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尿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球蛋白(β2MG)进行检验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择90例为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同一时期内于本院接受体检的9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mALB、IgG及β2MG水平检验。比较两组mALB、IgG及β2MG水平,同时应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价值效能。结果 观察组mALB、IgG及β2MG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mALB、IgG及β2MG水平诊断老年糖尿病的效能良好(P<0.05)。结论 mALB、IgG及β2MG在老年糖尿病中呈高表达水平,且随着病情严重,上述指标表达水平越高,可为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球蛋白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段内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球蛋白的检验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1年内病人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球蛋白均小于2至3年内病人(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检测中,检测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球蛋白指标情况,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临床检验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小儿退热栓对感冒发热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感冒发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小儿氨酚黄那敏片)与治疗组(40例,复方小儿退热栓),均治疗3天。对两组的免疫功能、临床指标、不同时段的体温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IgA、IgM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惊厥好转时间、高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温情况比较P>0.05;治疗12h、24h、72h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对感冒发热患儿进行治疗,能加速其病情的好转,并能降低患儿体温,能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其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方小儿退热栓 感冒发热 血清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球蛋白(Ig)在儿科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100名儿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免疫球蛋白可作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 临床疗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球蛋白(Ig)在儿科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100名儿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免疫球蛋白可作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 临床疗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中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62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2例已经确诊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和32例健康小儿,分别纳入至观察组、对照组,而且均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均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从数据分析看,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小儿和已确诊手足口病的患儿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β2-球蛋白、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72例尿毒症患者,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使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β2-球蛋白、残余肾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β2-MG为(10.13±3.1)mg/L、BUN为(6.26±2.73)mmol/L、Scr为(349.75±115.49)μmol/L,肾功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中有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中有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一些(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β2-球蛋白,改善患者残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尿毒症 β2-微球蛋白 残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期间选择76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干预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情,值得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疗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比,各10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接受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小儿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可减少IgG的合成,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防止出现血栓,提高患儿的生存率。还可防止血小板聚集,以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或者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患者诊治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43例,设为病例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乙型肝炎患者失代偿期IgA水平高于代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患者IgG、IgM、IgE水平和代偿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乙型肝炎疾病的可靠生化指标之一,且能在一定程度反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病变严重程度,随着治疗其水平呈下降趋势,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初筛及疾病治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患者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36例)、急性乙型肝炎组(34例),同时选择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验,比较两组人群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组、急性乙型肝炎组IgA、IgG、IgM水平。结果 研究组IgA、IgG、IgM水平更高(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IgA、IgG、IgM水平更高(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诊断、评估乙型肝炎有重要价值,可以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辨,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交叉配血试验的输血检验方面,探讨低离子凝聚胺法与抗人球蛋白柱凝集法的临床成效。方法  筛选38例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接受输血检验的输血治疗患者,交叉配血试验方式包括抗人球蛋白柱凝集法与低离子凝聚胺法,评测输血检验的配血时间、配血试验结果与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结果  抗人球蛋白柱凝集法的配血时长较低离子凝聚胺法更长,差异(P<0.05)。抗人球蛋白柱凝集法的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与总阳性率(15.79%、21.05%、36.84%)较低离子凝聚胺法(2.63%、5.26%、7.89%)更高,差异(P<0.05),而假阳性率(2.63%)与低离子凝聚胺法(7.89%)无差异(P>0.05)。抗人球蛋白柱凝集法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92.86%)较低离子凝聚胺法(33.33%)更高,差异(P<0.05)。结论  低离子凝聚胺法的配血时间更短,而抗人球蛋白柱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更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

  • 标签: 低离子凝聚胺法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法 交叉配血试验 输血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在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意义和影响。方法 筛选2022年05月至2023年05月40例慢性乙肝患者设为研究组,筛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比组,均予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pta、alb、TBiL)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M、IgA)。结果 本试验中,较对比组,研究组pta、alb指标水平明显更低,TBiL指标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性较大(P〈0.05);研究组IgG、IgM、IgA指标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 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进一步提升临床慢性乙肝诊断精准性及强化慢性乙肝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慢性乙肝 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应用在小儿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患儿感染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收集到的白血病患儿15例,均开展化疗治疗。信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感染率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IgA、IgG、IgM免疫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可以降低白血病化疗患儿感染概率,增强其免疫功能。

  • 标签: 静脉输注 丙种球蛋白 小儿 白血病 化疗 感染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小儿川崎病(KD)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12-2023.12,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KD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入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41例。对照组治疗用阿司匹林+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观察组治疗用阿司匹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干预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56%,对照组为82.9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热、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可提高小儿川崎病治疗有效率,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可行。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败血症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18年08月-2023年08月,选取此时我院治疗的早产儿败血症患儿20例进行分析。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10例/组。参照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方案依次为常规治疗与前者情况下增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评析指标:各组的症状好转时间、治疗有效性。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性,使研究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促进呼吸困难消失,推荐应用。

  • 标签: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早产儿败血症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利妥昔单抗开始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的治疗,也可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用药,有效减少体内自身抗体。本文报告了三例重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显示利妥昔单抗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