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喂养综合的研究越来越多。喂养综合在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结局。本文章拟通过对重患者喂养综合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ICU医护人员对该综合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促进患者安全,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卒中患者发生喂养综合(refeeding syndrome, RF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入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且接受肠内营养支持>72 h的卒中患者。RFS定义为开始营养支持后72 h内新发的低磷血症,即血磷<0.65 mmol/L且较基线值下降>0.16 mmol/L。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09例重症卒中患者,中位年龄65岁[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53~72岁],男性154例(73.7%);脑梗死136例(65.1%),脑出血73例(34.9%)。基线中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15分(IQR 11~20分),中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9分(IQR 6~12分),中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16分(IQR 11~20分),中位重症患者营养风险(Nutrition Risk in Critically Ill, NUTRIC)评分3分(IQR 2~5分),中位序贯器官衰竭评估量表(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4分(IQR 3~6分);基线中位血磷1.05 mmol/L(IQR 0.90~1.19 mmol/L)。共34例(16.3%)发生RFS。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优势比3.565,95%置信区间1.150~11.053;P=0.028)和SOFA评分较高(优势比1.246,95%置信区间1.077~1.442;P=0.032)的患者更有可能发生RFS。结论RFS在重症卒中患者中并不罕见,男性和病情较重的患者更易发生RFS。

  • 标签: 卒中 脑梗死 脑出血 再喂养综合征 肠内营养 危重病 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喂养综合(RFS)是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本例恶性肿瘤恶液质并发RFS患者在入院营养支持后出现低钾、低磷、低镁,且有头部、颜面部、四肢麻木等神经症状,符合RFS的诊断,经过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通过介绍该病例的治疗过程探讨RFS高危患者的营养处方制定及注意事项。

  • 标签: 再喂养综合征 恶性肿瘤 恶液质 低磷血症 胃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喂养综合(refeeding syndrome,RFS)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症状,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肠外营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收集RFS的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纳入文献17篇,共有患者17例,其中男性6例(35.29%),女性11例(64.71%),年龄分布在29周早产儿~87岁。12例(70.59%)RFS出现在营养支持3d以内。88.23%的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具体的临床症状则以呼吸困难出现例数最多(41.17%)。经干预后,15例(88.23%)患者好转,2例(11.76%)患者死亡。结论RFS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在营养支持前,应评估发生RFS的危险因素。对于RFS高危患者,在营养支持早期需密切监测。

  • 标签: 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喂养综合(refeeding syndrome,RFS)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症状,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肠外营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收集RFS的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纳入文献17篇,共有患者17例,其中男性6例(35.29%),女性11例(64.71%),年龄分布在29周早产儿~87岁。12例(70.59%)RFS出现在营养支持3d以内。88.23%的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具体的临床症状则以呼吸困难出现例数最多(41.17%)。经干预后,15例(88.23%)患者好转,2例(11.76%)患者死亡。结论RFS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在营养支持前,应评估发生RFS的危险因素。对于RFS高危患者,在营养支持早期需密切监测。

  • 标签: 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实施ICU营养支持患者喂养综合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循证构建ICU营养支持患者喂养综合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00例营养支持患者,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干预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ICU营养支持患者喂养综合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比较2组患者喂养综合发生率,血清白蛋白差异。结果 方案实施后试验组喂养综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喂养后患者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结论 ICU营养支持患者喂养综合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案具有临床操作性,实施该方案有利于降低ICU营养支持患者喂养综合发生率,预防喂养综合的发生。

  • 标签: 营养支持
  • 简介:自从2002年《中华烧伤杂志》在“专家论坛”栏目呼吁重视烧伤后并发腹腔间隙综合(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ACS)以来,短短几年国内已有6家单位报道ACS达40例,说明在烧伤救治过程中ACS有一定的发生率。由于它的发生和发展比较隐匿,临床表现常与血容量不足或早期脓毒症相混淆,但其后果可以是致死性的,所以曾被救治该类患者的医务工作者称为“披着羊皮的狼”。其现实意义提示,当前在液体复苏方面存在着一些倾向性错误。如何合理补液,值得同道认真研究。

