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 标签: Α-氨基膦酸酯 二茂铁 合成 抗烟草花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