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下呼吸感染是困扰世界的健康难题,尤其是儿童。约30%~50%的急性下呼吸感染由病毒引起,其中流感和呼吸病毒在人类中造成最大的疾病负担。2003年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突然出现,以及由此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疫情,表明人类的呼吸病毒感染可能起源于动物。很多不同类型的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动物,也就存在着动物源性感染的威胁和全球大流行的可能性。

  • 标签: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呼吸道合胞病毒 A型流感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感染 世界范围内
  • 简介:摘要人类呼吸病毒(RSV)属于最近被定义的肺病毒科家族正肺病毒属。这是一种负单链RNA病毒,可导致呼吸感染的流行,通常在温带气候的冬季和热带气候的雨季呈高峰。尽管会有区域差异,但该病毒的两种基因型(A型和B型)中的一种通常在一个季节中占主导,每年交替发生。RSV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它对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响已经通过广泛使用多种多样的分子检测被阐明。在成年人中,RSV会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包括上呼吸感染、严重的下呼吸感染和基础疾病的加重。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关于成年人中与RSV相关疾病负担的最新证据,尤其是在那些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其他合并症的人。我们综述了当前的治疗和预防选择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呼吸感染住院患儿呼吸病毒(RSV)感染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感染患儿1822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吸取物1份,用荧光免疫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包括呼吸病毒、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同时进行痰细菌培养和测定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采用ELISA方法)。结果1822例标本中检出病毒阳性标本385例(21.13%),其中RSV抗原阳性175例,检出率45.45%,0-3岁阳性检出数108例(61.71%),其中1岁以内60例(55.55%)。每年1-12月份均有RSV检出,11月-3月份检出率较高。175例呼吸病毒感染病例中,诊断为肺炎43例(24.57%),喘息性支气管炎78例(44.57%),上呼吸感染35例(20%),扁桃体炎9例(5.14%),中耳炎3例(1.71%)其他7例(4%)。伴发热106例(60.57%),喘息87例(49.7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76例(43.42%);C反应蛋白(CRP)升高53例(30.28%);33例(18.85%)混合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23例(13.14%)混合细菌感染,53例(30.38%)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结论RSV感染在天津地区每年冬春季高发,0-3岁是RSV感染的好发年龄,RSV引起下呼吸感染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为主,上呼吸感染以发热为主,易混合副流感III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合胞病毒 儿童
  • 简介:急性下呼吸感染,尤其是儿童期急性下呼吸感染,是世界性重要健康难题,占全球性疾病的首位。大约30%-50%的急性下呼吸感染是病毒引起的;其中大多数为流感病毒和呼吸病毒(RSV)所致。

  • 标签: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病毒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呼吸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496例呼吸感染患儿行鼻咽分泌物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原体的临床资料。结果3496例患儿中呼吸病毒(RSV)检出427例,检出率为12.21%。结论呼吸病毒是小儿呼吸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准确、快速检测呼吸感染患儿的病原体,有利于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科学依据。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小儿 下呼吸道感染
  • 作者: 刘娇 任洛 刘恩梅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36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 简介:摘要呼吸病毒(RSV)是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体,几乎所有2岁儿童均感染过RSV,每年约360万RSV感染儿童需住院治疗。虽然,RSV已被发现60余年,但至今仍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RSV的措施主要包括一般预防、单克隆抗体和疫苗。近年,长效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疫苗和小分子化合物等研发取得巨大进展,为防治儿童RSV感染带来曙光。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童 单克隆抗体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呼吸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重症呼吸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结果经过充分氧疗、抗氧化、平喘化痰等积极治疗及加强病情观察、雾化吸入、叩背等护理措施,全部患儿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细致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重症呼吸病毒肺炎患儿的疗效,提高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 标签: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儿科护理
