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从中国的古体诗、近体诗至现代诗,意蒙一直是诗学理论的基本元素。北岛诗歌创作源于“文革”时期,碍于权力话语的束缚和压抑,诗人不能直接表达对时代的反抗意识,而又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象便成了诗人表达思想、呈现诗歌审美理想的艺术表达方式。北岛诗歌的意象既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内敛和含蓄,又有西方意蒙主义诗歌的直觉思维特性,重瞬间、重潜意识,进发出超越理性思维的神性内涵。采用多种意象组合的方式,推进诗歌表达的陌生化和思维跳跃性,使北岛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标签: 意象 意象主义 发散式意象 叠加式意象 串联式意象
  • 简介:北岛在1987年离开中国大陆至今的时间里,依旧坚持饱含力量的诗歌创作,该阶段被称为北岛中后期诗歌创作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北岛延续着其早期诗歌的悖论形态,并在其中加入了更加深刻的生命意识,悲剧感愈发浓重;另一方面,北岛继承了其早期诗歌的一系列核心意象,并将它们置于海外生活的新环境中,生成了更为深邃的文本。这些都表现了北岛从历史维度向精神维度的转变。

  • 标签: 北岛中后期 诗歌 悖论 意象 漂泊
  • 简介:《迷途》表现了人生旅程中的寻找宿命,具有强烈的自审意识和反抗绝望的精神,呈现出鲜明的存在主义色彩。这一主题是五四时期鲁迅精神在现代诗歌领域的传承,体现出诗人思想的深刻性和先锋性。诗作在生命主题、隐喻手法、悖论式情境方面呈现出过渡性特征。

  • 标签: 《迷途》 生命哲学 自审意识 过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