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类呼吸道病毒(RSV)属于最近被定义的肺病毒科家族正肺病毒属。这是一种负单链RNA病毒,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流行,通常在温带气候的冬季和热带气候的雨季呈高峰。尽管会有区域差异,但该病毒的两种基因型(A型和B型)中的一种通常在一个季节中占主导,每年交替发生。RSV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它对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响已经通过广泛使用多种多样的分子检测被阐明。在成年人中,RSV会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和基础疾病的加重。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关于成年人中与RSV相关疾病负担的最新证据,尤其是在那些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其他合并症的人。我们综述了当前的治疗和预防选择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呼吸道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其感染后常发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且与婴幼儿哮喘发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和PCR技术快速、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常能达到早期病因治疗,尚在试制的呼吸道病毒新型疫苗及基因治疗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34-03
  • 简介:且有研究证实RSV感染IL-13介导AHR是依赖STAT6信号转导通路在RSV感染致气道炎症及哮喘发作起重要作用[14],RSV感染致气道炎症和哮喘发作的机制可能与Th2反应过强和/或Th1反应缺陷(即IFN-γ/IL-4降低明显)有关,RSV感染与气道炎症机制哮喘的本质是多种细胞、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 标签: 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 哮喘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呼吸道病毒(HRSV)是婴幼儿发生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HRSV疫苗和抗体类生物制品的研发已有较大突破,其研发及之后的使用策略均离不开HRSV流行和病毒变异特征的监测。世界卫生组织(WHO)高度重视HRSV流行及其变异特征的监测,但我国缺乏全国层面的、多中心的HRSV监测数据,各实验室所用的监测病例定义不一致,HRSV检测和监测方法不统一,不同实验室的结果难以进行比对分析。因此急需在我国建立全国层面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采用标准化的HRSV检测方法和监测方案进行HRSV流行特征和病毒变异特征的持续监测,为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的研发、使用和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 标签: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监测 病毒变异 实验室网络
  • 简介:摘要总结32例新生儿呼吸道病毒感染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由于新生儿RSV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呼吸

  • 标签:
  • 作者: 申昆玲 许文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6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Email:kunlingshen1717@163.com,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26,Email:xuwb@ivdc.chinacdc.cn
  • 简介:摘要人呼吸道病毒(H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也是导致1岁以下婴儿罹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病毒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全面梳理我国HRSV相关疾病负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策略及HRSV感染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呼吸道病毒防治关键理念与技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HRSV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医学需求,交流探讨后形成了我国HRSV防治行动倡议,亟需在全国:(1)建立全国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2)规范HRSV实验室诊断标准,促进HRSV感染相关病例的发现和报告;(3)积极开展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监测和多中心临床研究;(4)提升被动免疫用于预防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认知;(5)搭建HRSV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对于HRSV感染和流行的认知。专家一致倡议应尽快开展多中心参与、多学科联合的系列研究,为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6种病毒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所有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3月期间就诊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的的患儿样本根据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为以下两组RSV阳性而其他五种病毒为阴性的一组与其他五种病毒阳性,病毒为阴性的一组。用统计学方法、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病毒感染率会比其他五种病毒高,0~6个月婴幼儿易受病毒感染病毒分布高峰期是3月。

