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宫颈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且近年来,其发病和死亡有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与HPV感染有明确关系1,而部分HPV感染可以随着免疫力的增强逐渐被机体清除;而由早期病变演变为宫颈癌需要时间较长,且局部治疗即可阻止其发生进一步恶变。所以,通过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的癌前病变,尽早治疗,提高疗效,挽救生命。

  • 标签: 宫颈癌 HPV-DNA检测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子宫颈病变超声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超声可显示囊肿的大小、数目、内部回声,以判断有无合并出血或感染等。

  • 标签: 子宫颈病变 超声
  • 简介: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妇科门诊总数的40%~50%[1],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宫颈糜烂、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等.治疗宫颈疾病的方法很多,但治疗不彻底,远期疗效也不能令人满意.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也称为超高频电波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创伤的治疗宫颈疾病的新技术.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治疗 临床观察 宫颈病变 宫颈腺体囊肿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例宫颈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就诊时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2例,另3例未做超声检查,误诊为难免流产。采取药物联合保守治疗15例,成功14例,另1例失败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超声检查对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药物联合保守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宫颈妊娠 甲氨喋呤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为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例宫颈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在术前先行甲氨蝶呤杀胚,再行宫颈钳刮术顺利,1例在人流术中因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1例在外院诊断宫颈妊娠后行局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1周后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充分认识宫颈妊娠的临床特征,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合理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

  • 标签: 妊娠 宫颈 保守治疗
  • 简介:随着对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核磁共振成像各项检测功能的开发和利用,脑小血管病变(SVD)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SVD是隐匿性渐进发展的,所以以往人们对它往往认识不足。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与SVD有着密切的关系,SVD的后期可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本文就SVD的病理生理变化、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病变 血管性认知损害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和巴氏涂片(CS)对宫颈病变的检查效果,探讨T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TCT检查的1605例患者和采用CS检查的973例患者的检查资料,分析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符合率。结果在1605例TCT检查结果中,阳性202例;在973例CS细胞检查结果中,阳性有202例;分别占检查组患者的12.59%和20.76%;两组符合率比较表明,TCT组CINII以上的结果高于CS组约4.12(?),TCT检查组结果明显更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医院要可根据自身实际使用。

  • 标签: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宫颈细胞巴氏涂片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炎(糜烂、息肉、纳囊、肥大)、宫颈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等,其中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数已婚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宫颈炎,其中重度宫颈糜烂及CIN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成宫颈癌。因此,提高宫颈良性病变的早期诊断率是治疗的关键。我院自2011年采用Leep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62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标本送病理检验。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远期继发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8%,平均手术时间为5min,出血量8~10mL.术后2个月复查,宫颈管有息肉样增生5例,用小号环切电极切除后无复发,继发感染2例。

  • 标签: 宫颈疾病 高频电波刀 妇科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颈息肉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行宫腔镜诊治手术的63例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宫颈管息肉患者治愈率为93.7%。结论宫腔镜是目前临床上诊治宫颈管息肉的首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度高、安全有效的特点,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诊治 宫颈管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阴道镜下活检患者1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对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为72.22%(26/36),特异度为87.88%(87/99),阳性预测值为68.42%(26/38),阴性预测值为89.69(87/97),阴道镜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低级别病变的检出率。结论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操作方便,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各种宫颈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5月—2010年8月390例反复接触性出血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在镜下取可疑部位组织病检,以病理诊断标准为最后诊断。结果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92例,宫颈癌2例,宫颈湿疣5例。结论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病变是筛查宫颈癌的方便安全,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ASCUS(未确定性质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以上宫颈病变经活检后的相关治疗方法。方法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有194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报告为ASCUS的患者。我院对这194位患者不但进行了阴道镜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而且还做了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47例(24.23%,47/194),CINII15例(7.73%,15/194),CINIII7例(3.61%,7/194)和原位癌2例(1.03%,2/194),即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原位癌71例(36.60%,71/194)。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阳性83例(42.78%,83/194),有54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65.06%,54/83);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阴性111例(57.22%,111/194),有17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15.32%,17/111)。HPV阳性组CIN检出率高于HPV阴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检测的灵敏度为76.06%(54/71),阴道镜检查出CIN的灵敏度为80.2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的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率高,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正确运用阴道镜下活检和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筛查1。

  • 标签: ASCUS 宫颈病变 阴道镜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对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检测中应用价值进行探索;方法选取54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54例,以阴道镜下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54例患者高危型HP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PV阳性检出率为87.04%;高危型HPV-DNA检测CNⅢ及以上病变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58.97%,阴性预测值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46.67%;结论通过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进行诊断,在CNⅢ及以上病变检测中其阴性预测值与灵敏度都相对较高,并且高危型HPV感染率会随着患者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不断上升。

  • 标签: HPV-DNA检测 宫颈病变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4月至12月对53例在我院应用LEEP手术治疗宫颈病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53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约5分钟;术中出血约5-10ml;术后6-8周复查子宫颈伤口完全愈合,宫颈光滑、无出血和感染并发症,术后三个月行TCT和阴道镜检查未发现残留HPV、CIN。结论高频电波刀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去除病灶效果理想、并可保留完整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非常适合众多的宫颈病变患者。护士对LEEP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预防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宫颈病变 高频电波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载量与宫颈病变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妇女两万余例,用杂交捕获U(second—generationHybridCapture,HC—II)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选取3608例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送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患者以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宫颈癌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分析HPV病毒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2420例(67.07%),CINI448例(12.42%)、CINII376例(10.42%)、CINIII280例(7.76%)、宫颈癌84例(2.33%)。经秩和检验,5组间的HP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97,P〈0.05);CINI与宫颈炎、宫颈癌和CINⅡ的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HPV病毒载量均是宫颈病变宫颈癌的危险因素。CINⅡ以上病变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而宫颈癌主要集中在中度级别病毒载量之间发病。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级别间HPV病毒载量有差别,HPV病毒载量可作为诊断CINⅡ以上病变的指标。

  • 标签: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病变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CIN患者6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LEEP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病灶残留、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35min,平均用时14.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75mL,平均为7.6mL。11例患者(16.18%)有病灶残留,再次手术后彻底治愈。68例患者均无继发性感染,无复发,未出现宫颈管粘连情况。结论LEEP易于操作且用时较短,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在CIN治疗中具有确切临床效果。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病灶残留 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