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脑白质微结构及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脑白质微结构在发病年龄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的作用。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对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收集的60例抑郁症患者(早发性抑郁症组26例、晚发性抑郁症组34例)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并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进行分析。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严重程度。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比较早发性抑郁症组和晚发性抑郁症组的白质微结构。发病年龄、差异性白质微结构、抑郁症严重程度三者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差异性白质微结构在发病年龄抑郁症严重程度潜在联系中的作用。结果早发性和晚发性抑郁症组的发病年龄抑郁症严重程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2,P=0.007;r=0.435,P=0.010)。早发性抑郁症组相比,晚发性抑郁症组左侧内囊、右侧矢状层(包括下额枕束和下纵束) FA值显著降低(P<0.05)。在控制协变量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协变量后,抑郁症患者左侧内囊、右侧矢状层(包括下额枕束和下纵束)FA值分别发病年龄、HAMD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r=-0.434,P=0.001;r=-0.594,P=0.001;r=-0.565,P=0.001;r=-0.370,P=0.004)。中介效应模型显示左侧内囊FA值在发病年龄和抑郁症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中介效应(ab path=0.155,SE=0.055,95% CI:0.059~0.276)。结论左侧内囊FA值介导了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对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抑郁症 发病年龄 白质微结构 抑郁症严重程度 扩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季节性流感(简称流感)是由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播迅速,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染,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的临床特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儿童、成人和老年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疾病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年龄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的临床特征和病情严重程度等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对流感的及时识别、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支持。

  • 标签: 季节性流感 年龄 临床特征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症状严重程度和发育水平的差异。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选取18~96月龄ASD儿童(n=286)为研究对象,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估ASD儿童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Griffiths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Griffiths mental development scales-Chinese,GDS-C)评估ASD儿童的发育水平。依据性别和年龄分为不同亚组,分析不同亚组ASD症状和发育水平的差异。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为非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变量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ASD男童和ASD女童的ABC总分[52(40,62)分,57(36,67)分,Z=0.661,P=0.509]和CARS总分[31(28,35)分,33(27,36)分,Z=0.672,P=0.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S-C总商≥70分的ASD男童和ASD女童的ABC总分[43(33,53)分,52(34,58)分,Z=0.717,P=0.473]和CARS总分[29(26,32)分,27(26,30)分,Z=0.212,P=0.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S-C总商<70分的ASD男童和ASD女童的ABC总分[55(44,67)分,59(40,67)分,Z=0.067,P=0.947]和CARS总分[32(30,35)分,34(30,36)分,Z=0.657,P=0.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D男童手眼协调[64(52,77)分,60(43,72)分,Z=2.138,P=0.033]、表现[68(51,86)分,59(43,68)分,Z=3.270,P=0.001]和推理发育商[68(55,91)分,51(33,58)分,Z=2.686,P=0.007]均明显高于ASD女童;ASD女童在表现领域存在发育落后比例[35(80%),124(51%),χ2=12.083,P=0.001]显著高于ASD男童。不同年龄段ASD儿童ABC、CARS总分,GDS-C领域中运动、手眼协调发育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首诊年龄越大评分越低。首诊年龄ABC总分(r=-0.259),CARS总分(r=-0.268),GDS-C总商(r=-0.127),运动(r=-0.275)、手眼协调(r=-0.213)、表现(r=-0.160)和推理(r=-0.307)的发育商均呈负相关(均P<0.05),听力语言发育商(r=0.143)呈正相关(P<0.05)。结论18~96个月ASD儿童症状严重程度无明显性别差异,但ASD男童的部分能区发育水平优于ASD女童;不同首诊年龄的ASD儿童症状程度和发育水平存在差异,首诊年龄ASD严重程度和发育水平相关。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性别 年龄 症状 发育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昌医学院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该学院2017级至2020级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7个专业的8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其文化自信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的主要因素,探讨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对策。结果不同级次和专业的学生在中医药文化认知、对待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对待西医药的态度和中医药文化相关行为4项评分中展示的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不同。评分最高的级次为2017级学生,4项评分依次为(3.68±0.35)分、(4.34±0.31)分、(4.56±0.28)分、(4.35±0.36)分;评分最低的级次为2020级学生,4项评分依次为(2.20±0.33)分、(3.17±0.35)分、(3.05±0.32)分、(3.02±0.28)分;两者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评分最高的专业为中医学专业,4项评分依次为(4.50±0.34)分、(4.41±0.36)分、(4.50±0.38)分、(4.43±0.33)分;评分最低的专业为市场营销专业,4项评分依次为(3.05±0.36)分、(2.96±0.31)分、(2.95±0.33)分、(2.80±0.31)分,两者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级次和专业是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级次和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不同。影响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级次和专业。学校应当增加中医药文化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时数,加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度。

