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闽东茶园黄红壤长期培肥定位试验,培肥处理包括:100%化肥(NPK)、50%化肥+50%有机肥(1/2NPK+1/2OM)、100%有机肥(OM)、100%化肥+豆科牧草(NPK+L)、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牧草(1/2NPK+1/2OM+L)和未施肥对照(CK),探讨了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总有机(SOC)、可溶性有机(DOC)和微生物量(MBC)的影响。结果表明:1/2NPK+1/2OM+L和OM等培肥处理下SOC、DOC和MBC含量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土壤MBC含量在2009年分别比CK增加了2.59、2.58、2.62倍,2011年增加了1.89、1.50、1.27倍。同时,不同处理的茶叶产量比CK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以处理OM和1/2NPK+1/2OM+L的增幅较大,分别高达104.46%和128.26%,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产。此外,茶叶产量与MBC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直线关系。因此,处理OM和1/2NPK+1/2OM+L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总量,而且提高活性含量,为茶叶增产奠定基础。

  • 标签: 黄红壤 培肥处理 土壤碳组分 茶叶产量
  • 作者: 周航 杨晨曦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4-03-12
  • 出处:《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5;5.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陕西西安710075)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通气能力,改善理化性质。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评价区域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在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和水溶性有机含量顺序均为SFG>NFG>CK。<0.053mm粒级团聚体有机含量明显高于>0.250mm和0.053~0.250mm粒级。在0~10cm土层,SFG、NFG处理土层>0.250mm、<0.053mm、0.053~0.250mm粒级团聚体有机含量均比对照CK提高10%以上;而在10~20cm土层,SFG处理>0.250mm粒级和NFG处理0.053~0.250mm粒级团聚体有机含量增加最为明显。不同处理之间穗粒数和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产量与土壤有机含量之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可见秸秆配合耕作措施有利于促进土壤有机及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 标签: 秸秆还田 土壤 有机碳
  • 简介:Cultivationisoneofthemostimportanthumanactivitiesaffectingthegrasslandecosystembesidesgrazing,butitsimpactsonsoiltotalorganiccarbon(C),especiallyontheliableorganicCfractionshavenotbeenfullyunderstoodyet.Inthispaper,theroleofcroppinginsoilorganicCpoolofdifferentfractionswasinvestigatedinameadowstepperegioninInnerMongoliaofChina,andtherelationshipsbetweendifferentCfractionswerealsodiscussed.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concentrationsofdifferentCfractionsatsteppeandcultivatedlandalldecreasedprogressivelywithsoildepth.Aftertheconversionfromsteppetospringwheatfieldfor36years,totalorganiccarbon(TOC)concentrationatthe0to100cmsoildepthhasdecreasedby12.3%to28.2%,andTOCofthesurfacesoilhorizon,especiallythoseof0-30cmdecreasedmoresignificantly(p<0.01).The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andmicrobialbiomasscarbon(MBC)atthedepthof0-40cmwerefoundtohavedecreasedby66.7%to77.1%and36.5%to42.4%,respectively.IntheS.baicalensissteppe,theratiosofsoilDOCtoTOCvariedbetween0.52%and0.60%,andthoseinthespringwheatfieldwereonlyintherangeof0.18%-0.20%.Themicrobialquotients(qMBs)inthespringwheatfield,varyingfrom1.11%to1.40%,werealsolowerthanthoseintheS.baicalensissteppe,whichwereintherangeof1.50%-1.63%.ThechangeofDOCwasmuchmoresensitivetocultivationdisturbance.SoilTOC,DOC,andMBCweresignificantlypositivecorrelatedwitheachotherintheS.baicalensissteppe,butinthespringwheatfield,thecorrelativitybetweenDOCandTOCandthatbetweenDOCandMBCdidnotreachthesignificancelevelof0.05.更多还原

  • 标签: TEMPERATE GRASSLAND cultivation soil total ORGANIC
  • 简介:通过原位进行控制、低氮和高氮(0,60,240kg/(hm^2·a))3个氮添加处理,采用挖壕沟法区分自养呼吸,研究板栗林土壤不同组分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氮添加处理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在控制处理样地中,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分别为(3.47±0.09)、(2.26±0.10)和(1.21±0.16)μmol/(m^2·s),土壤不同组分呼吸对氮添加处理有不同的响应,低氮添加显著促进了土壤呼吸及不同组分呼吸(P<0.05),高氮添加则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及异养呼吸(P<0.01),而对自养呼吸无显著影响(P>0.05);3)在控制处理样地中,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的Q10值分别为2.44、1.93和4.10,氮添加处理可显著降低自养呼吸的Q10值(P<0.05),而对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无显著影响(P>0.05).

