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先天胆总管囊肿穿孔是胆总管囊肿的严重并发症,是小儿急性腹膜炎的重要原因,除一般临床症状,全身中毒症状重,引起严重后果。由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致漏诊、误诊发生。常用辅助检查包括腹腔穿刺抽液,B超、CT等。目前常用治疗手段为手术,1期根治术胆总管囊肿切除加胆道重建术,即胆总管-空肠R-Y吻合术;分期手术1期行引流术,3~6个月后再行2期根治术;使用腹腔镜Ⅰ期行引流术,可为二期根治术创造更好解剖条件。

  • 标签: 胆总管囊肿 穿孔 诊断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例先天斜颈的超声表现。结果先天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声像图较健侧均发生明显异常改变,其中21例表现为肿块型,6例表现为均匀增厚型,12例表现为局部增厚型。结论高频超声对婴幼儿先天肌性斜颈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先天性肌性斜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每年先天消化道畸形在农村的发病率,远高于城市每年先天消化道畸形的发病率,我国先天消化道畸形的发病率呈现出一年高于一年的上升趋势。因此,必须观察先天消化道畸形患者的具体病症,寻其临床的特征,以便于帮助先天消化道畸形患者早日诊断,为先天消化道畸形的治疗节省宝贵的时间,才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从而提高先天消化道畸形患者的存活率。为了进行对先天消化道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本院选择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入住并确诊为先天消化道畸形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分析,以此对先天消化道畸形的诊断与治疗着重讨论,希望以此为先天消化道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 标签: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查20例CHPS患儿的幽门图像,并测量幽门管长度、直径及肌层厚度,并与X线上消化道造影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本组20例患儿超声诊断为CHPS与X线上消化道造影及手术结果相符合。结论高频超声对CHPS的诊断有较高价值,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高频超声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了98例高危产妇,医护人员对所有产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影像,记录临床诊断结果。结果98例高危产妇中,有24例胎儿确诊为先天心脏病,发生率为24.49%;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50%、83.33%。结论超声影像在胎儿先天心脏病检查中,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超声影像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婴幼儿先天心脏病的存在及出现会极大的影响到婴幼儿自身的安全,该类疾病的存在与其自身的身体状况有着直接的关联,从目前的研究及医学的发展现状来看,心电图检测及诊断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婴幼儿先天心脏病患者共计一百零二例,并以此位依据来展开婴幼儿先天心脏病心电图改变研究。研究结果通过科学的分组及数据分析,医护人员可以发现,各年龄段婴幼儿的心电图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患有先天心脏病患儿的心率有明显的异常。研究结论针对婴幼儿先天心脏病的研究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电图分析来展开,医护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治疗和诊断,提高医院婴幼儿先天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水平。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心电图 改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方法随机选取64例先天梅毒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治疗方法探讨、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情况等。结果新生儿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类型较多,涉及呼吸、皮肤、血液、消化、骨骼、神经等多个系统,多以皮肤损害为主;新生儿先天梅毒误诊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青霉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新生儿先天梅毒临床表现较复杂,特异性不明显,容易造成误诊,该病早期及时诊断,治疗疗效较好。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临床分析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小儿肾积水的临床特征的分析,为先天肾积水的患儿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小儿先天肾积水患者24例,对其在医院治疗过程中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病例先天发育不良,临床症状都属于常见类型,没有生命危险。其中20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较好,没有术后并发症,患儿的治愈率为83.3%。结论小儿肾积水均为先天发育所致,临床症状较轻,早发现可以早治疗,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干预为辅。

  • 标签: 先天性肾积水 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24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先天白内障患者,对患者植入人工晶体并回访1—2年,并对患者进行术后视力改善培训,定期检查其治疗后视力是否有所提高。结果对于儿童先天白内障疾病,尽早手术会使视轴保持清晰能最大限度提高视力。结论手术治疗先天白内障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心脏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超声波产前检查的孕妇280例,使用胎儿四腔心切面,三血管切面,左、右室流出道的四切面法检测胎儿是否存在先天心脏病。结果在行产前超声波检测的280例孕妇中,其检测结果显示,诊断胎儿有19例为先天心脏病,出生后的新生儿经过超声波检查诊断或经引产后胎儿尸检,确诊20例胎儿为先天心脏病,产后超声波诊断证实因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漏诊1例,此次检查准确率为95.00%。结论产前使用超声波检查胎儿先天心脏病具有方便,简单,无创伤,安全性高,准确率高等优点,对于更早发现胎儿患有先天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符合我国优生优育政策,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产前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治疗小儿先天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术,治疗38例42髋年龄在2~6周岁的先天髋关节脱位患儿。结果所有患儿均取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优良率达88%。结论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转子下截骨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先天髋关节脱位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白内障术后的视力康复护理。方法对2011年至2016年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部42例(77只眼)先天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儿进行弱视综合治疗。结果除10例(20只眼)因年龄太小不能配合视力未查外,57只眼中矫正视力低于0.1有2只眼(3.5%),0.1-0.3之间的共20只眼(35.1%),0.3-0.5之间的共30只眼(52.6%),大于0.5的共5只眼(8.8%),总体脱盲率100%。结论儿童先天白内障术后通过及时的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绝大数患儿能获得良好的生活视力。

  • 标签: 先天性 白内障 弱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心脏病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疑似先天心脏病患儿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1000例疑似患儿中有69例确诊为先天心脏病,包括30例(43.47%)房间隔缺损、17例(24.64%)室间缺损、12例(17.39%)动脉导管未闭、2例(2.90%)二叶式主动脉瓣、2例(2.90%)法洛三联症,其它各1例。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著提高小儿先天心脏病的诊断率,安全性极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彩超诊断结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34例小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分析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并探究其价值。结果34例患者幽门基层厚度(PMT)在4.35-5.15mm之间,平均幽门基层厚度(PMT)为4.650.21mm;幽门管长颈(PCL)在16.45~17.85mm之间,平均幽门管长颈(PCL)为17.310.35mm;根据判断标准将34例患者均确定为肥厚性幽门狭窄,后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经手术室病例证实34例诊断结果,本次诊断的准确率为100%。结论小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彩超诊断结果十分准确,对于患者进行准确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彩超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