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人类的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量比较大,蛋白质加速分解,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蛋白,则会导致蛋白质负平衡。通常情况下,当人类运动后,需及时补充蛋白,加速肌肉蛋白合成,提高骨骼肌对于运动状态的适应能力。本文主要介绍蛋白的结构组成、产品分类、作用机理等,以期为开发运动营养类型产品做出理论支持。

  • 标签: 蛋白质 增肌 运动 乳清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刺激泌模式在母婴分离过程中对产妇泌Ⅱ期时间和泌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分娩且母婴分离的产妇14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护理人员基于分阶段刺激泌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泌Ⅱ期时间、泌量以及乳房肿胀程度。结果产后48、72 h两组产妇泌Ⅱ期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72 h泌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产后72 h乳房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阶段刺激泌模式能提前母婴分离后产妇泌Ⅱ期时间,增加产妇泌量以及减轻乳房肿胀程度。

  • 标签: 护理 母婴分离 泌乳Ⅱ期时间 乳汁量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母亲泌维持最佳证据,为维持其泌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 To Date,BMJ best practice,新生儿服务指南网(Newborn Services Clinical Guidelines),母乳喂养医学会官网(ABM),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NICE),OVID循证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库(NGC),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关于VLBWI母亲泌维持的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意见、证据总结相关文献,经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2篇专家意见,总结了包括泌支持、泌启动、泌监测及催奶剂的应用等9个方面共44条证据。结论VLBWI母亲泌维持相关证据较充分,可为医护人员做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泌乳,泌乳维持 奶量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母亲泌维持最佳证据,为维持其泌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 To Date,BMJ best practice,新生儿服务指南网(Newborn Services Clinical Guidelines),母乳喂养医学会官网(ABM),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NICE),OVID循证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库(NGC),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关于VLBWI母亲泌维持的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意见、证据总结相关文献,经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2篇专家意见,总结了包括泌支持、泌启动、泌监测及催奶剂的应用等9个方面共44条证据。结论VLBWI母亲泌维持相关证据较充分,可为医护人员做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泌乳,泌乳维持 奶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营汤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8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患儿是否采用营汤治疗将其分为营汤组(6例)和常规西医组(22例)。营汤组男5例,女1例,年龄(2.23±1.80)岁;常规西医组男15例,女7例,年龄(1.65±1.09)岁。常规西医组予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营汤组在常规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营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水平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营汤组患儿入院发热、手足肿胀、眼结膜充血、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1.88±0.19)d、(2.27±0.12)d、(2.75±1.84)d、(2.92±1.69)d,均短于常规西医组(2.64±0.50)d、(3.90±2.14)d、(5.29±1.94)d、(5.02±2.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高于常规西医组[1.12(0.67,2.35)g/L比0.50(0.35,1.2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汤组患儿炎性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水平与常规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营汤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 标签: 川崎病 清营汤 丙种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通便胶囊联合果糖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抽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94例F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加用肠通便胶囊,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复发情况,检测血清P物质(SP)、生长抑素(SS)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P水平升高(P<0.05),SS及NO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因子水平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通便胶囊与果糖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FC疗效显著,能够提高血清SP水平,同时降低SS及NO水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便秘 功能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I, HIV-1)慢性感染者体内筛选针对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采用单细胞特异性分选的方法从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筛选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通过逆转录和巢式PCR获得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利用免疫遗传学数据库(immunogenetics database, IMGT)分析抗体基因家系及突变率。抗体表达纯化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鉴定其结合活性和识别表位,通过假病毒中和实验检测抗体中和能力。结果从1例慢性HIV-1感染者样本中筛选得到7个HIV-1膜蛋白特异性抗体。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来自IGHV1-69*09、IGHV1-08*01、IGHV1-46*01、IGHV4-34*01、IGHV4-61*01和IGHV3-43*02家系,突变率为10.76%~21.05%。轻链可变区基因来自IGKV3-20*01、IGKV1-39*01、IGKV1-NL1*01、IGKV3-15*01和IGKV1-9*01家系,突变率为6.03%~18.64%。7个抗体均可以结合gp140,其中抗体508-B1、508-C1、508-C5、508-D4和508-E5主要识别gp41区;508-D6和508-F1结合gp120区。508-D4和508-F1分别可以中和Global Panel假病毒盘中的CNE8(Tier 2)和X2278(Tier 2),IC50值分别为38.1 μg/ml和41.7 μg/ml。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得到7个HIV-1膜蛋白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其中5个为识别gp41区的单克隆抗体,2个为gp120结合抗体。2个抗体具备有限的中和能力。该组抗体可为HIV-1检测试剂和抗体药物研发以及艾滋病疫苗免疫原设计提供技术储备。

  • 标签: HIV-1 中和活性 表位 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蛋白联合标准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飞速发展中,生物技术应用水平越来越高,并且随着市场发展提出的要求,加大了有关技术理念的探索力度。现如今,生物技术已被大量引用到蛋白质生产工作中,如发酵、基因等,但针对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本文在了解当前生物技术发展与蛋白质生产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柱设计相关实验,并分析其实验结果。

