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全国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消息,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1%、92%、110%。2005年我国将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全年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新增就业900万人,

  • 标签: 就业目标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4050”人员 下岗失业人员 2004年 2005年
  • 简介:现实劳动力资源质量类型与我国促进就业再就业目标间存在矛盾.文章阐述了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完善失业人员的社会职业技能培训评估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以及加速全国性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指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能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程的基本策略。

  • 标签: 职业技能培训 充分就业 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供求
  • 简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失业与再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失业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世界范围内严峻的新形势,国外一些国家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本国劳动力的就业再就业。这里撷取一些国家在再就业工程中的主要做法,简要地介绍给大家,将对我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再就业工程 就业机会 劳动力 求职者 经济发展进程 再就业问题
  • 简介:当前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好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证,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紧密结合重庆实际,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把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 标签: 重庆 再就业工作 就业岗位 社会保障机制 劳动力市场
  • 简介:我国的就业再就业门部署工作。2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一些省市还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劳务信息交流与合作。3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为失业者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失业者的职业指导各种就业...

  • 标签: 再就业工程 富余职工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劳动就业 失业保险制度
  • 简介: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促进再就业过程中,财政部门肩负着完善政策体系、资金筹措、管理监督的重要责任。2004年以来,我区各级财政部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坚持一手抓财政收支,一手抓再就业,积极促进再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狠抓政策落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人,强化再就业服务,开展再就业援助,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

  • 标签: 再就业工作 促进就业 财政职能 实践“三个代表” 财政部门 2004年
  • 简介:一、我省就业再就业形势的基本特点1、劳动力资源不断扩大,但利用不充分。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劳动力资源总数只有1448万人,二十几年来,我省劳动力资源在不断扩大,到2001年,全省劳动力资源总数达到2898.5万人。但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近10年,我省劳动力

  • 标签: 促进我省 再就业财政 就业再就业
  • 简介:【高考预测】就业是民生之本。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就业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9年高考可能以当前就业形势相关就业政策为切入点.考查劳动就业、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府职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党的宗旨地位、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的观点、群众观点等相关内容。

  • 标签: 再就业形势 政府职能 科学发展观 就业政策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 简介:“人多力量大”,这是当年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人多压力也大,这是我国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计划经济时期,因为人多,我们不得不实行“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市场经济时期,我们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保证了绝大多数人都有稳定的工作岗位,

  • 标签: 再就业 计划经济时期 市场经济 自主择业 市场调节 就业方针
  • 简介:首先分析了我国就业再就业的现状、形势,其次论述了积极再就业政策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最后探讨了该政策的落实措施.

  • 标签: 就业 再就业 政策
  • 简介:再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近年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在积极探索,然而从再就业主体行为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再就业问题,国内少有人涉足。山东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鹿立副研究员的专著《谁扛再就业大旗———再就业主体行为研究》的出版,为国内再就业问题研究,拓出新的视角思考。由济南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的此书,通篇都体现出一位学者对中国再就业问题的忧思,对中国再就业主体发育缓慢的焦虑,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如何尽快进入科学、合理、高效运作的企盼。主体的视角,中国改革战略推进的视角,以及全球劳动力市场化发展的视角,使该书通篇充溢现代意识。该书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1-提出并论证“再就业主体”这一全新的概念。忽视“主体”

  • 标签: 再就业行为 主体行为 中国劳动力市场 劳动制度改革 企业主体 再就业问题
  • 简介:从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际情况看,市场经济具有自发的向效益倾斜,保护竞争,鼓励强者的制度性特点,所以劳动力在竞争中都是既有机遇又有风险,建立社会再就业的保险体系,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当前今后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再就业工程 劳动力 就业机会 培训制度 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