  • 标签: 板栗林 氮添加 土壤呼吸 土壤不同组分呼吸 Q10值
  • 简介:摘要:本文将马尾松飞播林作为本文进行研究的对象,对于多种营林措施对土壤呼吸速率展开持续观测,完成了针对多种营林措施针对土壤呼吸产生带来的影响还有多种营林措施影响下土壤呼吸存在差异的具体因素。

  • 标签:     马尾松 土壤呼吸速率 除灌 采伐 土壤温度
  • 作者: 李嘉雯 黄敏姿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6
  • 机构:广东华清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510000
  • 简介:摘要:试验采用总有机(TOC)分析仪测定土壤中有机的含量,以二氧化碳(CO2)含量得到有机的含量。通过绘制有机标准曲线,并测定土壤国家标准物质,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通过本法与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对了土壤样品中有机的含量,体现了总有机(TOC)分析仪法操作简便,干扰小,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及准确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土壤中的有机

  • 标签: 总有机碳分析仪 土壤 有机碳
  • 简介:摘要:试验采用总有机(TOC)分析仪测定土壤中有机的含量,以二氧化碳(CO2)含量得到有机的含量。通过绘制有机标准曲线,并测定土壤国家标准物质,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通过本法与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对了土壤样品中有机的含量,体现了总有机(TOC)分析仪法操作简便,干扰小,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及准确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土壤中的有机

  • 标签: 总有机碳分析仪 土壤 有机碳
  • 简介: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农田固措施的研究文献,从中总结出可以增加农田土壤汇效应的人为措施,并在分析各种措施的基础上,评价了实施这些措施对增加农田土壤汇效应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

  • 标签: 农田土壤碳汇 措施 有机碳
  • 简介:摘 要: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材料对土壤有机的影响涉及多方面效应。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助于吸附和固定有机物质,延缓有机的分解,提高土壤中的有机滞留时间。通过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生物炭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的含量。此外,生物炭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孔隙度,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有机的稳定积累。这些效应共同作用,使得生物炭在土壤环境中对有机的影响呈现多层次、综合性的效果,为土壤肥力和农业可持续性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 标签: 生物炭 土壤有机碳 土壤改良
  • 简介: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工业城市保定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污染严重,保定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细粒子和超细粒子污染严重,其中含组分具有重大贡献,PM1.1、PM2.1和PM2.1-9.0中含气溶胶总量(totalcarbonaceousaerosols,TCA)分别占到(49±20)%、(45±19)%和(19±7)%。PM9.0中的含气溶胶主要富集在PM2.1乃至PM1.1中。颗粒物浓度谱分布及含气溶胶富集量呈显著季节变化,由于采暖过程秋冬季各粒径段有机(organiccarbon,OC)和元素(elementalcarbon,EC)的浓度均增加,秋、冬季节细颗粒物中OC浓度可高达44.0±38.3、78.5±30.2μgm-3,EC浓度分别为3.5±1.6、8.5±6.8μgm-3。各个季节OC和EC在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TSP)中的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meandiameter,GMD)均集中在较小粒径段。粗颗粒物中OC的GMD在春夏季较高,秋季减少,而冬季最低。而粗颗粒物中EC的GMD则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保定〈0.4μm的颗粒物中OC/EC比值4个季节的水平较为稳定,春、夏、秋、冬季OC/EC比值分别为5.2、3.5、4.1和5.4,来源主要为交通和燃煤。其余几个粒径段的颗粒物的来源更为复杂,其来源主要为燃煤、木材和生物质。

  • 标签: 保定 大气颗粒物 元素碳 有机碳 粒径分布
  • 作者: 王嘉炜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1-11-04
  • 出处:《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17期
  • 机构:1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4. 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 简介:摘要:溶解性有机具有较强的活性,其能在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溶解、迁移以及吸附等多个方面的特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现阶段所开展的土壤研究过程中,在溶解性有机方面相继出现若干术语,对其开展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目前土壤溶解性有机测定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指导。

  • 标签: 溶解性有机碳 测定方法 实际应用
  • 简介:以纳帕海湿地天然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土壤微生物量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0~40cm深土层的平均有机含量在(18.02±0.24)(258.44±3.37)g/kg之间变动;三者10-40cm深土壤的各土层平均有机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在不断减小,且差异显著60〈0.05);其土壤表层(0~10cm)的平均微生物量含量都较高,分别为(446.23±98.72)mg/kg(沼泽化草甸)、(204.23±44.90)mg/kg(天然沼泽)和058.64±65.24)mg/kg(草甸);三者0~40cm深土层的微生物量含量差异明显,沼泽化草甸的微生物量含量最高,为940.00mg/kg,天然沼泽次之,为472.23mg/kg,草甸最低,为359.78mg/kg:在垂直分布上,三者的土壤微生物量含量表现出与土壤有机含量一致的规律;土壤有机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含量都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表明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含量主要受土壤水分的影响,而人为疏干排水是导致土壤水分下降的诱因。