  • 标签: 呼吸道病毒 婴幼儿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 简介:摘要呼吸道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新生儿病毒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多见于晚期新生儿,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咳嗽、气促、喘憋为主,重症患儿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目前尚无针对RSV的特效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较足月儿感染RSV的风险更高,此外,RSV感染可能与患儿日后咳喘反复发作及支气管哮喘相关。由于RSV传染性强,易引起院内感染,甚至暴发流行,故需高度重视。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 新生儿
  • 简介:摘要早产及低出生体重、低龄、合并基础疾病等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进展为重症的高危因素。呼吸系统是主要的受累器官,但部分重症以肺外表现为主,需加强早期识别和干预。尚无抗呼吸道病毒特效药物,仍以对症处理和综合支持治疗为主;重症病例尤其要以呼吸和器官功能支持、控制继发感染和肺外并发症为疾病管理重点。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与哮喘等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有关,需进一步研究。近期的新药研发或可为其防治带来突破性进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济南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人鼻病毒、呼吸道病毒及人腺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并对分离出的人腺病毒做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采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章丘区人民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共计1 969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样本中呼吸道相关病原体,包括人鼻病毒、呼吸道病毒及人腺病毒的阳性率,并对分离出的7株腺病毒阳性标本进行测序,以确定腺病毒型别,并构建基因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在收集的1 969份标本中,3种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共计242例,阳性检测率为12.30 %(242/1969),鼻病毒阳性率为3.00%(59/1969)、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6.30 %(124/1969)、腺病毒阳性率为3.86%(76/1969)。不同年龄段间鼻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值8.376,P=0.720),不同年龄段间呼吸道病毒、腺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28、12.16;P=0.001、0.016)。不同性别间腺病毒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P<0.001),不同性别间鼻病毒阳性率和呼吸道病毒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0、2.90,P=0.862、0.089)。比较不同月份间三种病毒核酸阳性率,发现鼻病毒、呼吸道病毒和腺病毒的检出率分别在10月份、12月份、11月份达到最高(分别为8.61%、26.50%和8.84%)。对测序的7株腺病毒阳性标本构建基因进化树后发现其均为HAdV-2型。结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济南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的人鼻病毒、呼吸道病毒及人腺病毒在不同组别间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呼吸道相关病毒 流行特征 全基因组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人呼吸道病毒(HRSV)严重威胁人群健康,老年人是易感人群之一,HRSV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普遍高于儿童以外的其他年龄组,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呼吸道病毒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常见合并症以及主要并发症,回顾了HRSV感染造成的经济负担,提出要重视老年人在感染HRSV后的疾病负担,及时对常见并发症予以治疗,从而减少不良生存结局的发生,以期为老年人HRSV感染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证据。

  • 标签: 老年人 呼吸道合胞病毒 疾病负担
  • 简介:摘要:呼吸道病毒(RSV)是导致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疾病负担。目前为止,还没有上市的RSV疫苗及RSV特异的抗病毒治疗。RS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帕丽珠单抗)等被动免疫,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和不确定的疗效,目前仅应用于RSV流行季节的高危人群。寻找潜在的RSV治疗靶点和开发RSV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是迫切需要的。

  • 标签: 呼吸道 合胞病毒感染 疾病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甘肃省2018年10岁以下儿童中门诊流感样(influenza-like illnes,ILI)病例中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呼吸道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特征,为Flu、RSV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19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病例咽拭子标本共8 559份,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流感病毒,对其中的3 436份,用RT-PCR法对RSV检测。结果Flu阳性934份,阳性率10.91%,其中甲型H1N1阳性431例、H3N2阳性70例、乙型428例、甲型H1N1和乙型混合5例;RSV阳性320份,阳性率9.31%。14个市州之间Flu、RSV检测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6.99,Р<0.01;χ2=263.34,Р<0.01)。流感1月份为最高峰,阳性率为50.70%,乙型B/Yamagata系(占53.53%)和甲型H1N1(占39.93%)同时流行。RSV的流行高峰在2~4月,阳性率达13.98%,5岁以下儿童RSV阳性率10.11%,高于5岁及以上儿童RSV的阳性率6.94%.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7,Р<0.01)。结论10岁以下儿童ILI就诊病例中RSV和Flu是主要的病原,每年冬春季节存在流行高峰,建议加强RSV的监测。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儿童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联性评价。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2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有喘息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0例。其中对照组中的婴幼儿无喘息、哮鸣音;而实验组中的婴幼儿有喘息、哮鸣音。①分别检测两组婴幼儿的呼吸道病毒(RSV),比较两组婴幼儿的RSV的IgM抗体阳性率;②分别对两组婴幼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检测范围为有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看是否有婴幼儿有过敏史。结果在本研究中,①实验组患儿的呼吸道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而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道病毒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儿对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过敏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与婴幼儿喘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过敏 婴幼儿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