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诊护理应用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7月-2021年8月因呼吸窘迫综合而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护理情况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医院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而实验组除此之外还实施了系统化的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自主呼吸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同时LIVI产生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急诊护理应用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采用肺部超声诊断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段是2020年2月-2021年2月,研究对象是我院的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组成研究组的患者进行肺部超声诊断,组成对比组的患者进行胸部CT诊断,观察两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均高于对比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机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价值。方法:2019年6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病患74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呼吸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血氧分压等指标。结果:针对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研究组治疗后分别是(98.31±5.2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患者中选取8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同时对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呼吸机治疗。然后对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发现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结果:在经过24小时治疗之后,采用呼吸机治疗的实验组在血气指标检测值要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采用呼吸机治疗之后不仅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了改善,还降低了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呼吸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ⅠCU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效果。方法:针对50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病人进行研究,按照发病原因,将病人分到肺内因组和肺外因组当中,每组各25名病人。对比接受ICU临床治疗后,两组的急救、机械通气时间和7天内病人的死亡率。结果:肺外因组的急救、机械通气时间都低于内因组,同时肺外因组7天内死亡率小于肺内因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护理窘迫综合征 ICU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新生儿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呼吸窘迫综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评估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血气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数据结果显示(80.0%vs96.0%),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呼吸窘迫综合新生儿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并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ECMO治疗,根据患者肺部病情好转情况进行撤机,根据撤机后患者生存状况评估ECMO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成功组、治疗失败组。询问患者家属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ARDS患者ECMO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80例ARDS患者,经ECMO治疗成功44例,占55.00%,纳入治疗成功组;治疗失败36例,占45.00%,纳入治疗失败组。治疗失败组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例数多于治疗成功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均高于治疗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生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CRRT治疗、血清MCP-1、sCD14、SP-D过表达是ARDS患者ECMO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行CRRT治疗、血清MCP-1、sCD14、SP-D过表达是ARDS患者ECMO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治疗失败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该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氧饱和度(SaO2)、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氧合指数〔p(O2)/FiO2〕、肺损伤评分(Murray)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arshll)。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IgA、IgM、IgG水平、SaO2、PEEP、p(O2) /FiO2水平、Marshll与Murr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PEEP、Marshll与Murray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IgA、IgM、IgG水平、SaO2、p(O2) /FiO2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缓解器官功能与肺损伤情况,效果显著。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功能 肺损伤评分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我院实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ICU临床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接收的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88例开展ICU临床治疗,按病因原因随机分为对比组44例,对比组为肺内源组,研究组44例为肺外源组,两组均开展ICU临床救治治疗。评估临床指标、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救治指标用时均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病因不同,在相关的病情变现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均应加强治疗,内源性肺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治疗时间更长,应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CU临床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为临床护士对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健康学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Cochrane Library、医脉通、EMBASE、PubMed、BMJ、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关于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RCT及类试验研究。检索时限为2010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由4名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人员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提取和汇总。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RCT、1篇类试验研究。从评估、干预措施、监管、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及预防遵循原则5个方面,提取出1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成人ARDS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便于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及护理。