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作者: 杨洋 赵宏 田雪娇 马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航空军医》2015年 第16期
  • 机构:解放军第 205医院药剂科
  • 简介:摘要:硝酸酯类 (Nitrates)是一种古老的抗心绞痛药物,临床应用已有 100余年的历史。其在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代表药物为硝酸甘油 (速效类 )、二硝酸异山梨醇酯 (中效类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 (长效类 )。

  • 标签: 硝酸酯类 用药护理 监护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19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急性重症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病情较重,出现呼吸衰竭及昏迷,最终经治疗好转出院。对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主要予抗胆碱能作用及脏器支持治疗。

  • 标签: 中毒 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药学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内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60例,采用 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6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采用消心痛片 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硝酸酯类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类及进行 心血管疾病治疗 之后,得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硝酸酯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药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 10月 ~2017年 10月收治的 82例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将其分为你对照组 41例、观察组 4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 30例、有效 10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为 97.56%;对照组显效 20例、有效 11例、无效 10例,总有效率为 75.6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中采取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大环内酯类药物 慢性鼻 -鼻窦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百日咳存在病例增多趋势,并可能持续数年。此文旨在对耐药百日咳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及临床诊疗,耐药菌株的耐药相关分子机制,流行菌株抗原性的变异等方面进行简要陈述。

  • 标签: 百日咳 大环内酯类 分子特征 抗原相关基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硝酸酯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试验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在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在BNP、LVEF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脑钠肽为(348.36±11.83 )ug/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45±11.71)ug/L。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82±4.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71±3.1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结论: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时,常规内科支持基础上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的脑钠肽,明显提高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硝酸酯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有显著的优势。

  • 标签: 硝酸酯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临床效果 药学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亚洲大环内酯类耐药形势严峻,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文献报道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机制主要是23S rRNA基因突变。感染耐药菌株的患儿更容易出现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支原体耐药性的增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频率过高及应用时间过长有关。该文就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过程与现状、机制、临床表现及其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大环内酯类药物 基因突变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伴有结构性肺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常常导致细菌难以清除、感染慢性化,反复急性感染诱发细菌耐药性增强,使临床治疗困难。本文重点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群感效应的机制,从基础研究方面介绍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感效应中的作用,并从临床研究角度将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结构性肺病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假单胞菌,铜绿 群感效应 大环内酯类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证据的积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被推荐用于经过吸入药物治疗仍有频繁急性加重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本文讨论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有效性、安全性、作用机制及其在指南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强调,在启动低剂量、长疗程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前必须客观评价可能的获益以及细菌耐药、QT间期延长、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潜在风险。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