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度前列增生患者先施行前列动脉介入栓塞再进行手术切除,评估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  选取 13 例内腺体积> 70ml 的重度前列增生患者行高选择性前列动脉栓塞术,术后一周内行经尿道前列剜除术。术前行尿动力学评估,术中行出血量、手术时间评估,术后行自由尿流率,尿失禁恢复情况等评估。结果  13 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 12 例在介入术后接受前列剜除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自由尿流率、排尿困难症状均获改善,均未出现无法恢复的尿失禁。结论  对重度前列增生患者,先期行高选择性前列动脉栓塞术,再择期行前列剜除术可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重度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介入栓塞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前列动脉栓塞术(PAE)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增生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收治200例前列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26例行TURP术(TURP组),74例行PAE术(PAE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IPSS评分、QOL评分、前列体积、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结果PAE组较TURP组术后疼痛症状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1个月TURP组国际前列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优于PAE组(P<0.05),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但各有优缺点,术者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栓塞,胆固醇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动脉栓塞术(PAE)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前列增生症适宜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筛选出符合要求的PAE和TURP对比研究,并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最后应用统计学软件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比较PAE与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优劣势。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6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临床疗效方面,术后3个月,TURP组优于PAE组,疗效指标IPSS、QOL、Qmax、PVR、PV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TURP组改善情况优于PAE组,虽然指标IPSS、PVR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余指标QOL、Qmax、PV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PAE组与TURP组治疗效果相近,指标IPSS、QOL、Qmax、PVR、PV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E组失败率(4.4%)大于TURP组(0.5%);②安全性方面,PAE组比TURP组术中出血量少[MD=-98.25,95%CI:-105.51~-91.00,P<0.00001]、留置导尿时间短[MD=-1.61,95%CI:-2.31~-0.90,P<0.0006]、住院时间短[MD=-3.07,95%CI:-4.40~-1.74,P<0.00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7.28,95%CI:-15.92~50.48,P=0.31];PAE组并发症(21.6%)少于TURP组(33.7%)。结论PAE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短期疗效(3个月)不及TURP;但中长期疗效(24个月)与TURP相近。总体来说,PAE较TUPR安全性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留置导尿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不能耐受麻醉及TURP者可选择PAE治疗良性前列增生。但PAE手术失败率相对较高,其疗效的稳健性相对较差,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认定PAE优于TURP。未来随着更大样本、更多中心以及设计精良的随机对照试验出现,PAE用于治疗前列增生的疗效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论证。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栓塞,治疗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前列增生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70 例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8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前列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对其采用抽签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研究组患者长,术中出血量较研究组多,组织切除量较研究组患者少, 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 P<0.05 。 结论 :对前列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以完全切除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效果
  • 简介:良性前列增生(BPH)是导致老年男性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线变细、膀胱余尿量增多等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病因,手术治疗是前列增生最为可靠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术式被应用于BPH的手术治疗中。其中经尿道前列剜除术作为近20年来新兴的术式,大有取代先前的经尿道前列电切术(TURP)成为新的金标准之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精细解剖 夜尿增多 外科包膜 剜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33例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切除组织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者的IPSS、QOL、RUV分别为191±89、55±09、13±04,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56±101、62±11、16±05(P<005)。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继发性出血、膀胱痉挛、尿失禁与尿道口狭窄。观察组患者的继发性出血、膀胱痉挛、尿道口狭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UVP作为一种BPH的治疗方法,有操作简便,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汽化电切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of Tram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Ablation of Prostate to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的前列增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的58例前列增生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经验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我院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后,5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有8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汽化电切术 围手术期护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腔内剜出术的方法,评估该方法的效果。方法我们使用等离子电切镜,采用该方法治疗了256例II度-III度前列增生患者。结果2例患者术中改为开放手术,无1例输血,8例患者术后出现尿道狭窄,39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尿失禁,25例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D),118例患者出现逆向射精,无一例真性尿失禁。结论经尿道前列腔内剜出法治疗前列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 等离子体
  • 简介:目的观察高危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电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观察63例高危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与同期72例前列增生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结果63例患者手术后均恢复自主排尿,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意义;IPSS、最大尿流率与同期TURP术72例患者手术疗效对比无显著意义,而残余尿量绝对数值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危患者能在纠正基础疾病后,积极行TURP术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高危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作者: 孙凌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六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安徽六安 237005)  【摘  要】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以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管理组、对照组,各40例。管理组患者予以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管理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2.7±10.4)ml,膀胱冲洗时间为(12.4±3.1)h,住院时间为(4.6±1.5)天,P<0.05。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 %,对照组为17.5 %,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  【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61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患者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剜除组),83例患者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汽化术(汽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6个的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剜除组的手术时间较汽化组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剜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IPSS、QOL评分低于汽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的尿路感染、膀胱颈痉挛、逆行射精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汽化组,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汽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尿道绿激光前列剜除术的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出血多,但是并发症更少,术后效果更优,由于其无需在汽化术设备的基础上更换设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剜除术 绿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头经尿道前列电气化治疗在晚期前列肿瘤所致尿道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肿瘤所致尿道梗阻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前列电气化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量(Qmax)和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治疗后患者IPSS评分为7.17±2.08分,治疗前为25.34±3.35分,P<0.05;治疗后患者的RUV为25.57±12.09mL,治疗前为125.62±17.85mL,P<0.05;治疗后患者的Qmax为12.75±4.46mL/s,治疗前为6.76±4.08mL/s,P<0.05;治疗后患者SF-36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电气化治疗法可有效提高晚期前列肿瘤所致尿道梗阻的治疗效果,对于增加患者的排尿量、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经尿道 前列腺电气化 尿道梗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治疗76例75岁以上高龄高危前列增生患者。结果无手术死亡,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为尿道电切综合症先兆3例,包膜穿孔和尿外渗1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暂时性尿失禁2例,尿道狭窄1例。结论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增生安全有效。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高龄高危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并分析经尿道前列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电切术在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男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间收治的前列增生患者50例,随机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研究组运用经尿道前列剜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切除前列腺体的湿重、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前列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所切除的前列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物,并且研究组尿管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剜除术在治疗良性前列增生时,手术以及住院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也更高,因此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术治疗经尿道前列气化电切良性前列增生41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短平均手术时间41min,术中出血不多,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15个月,国际前列症状(IPSS)评分8.3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14.4ml/s,生活质量评分平均2.0分。结论经尿道前列气化电切术是解除良性前列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