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夹板固定在小儿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1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7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对其均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并分析其治疗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掌倾角、尺偏角。结果 此次研究的5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腕关节活动度为:旋前(76.19±5.44)°、旋后(78.71±6.25)°、掌屈(59.46±10.37)°、背屈(57.19±9.28)°;随访半年,57例患者中出现张力性水泡的1例、出现腕关节僵硬的1例,占比均为1.75%,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经过治疗后,患者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取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入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夹板固定治疗者为观察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者为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骨性愈合率及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示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得到骨折骨性愈合率高,功能锻炼早,软组织修复快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固定;骨折骨性愈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manipulative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Methods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9, 80 patients with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nual reduction and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the fracture healing rate and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can obtai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high bone healing rate,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rapid soft tissue repair.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夹板固定术联合中医正骨手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保障研究内容及过程的规范、合理,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研究需求从我院筛选,共计86例,为患者制定至少两种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最终以患者意愿确定具体方案。本研究中有43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为传统组,另有43例应用中医正骨联合夹板固定术治疗,为研究组,对比效果。结果 以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评价疗效,以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价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发现,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各指标更优异(p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术 中医正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及中医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 42 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西药治疗,研究组则联合中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时间与腕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 P<0.05 ,差异显著 。 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及中医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中医治疗 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夹板固定应用于临床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遴选 2019年 6月到 2020年 5月收容的桡骨远端 骨折患者 88例予以治疗,以红蓝球抓阄法分为观察组( 44例)和对照组( 44例),分别进行夹板固定以及石膏托固定的骨折治疗方法,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状况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 P<0.05),差异明显,可比较。结论 应用夹板固定应用于临床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小夹板固定 临床应用 中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致康胶囊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后的止痛效果。方法:抽选 2019年 1月至 12月期间于本院医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的 40例患者,以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无致康胶囊口服的对照组、采取口服致康胶囊的研究组,每组 20例。组间对比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后患者的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结果:研究组疼痛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两组均未发生任何毒副作用。 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后致康胶囊组较非致康胶囊组在止痛方面有明显效果,且不会出现任何毒副作用。

  • 标签: 致康胶囊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止痛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芜湖市中医院骨科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的2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和传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的的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统计多时段腕部疼痛评分(NRS 评分标准)、腕关节解剖学评分及 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法复位后两组患者解剖结构恢复良好,且多个时间点随访显示,夹板对复位后的骨折对位对线能起到满意的维持,解剖及功能评价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相对于观察组,观察组使用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后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治疗早期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更有利于患者腕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十七味大活血胶囊 桡骨远端骨折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并夹板固定后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宁波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法复位并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以及血液中相关炎性因子(TNF-α、IL-1、IL-6)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1、-0.126、0.483、0.459,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8.970、14.684、72.258、53.612;对照组:t=20.098、19.045、33.962、34.822,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t=-30.239、-7.043、-31.815、-10.359,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8%(80/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6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9,P<0.05)。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复位并夹板固定后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桡骨骨折 手法,骨科 骨折固定术 夹板 中草药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且研究骨科固定夹板外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治疗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各4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A组采用夹板固定治疗和骨科手法复位,B组采用石膏托臂外固定治疗和骨科手法复位。结果: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良为38例,有效率85.5%,B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优良为25例,有效率45%,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越于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骨科治疗 夹板外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RUSS评分、Cooney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3.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RUSS评分、Coon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治疗,可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骨折线愈合较好,易操作、术后恢复快,极大提升了患者的自理能力,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整复 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RUSS评分 Cooney评分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在处理前牙外伤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 70 例年龄在 13-50 岁(排除乳牙滞留情况)的前牙牙脱位病例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 A 组(实验组)采用超强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固定脱位牙, B 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牙弓夹板固定。两组患者固定 1 周、 4 周(拆纤维带时)和拆后 3 个月复查,评估两种固定术的疗效,及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 舒适性、美观性、疼痛 等的出现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A 组治疗成功率 97.1% , B 组治疗成功率 88.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 A 组的牙周情况、患者的舒适性、美观性均较 B 组的好。 结论 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在处理前牙外伤的固定中疗效佳,对外伤牙影响,对牙周组织损伤,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前牙外伤,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在前牙 牙周病上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6例 (患牙 38颗 )前牙 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治疗,经过 2年观察,患者患牙均未 出现夹板松脱现象。经夹板固定后,患者无不良反应,舒适感强,无痛苦,牙龈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对前牙 牙周病患者采用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治疗,对患者的咀嚼能力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且未出现夹板松脱现象,固定效果良好,患者舒适感评价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 前牙 牙周病 咀嚼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前牙外伤后纤维夹板固定的年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于北京口腔医院急诊综合诊疗中心就诊的110例前牙外伤需纤维夹板固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8例)和心理干预组(52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采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在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焦虑心理的变化;同时调查两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和术后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2周和4周时的SA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9个月和1年时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按时复诊率均大于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按要求刷牙和未咬硬物情况的术后依从性好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前牙外伤纤维夹板固定年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术后依从性,能够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年轻人 心理护理 牙外伤 纤维夹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肱骨近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肩关节康复锻炼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行肱骨近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肩关节康复锻炼护理,统计患者康复效果。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肩关节康复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分期夹板固定治疗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018-4月至2020-4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法,观察组采用分期夹板固定。比较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分期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值得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分期夹板外固定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吴门伤科握提训练器辅助吴门伤科双层夹板治疗老年FernandezⅠ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之间我院门急诊老年FernandezⅠ型桡骨远端骨折102例,筛选出符合入组标准者95例,男24例,女71例,平均年龄68.3岁。手法复位后将其分为石膏+握拳训练组和吴门伤科双层夹板+握提训练组(均在固定1周后开始训练)。使用桡骨远端骨折改良Lidstrom评分系统评估复位后即刻、固定1周和固定6周随访时的影像学结果。两组去除外固定后继续原功能训练4周后,采用Mayo腕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完成随访者86例。石膏+握拳训练组和双层夹板+握提训练组在1周随访时,Lidstrom评分结果为一般和差的病例总数依次为3例和6例;6周随访时为12例和8例,且桡骨短缩>12mm例数为9例和6例;Mayo腕关节评分显示吴门伤科双层夹板固定+握提训练组获得了较石膏固定+握拳训练组更高的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握提训练器辅助吴门伤科双层夹板固定系统治疗老年FernandezⅠ型桡骨远端骨折,与石膏固定+握拳训练相比较,在保持和恢复良好骨折复位方面优于石膏固定,短期随访获得了更高的腕关节功能评分。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功能训练 双层小夹板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为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综合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参照组、试验组)。参照组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 2组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 Mazur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胫腓骨骨折患者组间手术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 Mazur评分对比,试验组均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行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恢复快、踝关节恢复佳、手术安全性高,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 并发症 手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我院 74 例跟骨骨折患者 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 常规外侧 L 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参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 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5.41% )明显低于参照组( 27.03% ) ( P< 0.05)。 结论: 在跟骨骨折治疗中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的实践效果较佳,值得应用 。

  • 标签: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