  • 标签: 烧伤 补液疗法 腹腔间隙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收入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初次喂养后发生喂养综合(RFS)的早期危险因素,为入院早期的急危重症患者营养选择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首次收住医院神经内科ICU且符合病例入排标准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并发RFS,分为RFS组和非RFS组,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数据指标,并构建RFS早期预测模型。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200例,分为RFS组134例,非RFS组66例,发病率为66.7%。单因素分析显示:NRS2002营养评分,APACHEⅡ评分,入院3d是否诊断脓毒症,3d内胰岛素应用病史,前白蛋白,尿素氮,C反应蛋白等与RFS发生相关(P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 再喂养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喂养关系疗效的相关探讨。方法抽取120名新生儿,其中要求有50例是顺产婴儿,45例是剖腹产婴儿,25例是早产儿。这些婴儿在没有吃奶之前就出现呕吐的现象,在吃奶之后,呕吐现象会加重,排除了一些病理性的因素,对出现呕吐现象的婴儿进行母乳喂养、温水灌肠、按摩下部、用碳酸钠洗胃。结果很多临床的手段对控制新生儿咽下综合的效果比较显著。结论新生儿在出生好要进行及时预防,在发现出现咽下综合喂养出现问题之后,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 标签: 新生儿 咽下综合征 喂养关系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患者喂养综合的发病现况,并深入探索其影响因子。方法:利用便捷取样法,对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位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根据喂养综合的有无,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其发生概率与相关因素。结果:共计35位患者出现喂养综合,发病率达到33.65%。结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病人的喂养综合发病概率较高。建议紧密监测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病人的喂养状况,提高喂养照护水平,管理并减少相关的风险因子。

  • 标签: 肠内营养 再喂养综合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医学界已经发现肥胖常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现象并存,这些现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发生了障碍,因此早期把这些临床现象称为“代谢障碍综合”,以后逐渐发现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人群,很容易发展引起勤脉粥样硬化,发展到罹患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1998年WHO专家组将上述的临床症群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Syndrome,MS)”。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现象 代谢障碍 脉粥样硬化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近年研究表明,PCOS不仅存在生殖轴功能紊乱和生殖功能障碍,而且代谢综合(metabolicsyndrome,MS)如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生育年龄妇女 生殖功能障碍 内分泌疾病 2型糖尿病
  • 简介:近年来,随着对心脏和肾脏疾病研究的深入,心肾之间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定义心肾疾病之间的广泛联系,2004年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提出了心肾综合(cardiorenalsyndrome,CRS)的概念,2007年Ronco等人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了CRS并将之细分为五种亚型.目前,对于CRS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由于其发病率高,对其认识有限,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特别是CRS的病理生理及预防方面相关研究不多,所以仍然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基于CRS的病理生理机制再次重点阐述CRS不同亚型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病理生理机制 心肾综合征 预防 血液研究所 CRS 肾脏疾病
  • 简介:我相信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谁都不会忘记花了整整一晚准备考试,第二天走进教室时那种既疲劳又紧张的感觉。但每次都会有个同学大声宣布自己昨天晚上一直在看最近走红的电视节目。

  • 标签: 综合征 鸭子 电视节目
  • 简介:摘要一名42岁的女性因腰背痛5天伴向右脚放射的烧灼痛,在非工作时间就诊于全科医生。她的体质指数为39 kg/m2,有12年的慢性腰痛病史,左侧大腿间歇性"坐骨神经痛",会阴部"刺痛",不伴尿失禁。经检查,全科医生认为患者的肛门张力和肛周感觉正常,腿部力量、张力、反射和感觉也是正常的。患者接受了镇痛治疗,医生建议如果她出现了双侧坐骨神经痛、大小便失禁或者腿部无力,则需再次复查。3天后,她因马尾综合入院,并接受手术减压治疗。她的后遗症包括下肢无力、会阴部麻木、性功能丧失以及大小便失禁。

  • 标签:
  • 简介:方一资元运化汤药物组成地黄20克,龟板、白芍、生鸡子黄各15克,麦冬、阿胶(烊化)、酒大黄、桃仁、廑虫、五味子、黄芩、杏仁、甘草各10克。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药物组成 鸡子黄 酒大黄 五味子
  • 简介:最为广泛应用的干燥综合欧洲诊断标准现已修正,唇腺活检和/或Ro/La血清学阳性必不可少。西维美林(cevimeline)是一种新型毒蕈碱受体(M3)刺激剂,与毛果芸香碱比较,能更有效地改善干燥症状,副作用更少。近期研究明确了干燥综合病人发展为淋巴瘤的一些危险因素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诊断 口干燥症 流行病学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 简介: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兄弟首次报道了一类家族遗传性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这些患者有十分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平时静息时表现为胸前区V1~V3导联ST段抬高,Q-T间期正常,伴或不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发生心脏性猝死或晕厥时则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体格检查及器械检查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可能,后来将这一类疾病定义为特发性室颤的一种特殊类型。Brugada综合。Brugada综合可能占特发性室颤病例的40%-60%。本文就Brugada综合进行综述。

  • 标签: BRUGADA综合征 家族遗传性特发性心室颤动 心电图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