  • 标签: 高原湿地 纳帕海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诱因
  • 简介:研究了东北东部张广才岭西坡东北林业大学老山人工林实验站于1966年春栽植的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包括:红松(Pinuskoraiensis)人工纯林,红松蒙古柞(Quercusmongolica)混交林,红松白桦(Betulaplatyphylla)混交林土壤有机质量分数、密度和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库是由土壤L层、F层、H层和B层分室构成,每个分室具有储功能和潜力。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得知,不同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类型、不同土层分室、不同坡位种类均对Soc质量分数,Soc密度有显著影响,红松蒙古柞混交林Soc密度最高为278.63Mg·hm^-2,以分室比较属B层分室密度最高,为212.28Mg·hm^-2,以坡位比较坡下Soc密度最高,为394.18Mg·hm^-2,同时揭示了Soc质量分数,Soc密度与各分室有机质含量,分室的土壤垂直深度有明显的规律。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温带湿润地区地带性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林混交的生态系统土壤有较高的储能力,为防止气候转暖,实施减排发展低经济提供参考。

  • 标签: 土壤碳库 碳密度 碳质量分数 红松 混交林
  • 简介:深层土壤有机土壤剖面总有机的一半以上.最近发现表层和深层土壤有机动态及其调控因素并不相同,这对准确评估土壤潜力具有重要影响.深层土壤有机主要来源午根系、根系分泌物、可溶性有机土壤微生物及生物扰动作用,这些来源的相对重要性可能取决于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与表层土壤相比,深层土壤有机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位素C/N、平均驻留时间长、矿化速率低和高稳定性.深层土壤有机的生物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物理保护三种稳定性机制的相对贡献并不清楚.未来应加强环境变化和人类干扰对深层土壤有机动态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标签: 深层土壤 有机碳来源 有机碳周转 有机碳稳定性 碳动态
  • 简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3种草地类型地上植被和土壤有机密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草地及土壤能力的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物量级别下,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有机密度均表现出了各自的规律性差异.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土壤有机密度相对稳定的生物量阈值区间分别为100~180、120~140和60~80g,在阈值范围外,平均土壤有机密度差异显著;2)在80~100g与120~140g2组生物量级别下,不同群落类型间土壤有机密度尽管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而言,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密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改良草地植被生长状况,防止水土流失和草地退化,对增加草原土壤有机密度、提高草原土壤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草原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内蒙古
  • 简介:为了解高寒沙化草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含量变化特征,对若尔盖四种不同沙化程度的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有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川西北高寒草地中,随着草地沙化程度加剧,土壤中团聚体组成变化明显。当高寒草地从中度沙化向重度沙化转变阶段,≤0.25mm粒级团聚体的增加及0.5-2mm粒级团聚体的减少都较为显著。随着草地沙化程度的增加,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土壤团聚体有机含量的显著下降发生在草地从中度沙化向重度沙化转变阶段。

  • 标签: 高寒草地 沙化土壤 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 简介:对北京不同植被类型的园林绿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和通量进行比较,通过利用AV-SFS“土壤呼吸分析仪”测量,于2010年9~12月测定并分析了北京朝阳区四环附近3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C02排放日变化状况。结果显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CO2排放变化都表现为单峰曲线;裸地和林下园地的土壤CO2排放单日日变化幅度都比草坪地的值低;两者日排放浓度最高值高于草坪地,最低值低于草坪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在实验状态下,草坪地的土壤通量日变化最高,平均值为-437.1g·m^-2·s^-1;裸地土壤通量日变化最低,且与林下园地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

  • 标签: 土壤 CO2排放通量 园林绿地 北京
  • 简介:摘要: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资源,但是,新增耕地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壤贫瘠、有机质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施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和肥力,但无机肥的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甚至退化。农业废弃物还田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并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会改变土壤排放。本文总结了秸秆还田和畜禽粪便堆肥还田的益处及对土壤排放的潜在影响,为新增耕地地力提升提供思路。

  • 标签: 新增耕地 秸秆还田 动物有机肥 土壤碳排放
  • 简介: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转换为米槠人工林后,两林分土壤可溶性有机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转换后,土壤可溶性有机和微生物生物量分别平均下降28.8%、11.0%(P〈0.05)。米槠天然林和米槠人工林0~10cm土壤可溶性有机含量分别为306mg·kg-1、209mg·kg-1,分别占土壤有机的0.71%、0.91%;10~20cm分别为210mg·kg-1、158mg·kg-1,分别占土壤有机的0.71%、0.88%;两林分0~10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分别为508mg·kg-1、460mg·kg-1,10~20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分别为373mg·kg-1、327mg·kg-1。米槠天然林和米槠人工林中的土壤可溶性有机、微生物生物量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两林分土壤可溶性有机最高值出现在秋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而微生物生物量夏秋季显著高于春冬季(P〈0.05)。

  • 标签: 米槠天然林 米槠人工林 活性有机碳 季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