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与单剂吗啡镇痛效果的比较,分析下肢术后两种麻醉镇痛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下肢复位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M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P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40mg。M组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手术结束前给吗啡。记录术后4、6、12小时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镇痛药物静脉追加剂量,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24小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镇痛效果相当。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105)。P组未见有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下肢术后硬膜外镇痛联合不良反应小,镇痛效果良好。

  • 标签: 自控镇痛( PCEA) 帕瑞昔布钠下肢骨折镇痛吗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与单剂吗啡镇痛效果的比较,分析下肢术后两种麻醉镇痛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下肢复位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M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P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40mg。M组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手术结束前给吗啡。记录术后4、6、12小时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镇痛药物静脉追加剂量,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24小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镇痛效果相当。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105)。P组未见有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下肢术后硬膜外镇痛联合不良反应小,镇痛效果良好。

  • 标签: 自控镇痛( PCEA) 帕瑞昔布钠下肢骨折镇痛吗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芬太尼麻醉下肢患者手术后急性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择期进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前静注氯化钠注射液,而观察组患者术前静注40mg,且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8h内每隔12h静注40m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能够有效的减轻芬太尼麻醉下肢患者手术后的急性痛,增强术后的镇痛效果。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瑞芬太尼 下肢骨折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缓解芬太尼麻醉下肢病例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下肢病例30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C组各10例。对病例使用不一致的麻醉方法。分析三组病例的相关指标。结果A组、B组、C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是手术时间、芬太尼用量,其P>0.05,无统计学意义。相比A组、B组两组病例,C组病例的PCA按压次数、追加镇痛药物例数明显少,其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的使用可以促使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实现进一步强化,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瑞芬太尼 麻醉 下肢骨折 手术后 急性疼痛
  • 简介:目的进行随机双盲实验,观察吗啡联合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恩丹西酮对镇痛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80名ASAI~Ⅲ级的老年患者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为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A组硬膜外2mg吗啡,同时静脉注射40mg;B组硬膜外2mg吗啡,同时静脉注射40rag和8mg恩丹西酮。分别于术后4、6、24小时专人随访,评定疼痛标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记录不良反应病例数,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延迟性呼吸抑制等。结果两组镇痛均为优(≤3分),各时点组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病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两组均无延迟性呼吸抑制发生。结论静脉注射和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同时注射恩丹西酮可以降低两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恩丹西酮 术后镇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耐)作为麻醉诱导和术毕镇痛用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为特耐组和芬太尼组。特耐组术前30min给予特耐40mg,芬太尼组诱导时静注芬太尼0.2mg,其余麻醉用药一致,记录麻醉各阶段SBP,HR变化,术毕24h行VAS评分。结果两组插管、切皮、拔管时的SBP,HR无差异(P>0.05),术毕24小时VAS评分,特耐组明显优于芬太尼组。两组副反应情况,特耐组低于芬太尼组。结论麻醉前30min静注特耐40mg,能有效抑制全麻的应激反应,并有术后镇痛的作用。

  • 标签: 术前用药 帕瑞昔布钠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剖宫产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组(A组)及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A组于关腹前静脉输注;B组于关腹前静脉输注枸橼酸舒芬太尼,统计术后24h的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结论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较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无明显增强,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舒芬太尼 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乳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成两组,Ⅰ组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40mg,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4h(T2)和术后24h(T3)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6-酮前列腺素1(6-Keto-PGF1)浓度。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A)镇痛泵(吗啡1mg/ml,氯胺酮1mg/ml;PCA每次1ml,有效按压时间5min/次),并在术后4h、12h、24h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并进行镇痛效果评价(VAS评分)。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T2、T3各时点的血浆6-Keto-PGF1水平均明显升高,而Ⅰ组T1、T2、T3各时点的血浆6-Keto-PGF1水平均明显低于Ⅱ组相同时点(P〈0.05);Ⅰ术后4h、12h、24h的VAS评分及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能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应,能安全用于乳腺手术患者。

