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叶酸(FA)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从衢江区体检人群中选择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实验组,109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FA。结果实验组血清Hcy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血清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FA与Hcy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hs—CRP水平增高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A可能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叶酸
  • 简介: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过程迁延,部分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为了配合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我们做了其凝血筛选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为其抗凝和溶栓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并发症 治疗 常见 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H)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选取13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和50例健康检查人员为此次的观察目标,对比两组病患尿素氮情况,探查UGH尿素氮有无异样以及病源的关相关性、尿素氮异常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UGH病患尿素氮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尿素氮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尿素氮 变化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在病情评估等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者20例,脑叶出血者7例,脑干出血者8例,小脑出血者5例,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血浆标本,检测Ghrelin含量,比较各组血浆Ghrelin的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变化意义.结果1、脑出血组血浆Ghreli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Ghrelin水平与基底节区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674,P<0.05).3、不同解剖部位脑出血患者血浆Ghrelin比较脑干组、小脑组与基底节区组血浆Ghrelin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叶组与基底节区组血浆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对病情估计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关键词脑出血;出血量;Ghrelin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BNP含量变化,探讨BNP与补液量的关系,指导临床补液。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伤后4小时内入院,年龄20-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50%的患者21例,检测患者入院后BNP的水平,测定并计算21例烧伤患者伤后6、24、48、96、144小时液体入量的整体水平,对其中的BNP值与液体入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1例烧伤患者伤后48小时内BNP持续增高,与液体入量呈正相关,伤后48小时下降。结论血浆BNP是反映重度烧伤后早期心肌缺血缺氧变化的敏感指标,且与早期液体复苏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休克期液体复苏。

  • 标签: 烧伤 休克 B型钠尿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80例正常待产孕妇作为临产孕妇组,同时抽取来我院健康体检的非孕妇80例作为健康体检组。所有受检者均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凝结时间(TT)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临产孕妇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而血浆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检测临产孕妇的凝血指标,能够及时了解和观察凝血功能的改变,预防孕妇在产中或产后大出血及其它并发症有重大临床意义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DD和FDP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胶乳凝集法分别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就诊健康育龄妇女共计141例,其中孕早期47例(平均年龄28.31岁,平均孕周6.5周),孕中期44例(平均年龄30.1岁,平均孕周20.8周),孕晚期50例(平均年龄27.4岁,平均孕周36.1周),检测不同时期孕妇体内的D二聚体和FDP的结果变化。结果孕早期孕妇血浆中的DDFDP水平无明显高(P<0.05),妊中期和孕晚期孕妇血浆中的DDFDP随着孕周的增加其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利用对不同妊娠时期血浆中的DDFDP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有利于对孕妇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出现的一系列疾病进行控制,预防干预,对于临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孕早期,孕中期 孕晚期 DD FD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的变化意义。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老年痴呆患者,研究总例数10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2016年5月10日之间,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实施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空白对照),将两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指标(360.31±96.21)ng/L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指标(175.21±40.11)ng/L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能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病情,从而保障老年患者健康安全。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血浆&beta -内啡肽浓度 变化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PLT的变化趋势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有历史记录的肝硬化患者在未进入肝硬化时、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好转后的PLT数量。结果与自身未进入肝硬化时的PLT数量比较,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治疗明显好转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好转一个级以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治疗好转后相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好坏可以影响PLT的数量,反过来,PLT的数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肝损的程度和病情的轻重。

  • 标签: 肝硬化 PLT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1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的异常,在脑梗塞中的衍变意义;方法检测血浆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Ⅲ(AT-Ⅲ)用酶联法;结果﹙1﹚病患组血浆蛋白C、蛋白S、AT-Ⅲ的活性低于健康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2﹚单因素分析r=0.441,P=0.152,病患组血浆PC与PS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脑梗塞致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凝血异常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监测凝血功能,对疾病的预防、治疗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蛋白 C 蛋白S 抗凝血酶-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我们既要深刻领会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本内容,科学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还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三重维度来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生成逻辑,准确解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代意义

  • 标签: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内在逻辑 时代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在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中的变化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3例阵发性房颤和1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BNP进行比较。结果:转复为窦性心律前,两房颤组BNP水平无显著差别,且均高于对照组,转复为窦性心律后,两房颤组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房颤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分泌,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提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发生的生化指标。

  • 标签: 心房颤动 脑钠肽 心律转复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后的血供变化前列腺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前列腺检查,测量前列腺大小,以估算出的重量为标准将130例患者分为4组:A组(≤25g),B组(26~50g),C组(51~75g),D组(≥76g)。测量4组患者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V_(max))、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130例患者中27例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对比栓塞前后患者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_(max)、PI、RI前列腺重量的变化。结果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_(max)、PI、RI等参数比较,4组组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_(max)、PI、RI等指标与前列腺重量呈正相关。行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1年时复查,尿道前列腺动脉的内径、V_(max)、PI、RI前列腺重量等指标均明显变小(均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的血液供应明显增加,尿道前列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内径增宽,血管阻力增大。阻断尿道前列腺动脉能使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血供明显减少,并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有利于缓解下尿路梗阻。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道前列腺动脉 动脉栓塞术
  • 简介: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颈椎椎间盘移植(cervicaldiscallografting,CDA)后中远期临床疗效影像学变化,探讨颈椎曲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00年2月~2010年9月行CDA治疗的1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平均随访6.1年)。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及影像学变化,分析两者间相关性。结果①颈椎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患者术后颈部轴性症状(caxialsymptom,AS)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没有明显增加,AS与手术节段局部曲度改变相关。③术后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节段曲度维持满意,与神经功能恢复无相关性,颈椎活动度无明显变化。结论CDA术后疗效满意,在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了节段的活动度,安全可靠;术后能保持理想的颈椎整体局部曲度,减少AS的发生。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 移植 同种 脊柱弯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褪黑素(MT)和ET、NO水平,探讨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80例,其中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40例,选择同期40例正常非孕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ET、NOMT值。结果与对照组和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ET水平均明显升高,而MT、NO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ET水平升高,MT、NO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血清MT水平与血清NO水平呈正相关,与ET水平呈负相关;ET水平与NO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MT、ET、NO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MT ET N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变化意义。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窒息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择同期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对照。分娩当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了两组新生儿的血清廋素水平,并追踪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廋素的动态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廋素水平低于健康新生儿(P<0.05),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清瘦素水平低于轻度窒息新生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窒息新生儿的第5d和第10d血清廋素水平继续下降,但第5d和第10d血清廋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下降与窒息有关,窒息程度越重,瘦素水平越低;可以根据瘦素水平评估新生儿的窒息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高血压患者、正常妊娠者、正常未孕者各40例,测定并比较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未孕组相比,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TC、TG、HDL-C、LDL-C、ApoAI、ApoB、Lp(a)等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G、LDL-C、ApoB显著增高(P<0.01),而ApoAI却显著减低(p<0.01),TC和Lp(a)明显增高(p<0.05),而HDL-C却明显减低(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孕妇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妊娠期间定期监测LDL-C、ApoA/ApoB比值Lp(a)的变化,对预测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血脂 载脂蛋白 脂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20例CHD病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的变化,CHD病人血清IMA和sICAM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CHD病人血清IMA与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8.45、11.02

  • 标签: 冠心病病人 变化意义 病人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