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哌卡因复合纳啡与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初产妇662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在线随机数生成器分为0.1%哌卡因复合纳啡0.2 g/L组(RN组,333例)和0.1%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 mg/L组(RF组,329例)。记录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产妇及助产师满意度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共有547例产妇完成试验(RN组276例,RF组271例)。RN组第一产程NRS低于RF组(P<0.05),第二产程NR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及助产师满意度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中尿潴留发生率RN组(17.75%)低于RF组(30.26%)(P<0.05),恶心呕吐、瘙痒、Bromage评分大于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哌卡因复合纳啡与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相比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罗哌卡因 纳布啡 芬太尼 分娩镇痛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纳啡联合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自然分娩产程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针对哌卡因与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8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0例。观察组给予哌卡因腰麻, 对照组给予比卡因腰麻。对比两组镇痛效果、麻醉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5%, 高于对照组的 8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生效时间( 42.7±1.3) s、麻醉后运动恢复时间( 76.1±1.9) min均短于对照组的( 64.3±2.6) s、( 91.8±2.7) 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7.5%低于对照组的 25.0%,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50, P<0.05)。结论 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可观, 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 哌卡因 ;比卡因 ;腰麻 ;剖宫产手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 in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80 partur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pivacain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upivacaine. The analgesic effect, anesthesia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2.5%) (P < 0.05). The effective time (42.7 ± 1.3) s and exercise recovery time (76.1 ± 1.9) mi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64.3 ± 2.6) s and (91.8 ± 2.7) mi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5%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 2 = 4.50, P < 0.05). Conclusion ropivacaine can be widely used in cesarean section.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 地奈德福莫特粉吸入剂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72 例老年 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36 例)及对照组( 36 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开展 COPD 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 地奈德福莫特粉吸入剂给药,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老年 COPD 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 地奈德福莫特粉吸入剂吸入给药,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的控制,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COPD 老年患者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成人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采用 地奈德莫特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 收治的 8 6 例 哮喘合并 COPD 患者作 为本次的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各有 患者 4 3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研究 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采用布地奈德莫特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 一秒呼气容积( FEV1 )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67%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9.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 FEV1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研究组 FEV1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成人哮喘合并 COPD 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 地奈德莫特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 一秒呼气容积得到显著改善, 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 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布地奈德莫特罗吸入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妥洛特贴剂联合地奈德雾化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 方法: 选择 2018 年 4 月 -2020 年 2 月于我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 88 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 给予地奈德雾化 进行 治疗 ,观察组则 采用妥洛特贴剂联合地奈德雾化 进行 治疗 。最终 对比两组患儿的 咳嗽症状评分 、 临床 治疗有效率评分。 对联合治疗干预的应用价值予以客观评价。 结果: 在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皆有好转,但 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同时观察组慢性 咳嗽 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采用 妥洛特贴剂联合地奈德雾化 来 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 与单用 地奈德雾化吸 治疗 疗相比较,临床疗效更优 ,治疗有效率更高,疗效更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标签: 妥洛特罗 布地奈德 小儿慢性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于地奈德福莫特吸入辅治哮喘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哮喘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00例,平均且随机的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治疗手段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吸入治疗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ACT、CAT指标以及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结果 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CT、CAT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比对照组ACT指标上升的明显,CAT的指标下降的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比对照组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恢复明显,差异显著(P

  • 标签: 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 吸入辅治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地奈德福莫特吸入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8 年 4月 -2019年 5月收治 慢阻肺患者88 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 44例,男性23 例,女性21 例;对照组患者44 例,男性 20例,女性 2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研究学意义。分析差异性的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可知,实验组综合满意率(97.73%),对照组综合满意率(79.55%),(p<0.05);实验组依从率(100.00%),对照组依从率(93.18%)(p<0.05)。结论:综上所述,采用优质化护理后,可提升慢阻肺患者地奈德福莫特吸入依从性、满意率,建议研究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阻肺患者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吸入依从性
  • 简介:【摘要】: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地奈德 /福莫特吸入及噻托溴铵单独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 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给予噻托溴铵( 18μg,每日 1次)联合地奈德 /福尔马特( 160/4.5μg,每日 2次)吸入治疗;对照组 28例给予噻托溴铵( 18μg,每日 1次),每天一次)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 8周、 16周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 8周和 16周后,两组 FEV1和 SGRQ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 FEV1和 SGRQ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白天较少使用沙丁胺醇( 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淚铵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奈德福莫特粉吸入剂用药方法实施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对改善其肺功能指标的用药效果方法:课题统计资料源自201802--202005本医院实施治疗的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相关调查数据,开展构建组别方法选择掷骰子方式,各自入组37例,试验组选择一般治疗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粉吸入剂用药方法参照组选择一般治疗方法分析给药之前和给药一个月之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统计结果、用力肺活量统计结果结果:试验组给药一个月之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统计结果相比参照组测定指标内容升高P<0.05;试验组给药一个月之后用力肺活量统计结果相比参照组测定指标内容升高(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选择地奈德福莫特粉吸入剂用药方法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指标。