  • 标签: 医学生 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 现状 调查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中老年女性中,月经初潮年龄一般性肥胖(基于BMI)和中心性肥胖[基于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的6 363名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初潮年龄肥胖的关系类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初潮年龄(分为≤13、14~、16~和≥18岁组,以14~岁组为对照组)肥胖的关系。结果调整潜在的混杂后,初潮年龄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均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初潮年龄每增长1岁,BMI、WC和WHtR定义的肥胖风险降低6%(OR=0.94,95%CI:0.90~0.99)、4%(OR=0.96,95%CI:0.92~1.00)和6%(OR=0.94,95%CI:0.90~0.99)。初潮年龄14~岁组的女性相比,初潮年龄≥18岁组BMI(OR=0.71,95%CI:0.55~0.91)、WC(OR=0.75,95%CI:0.62~0.92)、WHtR(OR=0.76,95%CI:0.61~0.96)定义的肥胖风险分别降低29%、25%和24%。结论中老年女性中,初潮年龄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风险随初潮年龄的增长呈线性降低趋势,初潮年龄较晚肥胖存在负相关关系。

  • 标签: 初潮年龄 肥胖 中老年女性
  • 简介:摘 要:近年来,由于年龄差异导致的多样人际交往类型的形成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年龄亲属依赖性的关系探究却时常被忽略。本文以关系社会学为视角,通过分析比较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差异,阐释亲属依赖性年龄的关系及其成因。

  • 标签: 年龄 亲属依赖性 关系社会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住院患者,以衰弱程度肌肉减少症严重程度作为相关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100名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为老年住院患者,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其中衰弱评估以表型定义衰弱指数(FI)进行评估,肌肉减少症以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标准(AWGS)判断,针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100名老年住院患者中,经衰弱分析,出现衰弱患者13例,衰弱前期患者63例,无衰弱患者24例;随着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程度的增加,在患者肌力表现中,出现四肢骨骼肌量、全身骨骼肌量、ASMI、握力、步速下降情况越严重。结论: 在衰弱条目分析中,老年住院患者握力、步速下降情况较为常见,衰弱肌肉量及功能的多项指标呈现相关性,衰弱程度越严重,即表示老年住院患者肌肉减少症状越严重。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衰弱程度 肌肉减少症 严重程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特征性改变是脂质在Bruch膜形成基底沉积物和玻璃膜疣,因而AMD病变的形成被认为脂质代谢相关。膳食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mega-3 LC-PUFA)摄入量减少、循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升高AMD风险增加有关。一些脂质代谢基因变异AMD风险相关,但不是所有增加循环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基因变异均增加AMD的风险。视网膜脂质通过循环摄取、自噬降解、局部合成及分泌、外流等维持稳态,当稳态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局部脂质积累及过氧化,最终形成AMD特征性炎性病灶。但血脂颗粒在AMD中的作用以及究竟是局部还是全身HDL-C或两者均参与了AMD的发病尚不明确。且膳食中添加omega-3 LC-PUFA及现有的调脂药物治疗AMD的结果也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46-350)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膳食脂质 循环脂蛋白 视网膜脂质 遗传学
  •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并验证ASQ和DDST两者对儿童发育迟缓的筛查结果是否一致,本文选取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之间通过ASQ进行发育迟缓宣传的儿童1206例,并对这1206名进行过ASQ筛查的儿童同时进行DDST筛查,之后对ASQ和DDST两者的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ASQ筛查异常率为16%,ddst筛查异常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ASQ筛查敏感性优于ddst,两者可结合使用提高儿童发育迟缓筛查精确性,这样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以对相关的研究进行补充和丰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婴儿的智能发育保健工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借鉴依据。

