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我院 2017年 5月到 2018年 11月的 90例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病患,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护理,护理干预组开展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后持续疼痛时间;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 结果:护理干预组满意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后持续疼痛时间、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 0.05。 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病患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轻病患疼痛,减轻不良情绪,减少宫腔镜治疗子宫纵隔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纵隔 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分娩期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根据子宫畸形情况,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医治的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正常子宫是对照组,40例子宫畸形是观察组,分析两组孕妇妊娠过程与结束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剖宫产概率低于观察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畸形分娩期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高,需要及时针对子宫畸形做出目的性护理,改善产妇分娩情况。

  • 标签: 子宫畸形 妊娠分娩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 73例先天性纵隔子宫妊娠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 方法 本次73例研究对象都是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纵隔子宫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0%确诊,其中 78.08%为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 21.92%为完全纵隔子宫妊娠, 82.19%为早期妊娠、 17.81%为中晚期妊娠, 52.05%妊娠囊处于左侧宫腔、 47.95%处于右侧宫腔;早期妊娠宫腔中可见纵隔、中晚期妊娠可见带状回声。 结论 先天性纵隔子宫妊娠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发挥着重要作用,能确定妊娠及纵隔情况,为治疗方案制定、分娩方式制定提供可靠参考,值得全方位推广。

  • 标签: 先天性纵隔子宫 妊娠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流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1)6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CT误诊纵隔型肺癌,等.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3例报告.临床肺科杂志

  • 标签: 例分析 型肺癌 成人纵隔
  • 简介:  3.1纵隔畸胎瘤CT影像特点在CT图像上多数纵隔畸胎瘤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包块[1,囊实性包块29例,  2.3与对照组CT表现对比分析结果63例纵隔畸胎瘤病人中有脂密度子囊、水密度子囊、液-液平面、脂-液平面、蛋壳状钙化、含有牙齿或骨骼CT表现者分别为5、3、4、6、4、5例

  • 标签: 畸胎瘤诊断 纵隔畸胎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畸形诊断中经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畸形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纳入对象均接受过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诊断,有完整资料,比较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子宫畸形类型主要有不完全纵膈子宫、完全纵膈子宫、弓形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等,单个类型上两种诊断方式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整体符合率上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经阴道检查与诊断子宫畸形均有不错的价值,但三维超声检查诊断整体符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畸形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畸形诊断中经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畸形的患 者120例进行研究,纳入对象均接受过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诊断,有完整资料,比较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子宫畸形类型主要有不完全纵膈子宫、完全纵膈子宫、弓形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等,单个类型上两种诊断方式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整体符合率上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 P<0.05)。 结论: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经阴道检查与诊断子宫畸形均有不错的价值,但三维超声检查诊断整体符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畸形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24岁,因“反复胸痛20天,发热伴咳嗽、痰中带血10天”入院,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弱。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93.67U/L,谷草转氨酶53.71U/L,血清白蛋白33.37g/L,白蛋白/球蛋白0.91,谷氨酰转移酶221.39U/L,碱性磷酸酶171.13U/L,聚酰胺120.93mg/L,乳酸脱氢酶703.11U/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31026.00U/L.

  • 标签: 绒毛膜癌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本文对1例男性纵隔绒毛膜癌脑转移病例进行报告,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男性纵隔绒毛膜癌 脑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能行生殖道畸形患者在出现泌尿系统畸形时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妇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生殖道畸形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具体治疗方法。结果我院妇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女性泌尿系统畸形患者共有30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7~49岁之间。生殖系统畸形类别包括子宫纵隔147例、阴道闭锁33例、先天性无子宫阴道4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68例、残角子宫10例、单角子宫1例,整体来说,生殖道畸形根据其发生的情况分为对称性畸形和不对称性畸形。在发生了对称性畸形的患者来说,只有1例患者合并有肾脏缺如,且肾脏缺如侧为同侧;而在不对称畸形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合并有肾脏缺如。结论对于女性生殖道畸形患者来说,其合并泌尿系统畸形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尤其患者是不对称生殖道畸形时,合并有肾脏畸形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同时,对称性生殖道畸形和不对称性生殖道畸形之间的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女性生殖道畸形的患者确诊疾病时往往较晚,且多已成家,因此早期发现生遭到系统畸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伦理学意义。

  • 标签: 女性生殖道畸形 泌尿系统畸形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在纵膈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抽选我院50例纵膈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分组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CT诊断,为观察组采取MRI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效果。结果CT和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但CT和MRI两种诊断灵敏度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利用CT和MRI对纵膈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诊断准确率高。

  • 标签: CT MRI 纵隔型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两把刷子”抗氧化——多酚和维生素C草莓中的功能性成分不可忽视,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如草莓酚酸类黄酮、草莓鞣花丹宁、草莓原花青素、草莓花青素等,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炎症、抗癌、抗突变保护皮肤、改善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系统疾病)等作用,草莓中的维生素C也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

  • 标签: 草莓 性早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多酚类化合物 畸形 维生素C
  • 作者: 任鸣宇杨军盛宝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佳木斯大学/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鸣宇杨军盛宝英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在病变部位动脉与静脉之间直接相通,没有正常的毛细血管床存在,从而导致一系列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我院于2018年治愈一例左侧丘脑血管畸形,经过手术干预,行“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Chiari畸形Ⅰ型的 MRI诊断,评价 MRI对 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65例资料完整的 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下 5-18mm,其中伴脑积水和脊髓空洞症 2例,伴脊髓空洞症 42例。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后颅凹及颅颈交界结构,并可显示颅底及其他发育异常,为诊断 Chiari畸形Ⅰ型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 ] Chiari畸形 I型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hiari畸形Ⅰ型的MRI诊断,评价MRI对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5例资料完整的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下5-18mm,其中伴脑积水和脊髓空洞症2例,伴脊髓空洞症42例。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后颅凹及颅颈交界结构,并可显示颅底及其他发育异常,为诊断Chiari畸形Ⅰ型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Chiari畸形I型 MRI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以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6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 50例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所选对象经分组后,对照组 23例(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 27例(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多于、长于观察组;手术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患者FVC、 FEV1水平下降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 FVC、 FEV1水平变化相对平稳;观察组患者 Ang-II、 Cor、 ACTH上升不明显,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Ang-II、 Cor、 ACTH水平;两组患者均有发热、胸腔积液、肩关节活动障碍情况,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纵膈良性肿瘤行胸腔镜手术效果佳,值得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纵隔良性肿瘤 手术出血量 肺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