  • 标签: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成人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予以地奈德莫特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78例成人哮喘并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将此次收治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A组实施常规治疗,B组基于此增加布地奈德莫特吸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治疗,B组患者的FEV1、PEF指标水平分别为(2.74±0.15)L、(136.02±56.11)L/min,比较A组的(1.83±0.19)L、(111.41±40.20)L/min均出现了显著提升,且该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94.87%>76.92%(P

  • 标签: 布地奈德莫特罗 成人哮喘 COPD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在支气管哮喘病患中应用格隆溴铵联用布地奈德以及福莫特相关疗效及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方法:择取本医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患有重度的支气管哮喘入院病患,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其以收治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病患单独实施给予地奈德/福莫特,观察组病患则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联合格隆溴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总有效率、急性发作频率及表征肺功能的相关具体指标。结果:观察组病患的临床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3.33%) (X2=10.57,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地奈德莫特吸入在 治疗成人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 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 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 我院 收治的哮喘合并 COPD 患者 80 例作 为本次的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对照组( n=40 ) 和治疗 组( n=40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 内科 治疗措施, 治疗 组患者在对照组 治疗措施 的基础上 采用布地奈德莫特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 一秒呼气容积( FEV1 ) 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FEV1 分别为( 76.57 ± 7.15 ) L 、( 66.21 ± 6.28 ) L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 48.79 ± 5.20 ) L 、( 48.71 ± 5.14 )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 FEV1 较对照组患者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地奈德莫特吸入治疗成人哮喘合并 COPD 患者 取得 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 治疗后 一秒呼气容积得到显著改善, 值得进行 临床广泛的 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布地奈德莫特罗吸入 临床效果 一秒呼气容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孟鲁司特钠与地奈德福莫特粉吸入剂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88例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与地奈德福莫特粉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RR明显低于对照组, FCV、 FEV1和 PEF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结论:地奈德福莫特粉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 吸入剂 联合治疗 支气管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哌卡因及比卡因经超声引导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20例需行上肢手术的患者,男75例,女45例,年龄(46.57±4.58)岁,年龄范围为27~66岁。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哌卡因组与比卡因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腋路臂丛神经麻醉,哌卡因组应用哌卡因,比卡因组应用布比卡因,比较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完全失效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产生时间、持续时间)各项指标,采用Ramsay镇静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8 h镇静情况及疼痛情况,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卡因组感觉阻滞的完全失效时间[(465.28±42.25)min]、运动阻滞持续时间[(268.59±39.25)min]长于比卡因组[(356.58±43.69)min、(206.51±28.59)min],运动产生时间[(12.36±2.13)min]短于比卡因组[(18.59±2.6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哌卡因组术后2 h[(3.14±0.61)分]、6 h的Ramsay镇静评分[(2.61±0.45)分]高于比卡因组[(2.51±0.31)分、(2.13±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8 h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1.26±0.26)分]、6 h[(1.58±0.52)分]、8 h的VAS[(2.11±0.71)分]低于比卡因组[(1.68±0.34)分、(2.31±0.71)分、(2.43±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哌卡因术后麻醉效果更长,镇静效果更佳,临床麻醉中可优先考虑,但其运动阻滞时间较长,若患者有早期肢体活动需求当考虑改用布比卡因。

  • 标签: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Ramsay镇静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哮喘 -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采用 地奈德福莫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价值 。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 120 例 ,将所有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n =60 )与对照组( n =60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与肺部各项指标 。 结果: 实验组 96.6 7 %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80.00% ( P <0.05 ) ; 与治疗前相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评分都有一定提高( P <0.05 ),且实验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对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 地奈德福莫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 标签: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噻托溴铵 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具体特点,为其开展布地奈德福莫特治疗,比较疗效。方法:收集及查阅100例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根据病种分组,前者纳入A组,为45例,后者纳入B组,为55例,均开展布地奈德福莫特治疗。结果:明显改善了A组各指标评分结果、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开展布地奈德福莫特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慢阻肺 稳定期 肺癌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病人与慢阻肺稳定期病人采取地奈德福莫特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病人以及慢阻肺稳定期病人中随机选取 27例进行调查,两组病人入院之后均给予临床常规的对症治疗,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地奈德福莫特药物治疗。结果:慢阻肺稳定期病人的 FEV1%、 FEV1、 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病人。此外,慢阻肺稳定期病人 6min步行距离更长, CAT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结论:慢阻肺稳定期病人采取地奈德福莫特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病人肺功能,有着相对较高的预后。    【关键词】地奈德福莫特 ;慢阻肺合并肺癌 ;慢阻肺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udesonide in patients with COPD and lung cancer in stable stage and COPD in stable stage.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27 patients with COPD and lung cancer in stable stage and 27 patients with COPD in stable stag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After admission, both groups were given clinical rout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 on this basis, budesonide formoterol was given. Results: the results of FEV1%, FEV1, FEV1 / FVC and other lung function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COPD in stable stag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with COPD and lung cancer in stable stage. In addition, patients in stable stage of COPD had longer walking distance, lower cat score and higher quality of life score. Conclusion: budesonide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patient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and have a relatively high prognosis.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