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与典型的“把”字句比较,绥德方言“把”字句有四种类型较为特殊:“把”字句不带补语、“把”字句无处置动词、“把”字句表示祈使语气、“把”字句与“被”字句套用。本文就这四类句式进行结构、语义描写,同时对其中的一些句式作历史溯源与一定的解释。

  • 标签: 绥德方言 “把”字句 描写 解释
  • 简介:“蔫鸟正虫”,“正”不当释作“丘”,“虫”不当释作“蚰”,“正虫”应当读作“征赢”,“征最”犹“飞赢”。“化宦虫”,第二字不当释作“官”或“蚰”;“宦虫”应读作“蚊蛲”,谓“蚊行蛲动之虫”。“时至矣而不出”,“至”不当作如字读,而应读作“窒”,“窒”即“窒塞”之义。“莉默在廷”,第一字不当释作“嗣”,“莉”应读作“苟”。训为“假若”;“默”、“厌”为古今字,“厌”不读为“延”,也不训为“伏”,而应读作“宴”或“燕”,乃“安闲”之义;“在”训“居处”。“民忑相酮以寿”,第二字或释作“心”、“必”,均误,“芯”即“息”字,读作“总”,训为“聚合”、“聚会”;“醌”、“醵”在帛书中形近混用,“醌”即“酶(觞)”字,“觞”在文中作动词用,乃“向他人敬酒”之义:整句话是说,人民聚会在一起,相互敬酒为乐,而至于年寿长久。“精白敬官”,后二字不当释作“敢官”;“宫”比喻“心”;“精白”乃修心之术。

  • 标签: 马王堆 帛书 二三子
  • 简介:本研究通过考察正常儿童和特殊语言障碍(SpecificLanguageImpairment,简称SLI)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情况发现,汉语普通话SLI儿童在习得“把”字句中存在语法缺损现象,具体表现为:(1)汉语SLI儿童在“把”字句产出、理解和模仿方面都不如年龄相当组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AgeMatchedChildren,简称TDA),但与语言能力相当组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YoungerChildren,简称TDY)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在三类不同述补结构的“把”字句产出、理解以及模仿方面,SLI儿童表现最好的是带结果补语的“把”字句,其次是趋向补语和处所补语,然而SLA儿童整体上的表现都不如TDA儿童。(3)在“把”字句中施事和受事的产出和理解上,TDA儿童表现得最好,其次是TDY和SLI儿童。

  • 标签: 汉语 特殊语言障碍 儿童 “把”字句 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