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4月24日~25日,中(国)菲(律宾)农业合作联委会第五次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率中国农业代表团马尼拉出席。中国农业部、中国科研机构及地方代表、中国驻菲大使馆、中资农渔业企业代表和菲律宾农业部、外交部、国家经济发展署、菲律宾驻华大使、菲农业科研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 标签: 第五次会议 农业合作 菲律宾 马尼拉 合作项目 渔业
  • 简介:《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领导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基本经验,对党领导农业互助合作的历史及基本指导方针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报告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坚守,希望通过农业合作化实现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但也体现了他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存在某种认识偏差,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当时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的积极性,对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贫富差距看得过于严重。

  • 标签: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 简介:泰国于1966年11月依据“农业农业合作社银行法”成立了农业农业合作社银行(以下简称BAAC),其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合作社银行。由于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前五年中,从非政府金融机构借得款项的农户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成立了BAAC。BAAC负责对农民的直接贷款以及对农业合作组织发放

  • 标签: 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政策 农业信贷 金融机构 信贷政策
  • 简介:海峡两岸农业在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将台湾农业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祖国大陆丰富的劳动力、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和健康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相结合。能够迅速提高两岸农业的竞争力。今年,祖国大陆扩大台湾农产品销售优惠待遇及加大两岸农业合作力度,为进一步扩大两岸农业合作提供了有利契机。汕头要进一步发挥潜在优势,把对台农业合作列入重要议程,推动两地农业合作更上新台阶。

  • 标签: 对台农业合作 海峡两岸 宏观经济环境 自然资源 台湾农业 祖国大陆
  • 简介:<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民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这几段话谈到了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谈到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过程、方法和步骤,也谈到了在合作化过程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私人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高级社 小农经济 个体农业
  • 简介:2008年年底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条例(草案)》立足于我省地方事权,着力解决闽台农业合作交流中的实际问题。突出先行先试,在许多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

  • 标签: 闽台农业合作 省人大常委会 地方事权 合作交流 福建省 审议
  • 简介:我国是农业大国,实施农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农业资源丰富,双方开展农业合作互补性强,优势明显,前景广阔。目前,我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已经起步,但合作项目不多,规模不大,应本着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鼓励企业赴俄罗斯开展种植、养殖、渔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在俄罗斯农业领域投资,推动对俄罗斯农业合作深入发展。

  • 标签: 农业合作 优势互补 中俄 经济技术合作 俄罗斯 农产品加工
  • 简介:变更作为公私合作项目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影响着公私双方的合作项目运营。寻求合理规避变更,探索管理变更的路径,是弥补公私合作研究短缺、为公私合作实践提供借鉴的必然要求。梳理国内外发生变更的公私合作项目案例,将公私合作的变更形式划分为七种;按照变更的主动发起方,对引发变更的原因进行探究;最后提出适用于我国项目变更管理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公私合作项目变更提供参考。

  • 标签: 公私合作 项目变更 变更形式
  • 简介:10月17日至23日,中共中央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1)10月17日,在海南博鳌举办以“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实现两岸农业互利双赢”为主题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

  • 标签: 两岸农业合作 交流与合作 农业企业 论坛 合作机制 台湾当局
  • 简介: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闽台创意农业合作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厘清了合作的必然性、影响因素、合作能力和合作绩效4个方面的研究。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局限于福建视角和过度依赖定性分析。立足台湾视角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等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 标签: 闽台 创意农业合作 影响因素 合作能力 合作绩效
  • 简介:美国农业合作社以互助互利,社员获益为宗旨,其基本特征是:它是农业劳动者的集体组织,为社员提供服务,实行民主化管理,盈利共沾,风险共担。合作社的类型有供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等。合作社在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组织协调、以竞争抵制垄断、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工农融合等积极作用。

  • 标签: 美国 农业合作社 民主化 现代化 竞争 垄断
  • 简介:老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始于1978年5月,迄今已有八个年头。在合作化过程中,曾于1979年至1980年间出现过一次大反复,使当时全国2,600多个农业合作社中的半数以上散了伙;经过调整和整顿,1984年至1985年间又有了发展。现全国已有农业合作社3,378个,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的52.65%。从量上看,已接近要求在1985年底达到的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60%——65%的指标;但从质上看,生产成效较明显的农业社为数不多,相当数量的合作社有待于整顿组织,充实力量和发挥作用。本文仅根据老挝报刊上的材料,对老挝的农业合作化问题作些介绍。早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老挝党就号召解放区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1971年,在老挝全国解放区曾建立起约9,200多个团结生产组,对推动解放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起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社 抗美救国战争 集体生产 大农具 农业生产
  • 简介: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伴随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美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直到今天依然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然是美国农业领域最为重要的合作组织。

  • 标签: 农业合作社 美国 经济与社会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 农产品贸易
  • 简介:随着<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吐鲁番专号'的出版,1996-1998年间由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与耶鲁大学历史系合作的'重聚高昌宝藏'(ReunitingTurfan’sScatteredTreasures)研究项目终于完结。该项目由韩森(YalerieHamsen)和张广达教授负责,在中国则由荣新江和邓小南教授协调组织,所有资金由美国路斯基金会(LuceFoundation)支持,参加者有来自耶鲁、哈佛、斯坦福、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大都会博物馆等单位的美国学者,有来自北大历史系和考古系、武汉大学、新疆博物馆、新疆考古所、吐鲁番文物中心的中国学

  • 标签: 高昌 张广达 大学历史系 中国学 大都会博物馆 中古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