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吸入(inhalationdrugdeliverysystem)将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气溶胶技术巧妙结合在一起。具有药方便无痛苦、药量小、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单剂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医药界的广泛重视。WHO许多国家在防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时都将吸入列为首选的药方式。然而,在我国吸入尚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定量吸入气雾剂(pMDI)的产量只占世界产量的3%,约为美国的1/10。

  • 标签: 吸入给药 给药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 解剖生理特点 DRUG 呼吸系统
  • 简介:摘要“稳定期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列表1,对吸入与口服、静脉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其中介绍吸入的起效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剂量低。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看法:并非所有可供吸入的药物都是起效速度快;吸入的生物利用度并不一定比口服高;也并非所有药物的用药剂量都是吸入低。吸入的不同药物、不同剂型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吸入的某些特性应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有关几种重要药物环糊精交联形成新复合物的最近进展,并重点介绍在口腔黏附给途径中,作为聚合物基质的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基于环糊精的口腔黏附处方制剂及其过程特征。

  • 标签: 口腔给药 交联黏附聚合物 环糊精包合物 控释释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溴索雾化吸入针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氨溴索针剂治疗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雾化吸入方式比起针剂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降低患儿痛苦、提高配合度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氨溴索雾化吸入 针剂给药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作者: 郑则广 陈荣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10120,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5180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美康合理用药工作站调取电子病历筛选途径为氧气雾化吸入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情况,评估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的相关指标。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中氧气雾化吸入较多的科室是: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分别为15.25%、11.86、10.89%、10.17%;≤10岁≥51岁的患者使用比例最高,分别为22.03%29.06%;氧气雾化吸入应用最多的药物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α糜蛋白酶等;患者单次氧气雾化吸入平均用量约为20.81mL;二联用药三联用药比例分别为35.53%41.65%,联用药物中最常见的是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超途径用药、单药剂量不合理、不合理联用等现象。结合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并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可共同促进氧气雾化吸入的安全、有效及合理使用。

  • 标签: 氧气雾化吸入 联合用药 利用分析 用药指导
  • 简介:综述国际上近年来吸入粉雾剂装置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出我国应加快对微粉化气雾剂药品的研发,尤其应注重对纳米技术在吸入粉雾剂中的应用.

  • 标签: 肺部给药 吸入粉雾剂 给药装置 纳米技术
  • 简介:噻苯咪唑(Thiabenzole,TBZ)是一种广谱驱虫抗真菌,能抑制多种霉菌的生长繁殖。青岛海洋大学于国内首次合成本品,旨在作为水果保鲜剂。本文观察其急性毒性,皮肤粘膜的刺激过敏反应。1.急性毒性LACA种小白鼠,一次性灌胃TBZ,以简化机率单位法计得LD50为2677.8±285.3mg/kg。2.皮肤刺激试验采用斑贴法,将10%,15%,20%的TBZ软膏分别敷贴在完整

  • 标签: 急性毒性 过敏试验 简化机率单位法 噻苯咪唑 皮肤刺激 斑贴法
  • 简介:摘要报告了质子放射治疗213例肿瘤患者皮肤粘膜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本组发生1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123例,2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47例,3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3例,4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0例。对出现的放射反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肿瘤 质子放射治疗 皮肤粘膜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皮肤位于体表,重量占人体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m2~2m2,其厚度因人或部位而异,范围在0.5mm~4mm.皮肤覆盖着全身,使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在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 标签: 抗皮肤感染药 合理用药 病原微生物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喉炎患者中应用不同途径(喉滴入、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采用喉滴入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比对照组85%有明显的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以及声音嘶哑的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喉炎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喉滴入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雾化吸入 喉炎 喉滴入 临床疗效
  • 简介:吸入疗法已经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压力定量吸入、干粉吸入雾化吸入等。其中雾化吸入由于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几年来其临床应用药物种类、治疗疾病类型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笔者就雾化吸入的原理、现状及相关临床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 标签: 雾化吸入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雾化吸入与静脉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20.3-2022.3收治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管理组(雾化吸入参比组(静脉),对比疗效。结果:管理组病症消失时间较参比组提前,管理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较静脉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优势。

  • 标签: 雾化吸入 静脉给药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小儿肺炎的雾化治疗方式进行研究,主要观察喜炎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同时开展两组的研究工作,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另外其中一组患儿接受生理盐水雾化治疗(对照组),另外一组患儿接受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为进行该项研究,共计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抽取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在本院接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长于研究组患儿(P<0.05)。结论: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 

  • 标签: 喜炎平 雾化吸入给药 小儿肺炎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100例哮喘慢性阻基}生肺病(COPD)患者吸入装置的用药情况,为合理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时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科就诊并使用吸入装置的哮喘COPD患者100例,从吸入装置的7个操作步骤(装药、呼气、咬紧、吸气、屏气、重复漱口等),分析其用药情况。结果:中,漱口、呼气、吸气与屏气的用药的操作错误率较高,分别为43.00%、42.00%、34.00%25.00%;单药用药错误发生率为噻托溴铵95.74%、沙美特罗一替卡松273.33%布地奈德一福莫特罗260.87%。结论:哮喘COPD患者在使用压力定量吸入装置时,操作步骤多而复杂,患者不易掌握其用药技巧,药师需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以提高吸入装置用药的正确率。

  • 标签: 哮喘 COPD 吸入给药装置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