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股动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肺动脉造影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疑诊肺动脉栓塞志愿患者25例,分别通过CT肺动脉造影和MR检查来进行诊断。结果前者显示肺部完整和中心充盈缺损,后者呈现异常信号栓子存在于扩张的肺动脉内。依手术病理判断,前者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和90%,后者为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肺动脉造影术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临床价值高,应针对患者情况合理应用。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MR 肺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探究其对应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中选取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按随机的原则将上述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简单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情况都相对较好,而对照组则表现的较为差一些,且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可对比。结论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有针对性的、特殊的护理干预方法有例患者改善其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有利于降低其并发症的产生率,提高对应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经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干预 措施
  • 简介: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路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12月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住院伴有血压升高的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52例,按不同的动脉路径分为两组:经桡动脉造影组28例,经股动脉造影组24例,均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即刻同路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比较两组肾动脉造影期间X线光照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共检出肾动脉狭窄8例,肾动脉狭窄总发生率为15.4%。两组的X线光照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桡动脉造影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造影组(85.71%vs.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造影组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造影组(3.57%vs.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经桡动脉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大量开展的情况下,经同路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以明确肾动脉狭窄程度,具有安全、可行、并发症少的优点,并可通过改进导管长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桡动脉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检测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96例患者134条颈动脉行B超和颈动脉造影检查。为了测定B超和彩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在纵向图像上捕捉颈内动脉最狭窄段。捕捉B超或彩超颈内动脉最狭窄段的横断位扫描后,用电子游标卡尺测定始部直径(OD)和残腔直径(RD)。采用ASCET和ECST分析颈动脉造影结果。皮尔森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B超和颈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结果无论是ECST法(R=0.853,P<0.001),还是NASCET法(R=0.828,P<0.001),B超检测结果与经股颈动脉血管造影测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ECST法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层分析时,B超颈动脉狭窄程度>50%组的精度为93.2%,B超颈动脉狭窄程度>60%组的精度为88.0%,B超颈动脉狭窄程度>65%组的精度为81.2%。根据NASCET法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层分析时,B超颈动脉狭窄程度>60%组的精度为86.5%,B超颈动脉狭窄程度>70%组的精度为82.7%,B超颈动脉狭窄程度>75%组的精度为82。0%。结论无论是通过ECST法计算,还是通过NASCET法计算,B超测定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动脉血管造影测定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的阳性相关性。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超声 准确性 动脉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进行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Ovid、Medline数据库自1997年1月至2016年7月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并将CIN的发病率作为主要终点。结果8项RCT纳入本研究,纳入病例数1269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80mg)治疗能显著降低CIN的发生率(P<0.0001)。结论CAG/PCI术前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80mg)治疗可以降低正常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CIN的发生率。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造影剂肾病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56例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不同部位动脉瘤及动脉瘤直径判断情况等。结果入选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3%,100.0%;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临床准确率明显高于磁共振血管造影,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判断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判断大脑后动脉及前后交通动脉血管瘤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入选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判断颅内动脉瘤直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临床准确率高,发生部位判断确切等优势,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手段。

  • 标签: 磁共振 CT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内诊治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使用CT血管造影诊断,B组使用MR血管造影诊断。结果通过对比得出两组所的结论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当中具有重要意义,检测效率较高。

  • 标签: CT血管造影 MR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治疗纤维肉瘤的疗效。方法对过去2年共9例纤维肉瘤采用动脉化疗+化疗栓塞术的方法治疗,术中在DSA造影机引导下,先给予肿瘤供血动脉造影,后根据造影结果给予表柔比星+Embosphere微球行栓塞治疗,评估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全部9例病灶均成功行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其中7例在2年内行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2~4次,包块均明显缩小,其中1例在第2次栓塞术后第5个月行纤维肉瘤根治术,1例失访。结论本研究揭示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对纤维肉瘤的治疗安全有效,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及争取再次手术机会。

  • 标签: 动脉造影 化疗栓塞 纤维肉瘤 控制生长 再次手术机会。
  • 简介:摘要探讨64排CT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我院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58例行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成像结果与冠脉DSA造影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检查手段对不同程度狭窄的评估对比。结果64排CT冠脉造影判断血管狭窄≥50%的敏感性91.7%、特异性95.4%、阳性预测值9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对冠脉狭窄程度与冠脉DSA造影相当。结论64排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阴阳性预测值,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排CT DSA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的方法与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临床资料以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选取的病例,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破裂口部位、内膜片均可明确显示。Ⅰ型14例,Ⅱ型3例,Ⅲ型10例,壁间血肿3例。累及髂总动脉分叉处6例,左锁骨下动脉1例,右髂总动脉1例,左颈总动脉1例,右肾动脉2例,左肾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2例,肠系膜下动脉1例;腹腔干5例,局限于升主动脉1例;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的9例。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这种检查方法安全、有效、快速、简便,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螺旋CT血管造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128排螺旋 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对策。方法 本组 200例患者实行 128排螺旋 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人员分别在心率控制、屏气训练、静脉穿刺等方面给予护理配合。结果 本组 2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 8例因心率突然加快形成运动尾影, 10例因呼吸影响致造影检查失败, 2例由于患者不配合,造影剂外漏失败,其余均成功。结论 严格的护理操作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是保证 128排螺旋 CT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关键,并能明显提高成功率。

  • 标签: 128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通过对施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2例患者,进行术前的心理准备,桡动脉准备,呼吸系统功能锻炼指导;术中的体位护理,血管准备,生命体征护理;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穿刺点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干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本组12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除1例出现手部肿胀以外,未出现围手术期的穿刺点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成功施行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造影术后应用改良沙袋压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58例下肢动脉造影术后及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沙袋压迫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接受改良沙袋压迫压迫方式,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率为3.4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7.24%,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造影术后及弹簧圈栓塞术后应用改良沙袋压迫止血的临床效果理想,安全可行,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迫 沙袋 下肢动脉造影术 弹簧圈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接受经皮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30例,以及同期来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0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不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经皮 桡动脉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报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误诊,降低死亡率。方法对于我们接诊的230例心血管急诊病人中,通过心电图的报告结合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肌钙肌红蛋白,最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1例,及时处理和治疗,有67例治愈出院,死亡5例,病情平稳后及时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62,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结果对于早期心电图诊断治疗67例急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后期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62例病人单支病变或者多支病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严重狭窄。结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仍然是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最迅速最准确的简便辅助检查。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电图 心脏彩超 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