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胶囊中丹参素(C9H10O5)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VP-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0.5%冰醋酸-甲醇(93∶7),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丹参素对照品在3.54~31.8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6%(n=6),RSD为1.18%。结论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冠脉宁胶囊 丹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注射欣维(替罗非班)及静脉泵入欣维在急性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综合症患者(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20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30例)进入导管室前静脉泵入欣维5ml/h,如术中发生无复流/慢血流和急性血栓形成,再内注射欣维10—30ml/次,术后继续静脉泵入5—7ml/h,维持36—72小时,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50例PCI中有1例因高龄死于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1例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停用欣维后而发生支架内再闭塞,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因牙龈出血而减量,改为欣维2ml/h静脉泵入,无严重并发症和出血事件发生。结论静脉内泵入与内注射替罗非班,是防治急性综合症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慢血流和急性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冠脉内注射 静脉内泵入 欣维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的不稳定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经CT证实有不稳定斑块204例患者随机分2组;(1)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给以扩、抗凝、降低心肌耗氧等治疗,并给以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治疗;(2)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片(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均在疗程结束后进行CT检查并对比斑块的稳定性。结果2组经治疗后在不稳定斑块消退、不稳定斑体积数目减少、不稳定斑转为硬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地治疗和稳定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中不稳定斑块,同时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用来治疗斑块的发展。

  • 标签: 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 不稳定斑块 通心络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欣维治疗急性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急性综合征入选标准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泮托拉唑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欣维,开始静脉负荷剂量0.4ug/(kg.min)x30min,维持量0.1ug/(kg.min)x48h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患者48h及30d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30d)心源性死亡治疗组1例而对照组5例、新发心肌梗死治疗组2例而对照组5例、顽固性心绞痛治疗组3例而对照组10例,复合终点治疗组6例(11.9%)低于对照组20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有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欣维治疗急性综合征安全有效。

  • 标签: 欣维宁 急性冠脉综合征 疗效
  • 简介:微创技术、脱泵手术及完全动脉再血管化在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业已被认识到,因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bypasssurgery,CABG)正在跨人崭新的时代。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技术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CABG治疗患者的类型。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外科治疗 适应证 手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与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冠状动脉患者15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造影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CTA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冠状动脉CTA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相符度;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造影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 CTA检查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TA联合造影对急性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某院2020.1-2021.3月期间收治的60例(180支)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ACS组与非ACS组,两组各为30例(90支),两组患者均接受CTA及冠造影(CAG)临床检查,并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对照指标,研究分析CTA在ACS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A与CAG在诊断狭窄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TA检查中,ACS组斑块分型、正性重构及脂质成分明显高于非ACS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心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我们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血栓心胶囊+尼莫地平)和对照组(仅使用尼莫地平或仅使用血栓心胶囊)。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疗程为14天,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显著优于单一药物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单一药物组变化不大(P>0.05)。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一药物组(P<0.05)。结论:治疗急性脑梗死,尼莫地平可以与血栓心胶囊联合使用,这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比单一药物和联合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我们发现联合用药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血栓心胶囊联合尼莫地平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栓心脉宁胶囊 尼莫地平 联合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排CT成像与选择性造影在支架手术后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128排CT成像和选择性造影患者,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均为阳性345个节段,均为阴性354个节段,MSCTA阳性而SCA阴性12节段,SCA阳性而MSCTA阴性13节段(P<0.05)。DSCT与SCA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对左主干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100%,对左前降支近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6.15%,对右远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1%和93.15%。结论128排CT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准确性和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优选的检查方式。

  • 标签: 128层CT冠脉成像 选择性冠脉造影 冠脉支架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对我院收治的118例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患者行双源CTA与造影检查,对两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CTA与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造影技术,双源CTA由于其具备强大的处理程序,对病变评估的准确性与造影相比差异不显著,且安全可靠,费用相对低廉,在诊断冠心病方面意义重大。

  • 标签: 双源CTA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CTA与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统一进行CTA检查,以造影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准确率以及特异率。结果:CTA检查准确率为95.35%,灵敏率93.75%,特异率为97.37%,CTA与造影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性高、创伤较小等优势,并且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接受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256层螺旋CT成像诊断狭窄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选择性造影术(CAG)与256层螺旋CTA检查的疑似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经过分血管节段后,总共有1315段血管被评估。将CAG作为金标准,对CAT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准确程度,并对CAT诊断分级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采用256层螺旋CTA在进行冠心病后,灵敏度为93.51%,特异度为40.00%,阴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82.79%,符合率为85.29%,t值为0.514(P<0.05)。256层螺旋CTA对狭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的准确度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45.28%、40.85%、51.43%。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A诊断狭窄程度时的医疗能力尚有不足,其能够作为疑似冠心病筛查方式或对低危冠心病复查的一种手段。

  • 标签: 256层螺旋CT 冠脉成像 冠脉狭窄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术并内支架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球囊扩张术并内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冠脉球囊扩张术 冠脉内支架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术并内支架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1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球囊扩张术并内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脉球囊扩张术 冠脉内支架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的护理配合以取得高质量的CT图像,提高冠CT检查的成功率。方法通过检查前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调整监测心率、有效训练呼吸、使用注射方案为高压注射器的B—A—B模式。结果检查成功率97%,效果满意。

  • 标签: 冠脉 CT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