  • 标签: 乳腺癌 超前镇痛 帕瑞昔布钠
  • 简介:摘要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目前临床当中解决病人疼痛问题最常应用的药物之一,NSAIDs类药物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革新,目前临床上已经出现数十种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剂型,目前主要应用在解决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治疗当中,尤其是应用在慢性骨骼肌肉炎症性疾病中。作为高选择性的COX-2的抑制剂,已经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开展使用,成功应用在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口腔科手术、整形科术和普外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处理中,以往所使用的阿片类药物虽然镇痛效果明显但是其副作用一直困扰着麻醉医生,例如呼吸抑制、眩晕、嗜睡、恶心和呕吐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围术期镇痛多采用多种药物的多模式镇痛和平衡镇痛,既可以降低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又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的合成技术进行研究,重点阐述4个有关物质的合成方式,分别为4-(3-甲基异恶唑-4-基)苯磺酰胺、4-(5-溴-3-甲基异恶唑-4-基)苯磺酰胺、N-[[4-(3-甲基-5-苯基异恶唑-4-基)苯基]-磺酰基]丙酰胺、3,3’-(5-甲基异恶唑-3,4-二基)二苯磺酰胺,使此类抑制剂质量得到保障,并采用HPLC法对中相关物质进行实验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且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物质合成 HPLC测定 技术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观察超前镇痛联合罗通定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切皮前30分钟以及术后第1天、第2天静脉滴注40mg,每12小时1次,并在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罗通定片60mg,3次/日。对照组在与试验组应用相同时间点给予盐酸曲马多片100mg,每12小时1次。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检测围手术期体温、白细胞总数、超敏C反应蛋白及围手术期血清白介素-6水平。结果在静息疼痛和活动疼痛方面,试验组在术后所有考察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体温、白细胞总数、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直腿抬高、下地活动和出院天数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镇痛联合罗通定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显著,并具有降低术后炎症应激水平的作用。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罗通定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筛选80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接受阵痛治疗分为对照组和使用组(使用组)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6、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使用组患者术后6、12、24、48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使用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血压低、身体发热、心动过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镇痛有明显效果,而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可推广用于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的短期治疗。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曲马多用于胸腔镜肺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按随机双盲以及对照原则,将60例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行胸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S组)、组(P组)、联合曲马多(C组),P组于术前15min静脉注射40g,C组于术前15min静脉注射40g,手术结束前15min注射曲马多2mg/k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术后0.5h、1h、2h、4h、8h和12h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组和C组各个时段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P组和C组镇痛的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曲马多用于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曲马多 超前镇痛 胸腔镜 镇痛
  • 简介:目的超前镇痛对股骨干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共计102例,年龄37~67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组(parecoxibgroup,P组)和对照组(controlgroup,C组),每组患者各51例。两组患者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即刻(T1)、手术后30分钟(T2)、手术结束即刻(T3)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皮质醇(COR)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出室即刻、术后2、4、8、12小时点患者VAS评分及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内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P组患者术后12小时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室即刻、术后2、4、8、12小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即刻的WBC、COR、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手术后30分钟、手术结束即刻WBC、COR、CRP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镇痛能够显著降低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同时还能抑制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患者WBC、COR、CRP的表达,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术后镇痛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较为常用于国内的神经阻滞,其应用于多个科室,例如耳鼻喉科、妇产科、骨科、肿瘤科等。可以起到短时间内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在神经外科术后镇痛的使用还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首先介绍了对于人体各部的影响,例如心血管、肾功能、胃肠等。其次对神经阻滞效果进行评价,虽然我国目前在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需要加强对的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探究有利于在临床中的使用和推广,最后对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神经阻滞
  • 简介: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40只6周雌性SD大鼠,在七氟烷麻醉下于胫骨注入MRMT-1(1×104/L)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运用放射线和HE染色法来判断骨癌形成与否。注入MRMT-1后第3天,将PE-10导管置入蛛网膜下隙,用于鞘内注射0.9%氯化钠或。第10天,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对照组和0.1、0.3、1.0和3.0g/L组,每组8只。通过vonFrey纤维细丝测定大鼠机械缩爪阈值,观察鞘内注射镇痛效果。结果放射线、病理学以及行为学结果共同表明注入MRMT-1肿瘤细胞后100%成功建立骨癌痛模型。对照组和0.1、0.3、1.0和3.0g/L组的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分别为(13.89±4.17)%、(7.54±3.91)%、(57.47±11.47)%、(85.72±9.42)%和(100.00±0.00)%,与对照组相比,鞘内注射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机械缩爪阈值(P〈0.05)。结论鞘内注射有效抑制大鼠骨癌痛。

  • 标签: 骨癌痛 帕瑞昔布钠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快速通道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术前15min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推注,观察组(43例)患者术前则给予术前镇痛,对比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睫毛反射时间以及睁眼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睫毛反射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苏醒后躁动评分及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同时Ramsay镇静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镇痛能促使芬太尼快速通道麻醉患者术后快速苏醒,缓解患者苏醒后躁动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瑞芬太尼 快速通道麻醉 术后苏醒期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预处理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老年患者5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均给予预处理方式治疗,对照组则在术前给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后2h及4h的VAS疼痛感评分值依次为(2.75±0.26)分和(3.21±0.6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段的按压镇痛泵使用次数以及术后24h镇痛药物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老年患者经手术治疗时,可采用预处理方式治疗,以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了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预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 镇痛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静脉注射,对照组在同一时间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满意度及哌替啶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h、3h、6h、12h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3.8%;对照组术后满意度为75%;两组术后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哌替啶8次,哌替啶用量(29.5±21.6)mg;对照组术后使用哌替啶15次,哌替啶用量(58.7±35.6)mg;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不增加副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帕瑞昔布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