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病毒脑炎的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和基础、饮食、病情、发热、抽搐、昏迷、出院康复指导进行护理。结果76例患者治愈69例,占90.8%;好转并遗留后遗症者6例,占7.9%;死亡1例,占1.3%。结论加强病毒脑炎患儿的全面、细致的护理,配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后遗症遗留率,应积极提倡全面、细致的护理方法。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心有效地护理措施在小儿病毒脑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资料,随即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高热、惊厥、昏迷、用药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综合有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28例,治愈21例,好转5例.放弃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28例,治愈16例,好转4例,放弃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71.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病毒脑炎除了积极治疗,精心有效地综合护理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对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脑炎小儿治疗有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20例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例病毒脑炎患儿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定病情后,制定相关治疗方案,探究该治疗方案下的患儿康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在血象及病毒学检查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行脑脊液检查的患儿结果均显示异常,主要变现为脑脊液颜色透明,糖及氯化物正常,压力高同时伴有蛋白及细胞数轻度增高。脑电图检查显示10例患儿出现轻度异常,占50.00%;8例患儿出现中度异常,占40.00%;2例患儿正常,占10.00%;该组患儿的脑电波异常总人数为18人,占90.00%。该组患儿的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儿经及时的治疗后,并对其进行随访后发现,治愈出院后19例患儿均无后遗症表现,占95.00%,其中1例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占5.00%,患儿康复人数较运动障碍并发症患儿数多,多9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病毒脑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辅助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各75例,对观察组的患儿施行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的患儿施行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脑炎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丙种球蛋白 利巴韦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炎脑电图(EEG)的特性,以及诊断价值。方法100例儿童病毒脑炎患儿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病毒脑炎的脑电图异常率为94%,病情重的患儿脑电图改变严重,脑电重度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电图恢复。结论脑电图在小儿病毒脑炎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小儿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儿科20例病毒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病毒脑炎患者中治愈19例,1例因下肢无力、功能障碍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尽早确诊及正确、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脑炎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病毒脑炎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将得出的有相关性的单因素代入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精神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脑电图中重度异常、CT异常6个因素与预后有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仅年龄、精神症状、脑电图中重度异常为病毒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预后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病毒脑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儿童病毒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体征、生化检查情况、脑电图和CT情况。结果35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抽搐等,脑脊液异常24例,脑电图异常30例,CT扫描异常6例;经过积极治疗后治愈28例(80.00%),好转6例(17.14%),平均住院时间(9.55±3.25)天。结论儿童病毒脑炎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呈多样化,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儿童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病毒脑炎的治疗。方法对急性病毒脑炎患者进行治疗。结论急性病毒脑炎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脑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病毒脑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分析病毒脑炎的诊断规律,有效控制病毒脑炎的发生。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住院治疗的53例儿童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在5~10岁是最易感染病毒脑炎的时期,并且资料显示,男性比女性更易感染;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辅助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和蛋白正常或升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脑电图正常9例,异常44例;CT检查正常39例,异常14例。结论儿童病毒脑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不典型,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并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病毒性 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114例病毒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脑脊液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脑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常规西药 犀角地黄汤 中西结合 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对病毒脑炎初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等作比较分析。结果对病毒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脑脊液及影像学,其阳性率高。结论脑电图检查较CT和MRI检查更敏感,优于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对病毒脑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脑脊液 影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病毒脑炎的疗效。方法58例病毒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退热、头痛消失、瘫痪肢体恢复、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脑脊液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66%和75.8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病毒脑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儿童 病毒性脑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的动态检查对病毒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光电16导脑电图仪对85例病毒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的动态检查及临床分析评估。结果85例中77例异常,异常率为90.59%,高于脑脊液、CT和MRI检查异常率(90.59%,58.82%,49.410%)(P<0.01);重型病毒脑炎脑电图异常率(96.43%)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83.33%,90.91%)。结论脑电图是监测早期脑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较为敏感的指标,并对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动态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