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分析子宫下段在前置胎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前置胎盘手术的患者68例,按照在手术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止血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32例,对照组前置胎盘患者执行常规止血治疗的措施,实验组前置胎盘患者在对胎盘剥离之前,先用一次性无菌的硅胶尿管对患者的子宫下段进行,阻断血液对子宫体的供给,助娩胎盘,解除患者的尿管,然后使用0号微乔线缝子宫下段,阻断血液对子宫体的供给,术后不用拆除线,继续保留让其自然吸收,比较两组前置胎盘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总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前置胎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置胎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进行前置胎盘手术的患者止血时,采用子宫下段的止血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总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术 子宫下段环扎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时应用子宫下段的效果方法 将在2020年~2021年在我院就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和观察组的人数均为40人,参照组采用传统的止血方式,观察组使用宫腔水囊填塞联合子宫下段,对比组间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和24h后术后出血量指标较参照组更低,彻底止血所耗费的时间更短,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别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子宫下段环扎术 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子宫下段治疗剖宫产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妊娠的产妇86例,实验为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将86例接受子宫下段治疗剖宫产的单胎足月妊娠的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43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并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5);剖宫产中出血的患者行子宫下段止血迅速,全部止血成功,无1例子宫切除及转院,观察组产妇麻醉中MAP和H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子宫下段治疗剖宫产中出血较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更快的起效作用,可加快胎儿娩出时间和手术时间,对剖宫产中出血的86例患者而行子宫下段压迫止血法术式中,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全部止血成功,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子宫下段环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橡胶止血带环子宫下段阻断子宫血流救治剖宫产中急性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采用橡胶止血带环子宫下段方法救治剖宫产急性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7天子宫复旧好,无一例行子宫切除子宫如期复旧,术后2-6个月间月经恢复正常,周期规律,经量与产前无异常。结论采用橡胶止血带环子宫下段方法,可快速控制出血,止血时间明显缩短,输血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减少,技术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费用低。

  • 标签: 剖宫产 环扎子宫 止血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1例,该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2例,该组患者采用改良式宫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及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及手术时间比对照组优,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将改良式宫颈应用于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中,不仅能有效减少中的出血量,还能缩短手术的时间,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 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宫颈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96例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 n=48)患者采取传统宫颈,观察组( n=48)患者采取改良式宫颈,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红细胞悬液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红细胞悬液量、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采用改良式宫颈诊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可显著降低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 标签: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 前置胎盘 子宫下段出血 效果
  • 作者: 张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在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42例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21例患者作为一组,参照组患者实行我院传统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手术时间、输红细胞悬液、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输红细胞悬液、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与感染现象,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改良式宫颈环扎术应用在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中存在更确切的疗效,可以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宫颈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宫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输红细胞悬液量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红细胞悬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子宫腔积血等并发症状。结论运用改良式宫颈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现象,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 出血 子宫下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式宫颈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4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均出现子宫下段出血。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宫腔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宫颈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量和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式宫颈治疗,止血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前置胎盘 下段出血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cDonald子宫(MC)与腹腔镜子宫峡部(LCC)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CI)的围产结局,为CI孕妇行子宫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行子宫孕妇211例,根据式、行LCC孕妇是否有MC史分为MC组(54例)、有MC史LCC组(28例)、无MC史LCC组(129例)。比较3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结局。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MC组、有MC史LCC组和无MC史LCC组孕妇于妊娠期行子宫的比例分别为100.0%(54/54)、7.1%(2/28)、27.1%(35/12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的指征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但最主要的指征均为妊娠中晚期流产史[分别为75.9%(41/54)、89.3%(25/28)、84.5%(109/129)]。MC组、有MC史LCC组及无MC史LCC组获活产扎成功率分别为94.4%(51/54)、82.1%(23/28)、93.8%(121/12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49;P=0.059)。(2)扎成功孕妇(195例)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与MC组孕妇比较,有MC史LCC组和无MC史LCC组孕妇胎位异常[分别为7.8%(4/51)、17.4%(4/23)和19.8%(24/121)]、胎盘植入[分别为5.9%(3/51)、13.0%(3/23)和11.6%(14/121)、子宫破裂[分别为0、4.3%(1/23)和5.8%(7/121)]的发生率均较高,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C组孕妇绒毛膜羊膜炎或宫内感染(15.7%,8/51)、胎膜早破(23.5%,12/51)的发生率均高于有MC史LCC组[分别为0、4.3%(1/23)]和无MC史LCC组[分别为0.8%(1/121)、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妊娠结局:MC组孕妇的剖宫产率[41.2%(21/51)]显著低于有MC史LCC组[100.0%(23/23)]和无MC史LCC组[100.0%(121/121);P<0.001];其费用均显著低于有MC史LCC组和无MC史LCC组(中位数分别为12 169、26 438、27 783元;P<0.001)。3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窒息、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C和LCC均为治疗CI的有效方式,两者的获活产扎成功率相近。但MC具有剖宫产率低、经济、易操作的优势。CI孕妇建议首选MC,对于MC失败者可考虑LCC。

  • 标签: 宫颈功能不全 环扎术,宫颈 腹腔镜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25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在传统保胎治疗基础上加用子宫治疗。结果除1例因宫颈环形断裂于孕36周剖宫产,其余24例37周以上分娩,所有围产儿均存活。结论子宫治疗习惯性流产,可延长妊娠时间,防治早产,同时术后行保胎治疗可降低子宫肌纤维张力及子宫下段负荷,使妊娠延长,增加新生儿存活率。

  • 标签: 子宫颈环扎术 流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应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TAC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4年到2016年的产科中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32例,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者给予欣母沛注射方式止血,部分患者联合传统的“8”字间断缝合止血。观察组16例,患者在缩宫素的基础上使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止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如年龄、分娩前血红蛋白、分娩周期、新生儿体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输血量及产后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应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 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子宫下段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子宫下段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以及术后24h出血量,记录两组中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以及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显著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下段环扎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3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5~7天拆线2期愈合率达100%。结论对子宫下段剖宫产因其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为临床最常用的式。具有术后切口愈合好,再次分娩时子宫破裂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少,很少发生肠麻痹及腹膜炎等优点。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下段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剖宫产中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下段环形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中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纳入患者根据其采用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比组(n=41)和研究组(n=43),所选患者入院后均应用欣母沛、缩宫素注射治疗以及宫腔填塞纱布止血,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子宫下段环形缝,比较2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42例产妇止血有效,止血有效率为97.67%,对比组31例产妇止血有效,止血有效率为75.6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786,P=0.0027)。2组产妇治疗后2小时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29,P=0.0354),2组产妇治疗后24小时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115,P=0.0212)。结论对剖宫产中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下段环形缝可提升止血有效率并可显著减少术后出血量。

  • 标签: 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术 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