  • 标签: ASQ筛查 DDST筛查 儿童发育进程筛查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听力损失是影响全球人类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残因素。许多相关研究表明年龄相关听力损失认知功能障碍、各认知域表现受损以及痴呆发生率增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假说、检测方法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等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胃癌发病年龄及早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胃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以胃癌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112个胃癌发生风险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构建PRS,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PRS水平胃癌发病年龄的关系。将发病年龄<50岁的病例定义为早发胃癌病例,以低遗传风险(PRS≤20%)为参照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早发诊断年龄为时间变量分析中遗传风险(PRS:20%~80%)和高遗传风险(PRS>80%)胃癌早发风险的关联。结果共纳入8 629例胃癌病例,其中,男性6 284例(72.82%),女性2 345例(27.18%),发病年龄为(60.61±10.80)岁。PRS水平胃癌发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05,P<0.001),PRS越高胃癌发病年龄越小,低、中、高遗传风险组胃癌发病年龄分别为(61.68±10.33)岁、(60.53±10.79)岁、(59.80±11.20)岁。PRS胃癌早发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中遗传风险:HR=1.19,95%CI:1.03~1.39,P=0.022;高遗传风险:HR=1.44,95%CI:1.20~1.71,P<0.001)。结论高PRS不仅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同时也是胃癌早发的危险因素,PRS可作为遗传检测指标评估胃癌发病和早发风险。

  • 标签: 肿瘤,胃 早发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多基因风险评分
  • 简介:摘要利用生物学年龄衡量个体的衰老进程,可以弥补实足年龄难以解释同龄个体间健康水平差异的缺陷。近年来,涌现出多种基于临床或表型、分子生物学指标或复合型指标的生物学年龄测量方法。本文对一些常见的生物学年龄评价指标进行概述,并比较这些评价指标的效度。

  • 标签: 生物学年龄 评价 比较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学习钢琴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从而催生了规模庞大的业余钢琴教学机构。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阶段钢琴学习者的身心差异,探索业余钢琴教学过程中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帮助教师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提高钢琴教学实效性。