  • 标签: 高效 离子交换色谱柱 蛋白质 分离 纯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蛋白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将15只C57BL/6 J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15 Gy照射组(单纯照射组)和蛋白联合15 Gy照射组(联合组),每组5只。联合组全程饮用10 mg/ml蛋白水溶液,3 d后单纯照射组和联合组给予单次15 Gy X射线全胸照射。于照后14 d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病理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IL-6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MyD88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单纯照射组小鼠肺重明显增加(t=3.20,P<0.05)、肺充血水肿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促炎因子TNF-α健康对照组为(291.80±5.49)pg/ml,单纯照射组为(332.25±22.18)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MGB1和NF-κB阳性明显增多。肺组织中HMGB1、TLR4、MyD88及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4.78、3.77、6.14,P<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蛋白干预能显著降低受照小鼠肺重(t=2.18,P<0.05)、HMGB1、TNF-α和IL-1β水平(t=4.67、2.97、3.49,P<0.05)。联合组肺组织中HMGB1和NF-κB表达阳性细胞数减少,并下调HMGB1、TLR4、MyD88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9.80、3.07、5.56,P<0.05)。结论蛋白能够减轻放射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相关的HMGB1/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乳铁蛋白 炎症因子 放射 肺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咽含片”的咽润喉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方法,结合体征观察、咽部检查、受试前后血尿常规及血生化指标测定等各项检查,对60例慢性咽炎受试者进行人体试食试验。结果 受试者试食后临床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P<0.01),其中显效10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达80.00%,表明“咽含片”有明显的咽润喉的功效。

  • 标签: 清咽含片 人体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验证桔梗咽含片的咽作用。方法 根据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中咽功能评价方法,以0.33、0.67和2.00g/kgBW的剂量连续灌胃大、小鼠一个月后,进行大鼠棉球植入实验、大鼠足趾肿胀实验及小鼠耳肿胀实验。结果可见,中、高剂量组组大鼠肉芽肿净量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组大鼠4h、6h足趾肿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桔梗 清咽 动物实验
  • 简介:  摘 要: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从家庭进入到了大集体,也是孩子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开始。孩子讲面临着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的重大挑战。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用心备战,让孩子较快地适应幼儿园这个“小社会”。

  • 标签:   分离焦虑 幼儿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化工生产行业之中,相关化工产品生产其中,其所涉及到的某些原料以及最终的产品,实际上都需要通过分离净制的方式来进行,这一分离措施几乎是任何化工生产体系执行期间都无法缺少的一个核心环节。所以,在实际运用化工工艺的过程中,务必要最大限度的确保分离方式合理性,并且要选出最优化的分离技术,使得各个不同环节的成本费用大幅度降低,这是分离序列执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综合性目的。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化工工艺分离过程进行了简析处理。

  • 标签: 化工工艺 分离 生产
  • 简介:摘要:制药行业是我国一大重点行业,药品的安全问题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制药工作的流程相对复杂,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分离萃取环节。制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制药企业可以使用的分离技术类型也在不断增多。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操作步骤及应用优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 标签: 制药工程 制药分离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分泌性中耳炎(OME)大鼠中耳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3组(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每组5只。OME组应用卵蛋白(ovalbumin,OVA)全身及局部致敏建立OME模型,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OME+DAPT组在OME建模的基础上予以DAPT腹腔及鼓室注射。应用内镜、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比较各组中耳无纤毛区及纤毛区组织学及黏液-纤毛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key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示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在中耳黏膜非纤毛区和纤毛区黏膜下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纤毛区:(6.83±1.47)μm比(38.58±9.57)μm比(32.17±11.89)μm,F=107.90;纤毛区:(26.69±3.22)μm比(30.41±6.75)μm比(26.76±4.06)μm,F=5.62;P值均<0.01]。OME组在非纤毛区和纤毛区的黏膜下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厚(F值为42.08和4.40,P值均<0.05),OME+DAPT组在非纤毛区与纤毛区的黏膜下厚度均较OME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55和2.77,P值均<0.05)。扫描电镜观察纤毛区见OME组中耳黏膜纤毛排列明显紊乱、倒伏;OME+DAPT组纤毛形态排列较OME组好转,仍有部分倒伏。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杯状细胞计数分别为(9.87±1.92)、(15.67±5.77)、(10.33±1.99)个,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3,P<0.01)。OME组杯状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F=9.00,P<0.01),OME+DAPT组杯状细胞数目较OM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1,P<0.01)。结论在OVA诱导的变态反应相关的OME中存在中耳局部超微结构变化,尤其是中耳纤毛区黏膜纤毛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纤毛倒伏、紊乱,杯状细胞增多。DAPT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缓解中耳黏液纤毛转运系统的形态学损伤,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及高分泌状态从而调节OVA诱导的OME的局部变态反应。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Notch信号通路 γ-分泌酶抑制剂 超微结构 纤毛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对比传统保术与双环形切口保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