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俯卧位 机械通气 压力性损伤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20例呼吸窘迫综合患儿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将本次实验所选患儿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60例患儿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所选60例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出现情况、干预前后氧合指标,并实施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所选60例患儿中共计10人出现并发症,占组内所选患儿人数的比例为16.67%,实验组对应人数为2人,占比为3.33%,分析两组患儿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及实验组患儿动脉血氧含量、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氧合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且两组动脉血氧含量、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新生儿纳入到本次对比实验中,将其采用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研究中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无创呼吸机防治呼吸窘迫综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20.1-2020.12月间收治的2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n=14)与观察组(n=14),其中对照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主要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出现临床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患儿应用无创呼吸机,不但可以缩短相应的临床治疗时间,更能改善患儿群体的血气指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无创呼吸机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NIPPV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早产儿41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无创呼吸机NIPPV模式治疗,对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2.34±9.58)h、(75.31±7.65)h、(12.15±1.78)d,发生肺损伤1例,脑出血1例,肺出血1例。结论:无创呼吸机NIPPV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可改善血气分析,有助于快速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新生儿肺脏疾病超声诊断技术日益成熟,尤其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肺脏超声(lung ultrasound,LUS)监测指导下管理患儿,极大地改善了RDS预后。为了有助于LUS的开展和应用,更好地发挥LUS在RDS管理中的优势,特组织有关专家拟定了本专家共识,对超声仪器的选择、参数调节、基本操作方法、RDS的超声诊断及分度标准等进行了详尽介绍。专家共识认为肺实变是RDS最重要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是LUS诊断RDS的必备条件。根据肺实变程度和范围及是否导致了严重并发症,将RDS分为轻、中、重三度,从而优化对RDS的管理。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新生 肺脏超声 超声诊断 超声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急诊及老年科诊治的发生ARD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分为AKI组和无AKl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分期AKI对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ARDS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32例ARDS老年患者,年龄(74.7±8.8)岁,其中129例(29.9%)发生AKI。AKI组与无AKI组单因素分析发现AKI组年龄偏高,合并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房颤病史比例高,意识障碍、行机械通气发生率高,平均动脉压偏低(均P<0.05)。ARDS中-重度患者AKI发生率升高(P<0.001)。AKI组基础肌酐、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较高(均P<0.01),炎症指标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P=0.003)及D-2聚体(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0.040)升高明显。AKI组尿蛋白(P<0.001)、低射血分数(P= 0.040),胸片或CT检查示胸腔积液(P= 0.003)阳性率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OR:1.789,95%CI:1.105~2.894,P=0.018)、糖尿病(OR:1.976,95%CI:1.076~3.628,P=0.028)、意识障碍(OR:2.531,95%CI:1.203~5.251,P=0.014)、机械通气(OR:3.421,95%CI:1.521~7.694,P=0.003)、基础肌酐(OR:1.014,95%CI:1.002~1.027,P=0.024)、AST>40 U/L(OR:2.495,95%CI:1.431~4.348,P=0.001)及NLR(OR:1.015,95%CI:1.001~1.029,P=0.042)是ARDS-AKI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AKI分期对预后影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90,P<0.001);组间比较显示,与无AKI组比较,AKI(1期)患者预后不良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188,P= 0.139)。与无AKI组、AKI(1期)比较,AKI(2-3期)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增加(分别为χ2=18.268,P<0.001;χ2=6.347,P= 0.012)。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KI(HR:1.858,95%CI:1.207~2.861,P=0.005)和中-重度ARDS(HR:1.815,95%CI:1.167~2.822,P=0.008)是老年ARDS预后不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老年ARDS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意识障碍、机械通气、AST、基础肌酐值、NLR是ARDS-AKI独立风险因素,中-重度ARDS、AKI(2-3期)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增加。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新生儿肺脏疾病超声诊断技术日益成熟,尤其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肺脏超声(lung ultrasound,LUS)监测指导下管理患儿,极大地改善了RDS预后。为了有助于LUS的开展和应用,更好地发挥LUS在RDS管理中的优势,特组织有关专家拟定了本专家共识,对超声仪器的选择、参数调节、基本操作方法、RDS的超声诊断及分度标准等进行了详尽介绍。专家共识认为肺实变是RDS最重要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是LUS诊断RDS的必备条件。根据肺实变程度和范围及是否导致了严重并发症,将RDS分为轻、中、重三度,从而优化对RDS的管理。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新生 肺脏超声 超声诊断 超声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大陆地区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大陆19家医院的20个ICU内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老年(≥65岁)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ARDS高危因素、呼吸支持数据和预后数据,描绘老年ARDS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170例老年ARDS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为15例(8.8%)、73例(42.9%)和82例(48.2%)。老年ARDS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肺炎(134例,78.8%)。在ICU住院期间,共64例(37 %)老年患者接受了无创通气,其中28例(43.8%)转为有创机械通气。ICU期间使用有创通气的老年ARDS患者为130例(76.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最终全部使用了有创通气。88例(51.8%)患者合并了其他脏器功能衰竭。105例(61.8%)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入组24 h后的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和氧合指数、入ICU前7 d累积液体平衡及休克为院内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入组24 h氧合指数:P=0.0300,RR=0.196,95%CI为0.045~0.853;入组24 h SOFA:P=0.030,RR=0.725,95%CI为0.543~0.969;前7 d累积液体平衡:P=0.026,RR =1.000,95%CI为1.000~1.000;合并休克:P=0.034,RR =0.140,95%CI为0.023~0.863)。结论入住ICU的老年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高,入组24 h后更高的SOFA评分、更低的氧合指数、入ICU前7 d更高的累积液体正平衡及休克会增加老年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入ICU后的前7 d在循环稳定的前提下维持液体负平衡可能改善ARDS的住院存活。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流行病学 老年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