  • 标签: 业余钢琴 年龄差异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分析婴儿意外猝死(SUID)的发生年龄妊娠、出生情况和人口学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数据来自于疾控中心出生队列/婴儿死亡数据库(2011~2013年,11 737 930名活产儿)。SUID定义为婴儿猝死综合征、不明原因死亡或床上意外窒息勒死等。共有9 668例SUID(发生年龄:7~365 d,胎龄>28周,0.82/1 000名活产儿)。通过比较不同年龄的死亡比例来明确哪些因素显著影响SUID的发生年龄。结果43个可能影响婴儿死亡发生年龄的因素大致分为两类:(a)母亲吸烟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相关因素死亡发生年龄较小有关;(b)低出生体重、早产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史相关因素死亡发生年龄较大有关,但当进行胎龄矫正后,这些因素也死亡发生年龄较小有关。结论影响死亡发生年龄的因素是导致SUID的明确危险因素。当进行胎龄矫正后,大多数危险因素都与死亡发生年龄较小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未成年人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引发了各界对该问题的热烈探讨。这也反映出,在我国司法体系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各年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高龄孕妇(≥35岁)11 852例,行羊膜腔穿刺羊水原位培养染色体G显带核型结果,分析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及类型的分布情况,按年龄分组(35岁组、36岁组、37岁组、38岁组、39岁组、40组、40+组),用χ2检验各年龄组的异常率的差异。结果在11 852例高龄孕妇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共检出多态性390例(3.29%),异常核型946例(7.98%)。染色体数目异常821例(6.93%),占异常构成比86.79%,其中21三体比例最高498例(4.20%),占异常构成比52.64%。结构异常125例(1.05%),占异常构成比13.21%。易位38例(0.32%),倒位23例(0.19%),比例较高。从35到40+岁7个年龄组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依次为5.29%、7.57%、6.51%、7.24%、7.77%、8.46%和11.70%,从38岁起,孕妇年龄递增胎儿染色体异常率逐年上升。各年龄组间总体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98,P=0.000)。结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随孕妇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构异常的分布母亲年龄因素相关性,38岁起胎儿染色体总体异常率显著上升。对高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是避免染色体异常儿出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高龄孕妇 年龄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胎儿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可视化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纳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确诊的600例AP患者,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600例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28例)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SAP)组(4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酐等),合并腹水或胸腔积液情况,以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采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对SAP潜在的预测因子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预测因子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该模型APACHE Ⅱ评分和BISAP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值评估其鉴别能力;运用校准图和Hosmer-Lemesshow检验,以及决策曲线分析(DCA)分别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应用Bootstrap方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SAP组NSAP组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P<0.05)。SAP组的住院时间长于NSAP组[(20.33±16.21) d比(8.42±4.26) d],病死率、住院费用,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APACHE Ⅱ评分、BISAP评分、胸腔积液或腹水的发生率,以及酒精性病因构成比均高于NASP组[21%(27/128)比0(0/472),44 837.58元(23 017.73元,102 579.77元)比12 301.46元(8 649.26元,18 823.88元),(10.48±4.84) mmol/L比(8.45±4.80) mmol/L,(8.80±6.50) mmol/L比(4.90±2.33) mmol/L,(139.56±127.75) mmol/L比(80.05±38.54) mmol/L,(187.33±87.25) mg/L比(90.81±82.53) mg/L,5.19 mg/L(2.96 mg/L,8.52 mg/L)比1.29 mg/L(0.53 mg/L, 2.87 mg/L),6.13 mg/L (4.64 mg/L,7.31 mg/L)比4.58 mg/L(3.50 mg/L,5.98 mg/L),(14.87±5.82)×109/L比(11.79±4.86)×109/L,0.84±0.12比0.78±0.12,13.16±7.57比8.77±7.28,(9.80±6.09)分比(3.79±2.59)分,(2.12±0.89)分比(1.04±0.78)分,65.6%(84/128)比12.9%(61/472),70.3%(90/128)比20.3%(96/472),18.8% (24/128)比11.4% (54/472)],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细胞比容均低于NSAP组[(30.86±4.95) g/L比(37.14±5.44) g/L, (1.98±0.31) mmol/L比(2.16±0.20) mmol/L,(42.40±8.67)%比(44.30±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35,χ2=99.403,Z=-13.330,t=4.239、10.759、5.207、11.227,Z=-11.406、-6.234,t=6.097、4.829、6.011、10.899、12.395, χ2=152.604、117.563、4.757,t=-11.788、-6.180、-2.310,P均<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CRP、尿素氮、D-二聚体、腹水4个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RP[比值比(OR)=1.009,95%可信区间(CI)1.006~1.012]、尿素氮(OR=1.185,95% CI 1.097~1.280)、D-二聚体(OR=1.166,95% CI 1.082~1.256)、腹水(OR=4.848,95% CI 2.829~8.307)均为SAP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1)。模型的AUC值为0.895(95% CI 0.865~0.926),高于APACHEⅡ评分(AUC值为0.835,95% CI 0.791~0.878)和BISAP评分(AUC值为0.803,95% CI 0.760~0.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78、4.466,P均<0.01)。校准图和Hosmer-Lemes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临床观察结果一致性较高。当模型预测SAP发生的概率为10%~95%时,模型的DCA曲线均高于2条极端线,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经Bootstrap内部验证,该模型仍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AUC值为0.892),其预测AP严重程度曲线实际临床的AP严重程度曲线仍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CRP、尿素氮、D-二聚体和腹水构建的模型能够预测AP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更科学的临床决策。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列线图 内部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数据随机法随机挑选,我院收治的1800例患儿作对研究对象。对患儿的营养状况和贫血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类型和小儿贫血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进过研究发现1800例患儿中有1436例患有小儿贫血占总数的79.8%,患儿年龄贫血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756例患有小儿营养不良占总数的97.6%,患儿年龄小儿营养不良程度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营养不良类型和小儿贫血程度具有关联性,临床可通过外周血红蛋白等指标对营养不良发展程度进行评估,对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贫血 营养不良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