  • 简介:呼吸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其感染后常发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且与婴幼儿哮喘发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和PCR技术快速、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常能达到早期病因治疗,尚在试制的呼吸病毒新型疫苗及基因治疗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34-0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用荧光法标记的探针检测呼吸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法标记呼吸病毒A2株(RSVA2)G蛋白胞外区段编码基因的cDNA克隆片段,制备荧光探针,建立RSVA2RNA斑点杂交实验.结果探针可检测到1×103RSV感染的细胞,并且与同为副粘病毒属的麻疹病毒(measlesvirusMV)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病毒基因表达以及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荧光探针 制备 麻疹病毒 斑点杂交 副粘病毒属
  • 简介:且有研究证实RSV感染IL-13介导AHR是依赖STAT6信号转导通路在RSV感染致气炎症及哮喘发作起重要作用[14],RSV感染致气炎症和哮喘发作的机制可能与Th2反应过强和/或Th1反应缺陷(即IFN-γ/IL-4降低明显)有关,RSV感染与气炎症机制哮喘的本质是多种细胞、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 标签: 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 哮喘关系
  • 简介:摘要呼吸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下呼吸感染最常见与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在全球范围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遗憾的是,迄今尚没有安全有效的特异性防治措施。近年来,国际及国内对RSV的致病机制有了深入研究,通过对该领域的不断探索来寻求新的药物及疫苗靶点一直是研究热点。该文从RSV病毒颗粒形态与结构、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宿主免疫应答三个方面综述RSV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加深对RSV致病机制的认识,并为RSV感染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致病机制 免疫应答 药物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薄荷不同提取方法对呼吸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的体外抑制作用及有效部位的抗病毒机制。方法采用细胞体外病毒感染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法检测薄荷的体外抗RSV作用。以体外抗RSV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为指标,对薄荷提取方法及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最佳的提取方法,并以最佳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用不同浓度的洗脱液进行洗脱,确定薄荷抗RSV的有效部位。以不同给药方式进行干预,探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果薄荷水提醇沉后的上清液对RSV的抑制作用最强,TI值为37.58;HPD100树脂对上清液的分离纯化效果最佳,其中25%乙醇洗脱部位效果最佳,TI值为57.8。理化鉴别反应确定其有效物质为多酚类物质;有效部位与病毒混合后,再进行抗病毒实验效果最佳。结论薄荷水提醇沉上清液经HPD100吸附后,25%乙醇洗脱液的抗RSV作用最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 薄荷 抗病毒药(中药) 提取法 大孔吸附树脂 治疗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婴幼儿呼吸病毒肺炎临床治疗。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呼吸病毒肺炎患儿68例为观察目标,根据患儿入院就诊的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联合给予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药物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TNF-α、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呼吸病毒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给药的治疗效果确切,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炎性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肺炎 干扰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呼吸病毒(RSV)肺炎患儿临床特点,为临床尽早识别RSV感染重症病例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入我院PICU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重症RSV肺炎82例。(1)RSV感染高峰出现在1月至3月;(2)收入PICU的重症RSV肺炎患儿年龄以<3个月的婴儿最多;(3)收入PICU的重症RSV肺炎病例合并的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混合感染以合并巨细胞病毒比例最高;(4)有创呼吸机支持、合并基础疾病者PICU住院天数延长;(5)有创呼吸机支持、合并基础疾病者出现肺外症状的比例增高;(6)有创呼吸机支持病例出现发热的比例高且体温峰值高,存在酸中毒和氧指数下降;(7)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两岁前都有较大可能发生重症RSV感染。结论重症RSV肺炎冬春季高发,主要见于<3个月的婴儿。年龄、基础疾病、合并感染、有创呼吸机支持是影响重症RSV肺炎预后的因素。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人呼吸病毒(HRSV)是婴幼儿发生严重下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HRSV疫苗和抗体类生物制品的研发已有较大突破,其研发及之后的使用策略均离不开HRSV流行和病毒变异特征的监测。世界卫生组织(WHO)高度重视HRSV流行及其变异特征的监测,但我国缺乏全国层面的、多中心的HRSV监测数据,各实验室所用的监测病例定义不一致,HRSV检测和监测方法不统一,不同实验室的结果难以进行比对分析。因此急需在我国建立全国层面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采用标准化的HRSV检测方法和监测方案进行HRSV流行特征和病毒变异特征的持续监测,为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的研发、使用和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 标签: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监测 病毒变异 实验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