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设计反应谱对评价核电厂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极为重要。本文从统计核电厂抗震设计标准反应谱时选取的强震数据及统计方法两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美国RG1.60设计反应谱和我国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异同。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核电厂抗震设计反应谱的提出需考虑的关键因素,为核电厂抗震设计和审评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核电厂抗震设计反应谱 RG 1.60设计反应谱 强震数据 统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掌握低分子肝素钙正确的注射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腹壁右侧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技术(拔针后按压10min)为传统组,左侧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为改良组,改良组采用进针前抽取0.1ml空气Z路径注射及拔针后用棉球轻按皮肤拔出,不按压注射部位;注射30min内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注射后12h内评估注射局部的情况,包括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出血。结果改良组注射局部发生药液渗出、肿胀、硬结少于传统组,皮下出血轻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 Z 路径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成分献血不良反应中应用穴位刺激按摩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站机采科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方法处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方法联用穴位按摩刺激,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献血者症状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4.3±2.8)min,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0.1±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及时处理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缩短其症状恢复正常时间,避免应用药物,减轻对机体的影响和献血者的心理负担。

  • 标签: 穴位刺激按摩 献血不良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血培养阳性病例110例,血培养阴性病例80例,制作ROC曲线,比较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对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PCT曲线下面积为0.665(P=0.665,95%置信区间为0.587~0.742),敏感性71.84%,特异性46.34%;CRP曲线下面积为0.596(P=0.25,95%曲线下面积为0.514~0.679),敏感性90.29%,特异性13.41%;WBC曲线下面积为0.648(P=0.01,95%置信区间为0.569~0.727),敏感性54.37%,特异性67.07%。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这三项指标均升高,对患者的PCT、CRP及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PCT(0.665)>WBC(0.648)>CRP(0.596),说明对于细菌感染,PCT的临床诊断价值最高,高于WBC计数和CRP,CRP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最高,高于WBC和PCT,但特异性最低,相比较白细胞计数诊断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所以血清PCT、CRP及WBC计数的联合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早期细菌感染。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血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所在医院收治的6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用药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300例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300例患者采用阿莫西林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3%,2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4%,明显高于对照组(1.33%),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临床效果比较明显,且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胃肠道反应较高,用药前应做好胃肠道功能进行准确评估。

  • 标签: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不良反应 胃肠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多组分物质参与的多反应体系的反应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准确识别连续反应和平行反应,合理确定反应途径、优化反应程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文章将就每种关系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 标签: 化学反应 连续反应 过量计算 程序定位 平行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择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共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术前均行尿常规检验及C-反应蛋白检测,以术后确诊结果为指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及敏感度的差异。结果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尿常规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检测时间长于尿常规检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相对于尿常规,检出率及灵敏度更高,但C-反应蛋白的检测时间较长,临床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C-反应蛋白 尿常规检验 小儿急性阑尾炎 诊断
  • 简介:杨生一个人,不远不近地站在一群人边上。杜米一眼就认出他来了。杜米拎着旅行包,一只手捏着口袋里的身份证。她正在Y城高铁站,从三层楼高的铁轨边,沿着自动扶梯缓缓而下。

  • 标签: 反应 变态 自动扶梯 身份证 铁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n=42)与对照组(以阿莫西林治疗,n=42),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19%),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包括院内自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共分两组,A组采用阿立哌唑,而B组采用利培酮。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的A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与使用利培酮治疗的B组患者的有效率(92.6%)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对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8%,与利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概率(14.8%)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哌唑或培酮对于精神分类症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相近,且两种药物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概率也相近,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替硝唑及甲硝唑三种药物在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A组(n=30)使用奥硝唑进行治疗,B组(n=30)使用替硝唑进行治疗,C组(n=30)使用甲硝唑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结果A组和B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奥硝唑和替硝唑可有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中应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首选上述两种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奥硝唑 替硝唑 甲硝唑 滴虫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