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作用影响。方法:本次以随机盲选方式将我院起止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10月接纳的28例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纳入1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指标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心脏功能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较于参照组明显更短,护理效果相比较于参照组更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实行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 心脏支架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支架患者,共计92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每组各46例。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使冠心病支架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效果确切。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 心脏支架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接受心脏康复治疗的具体措施以及对患者心脏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来到我们医院接受冠脉支架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共计60例患者资料纳入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组,给予其中一组临床常规康复治疗,一共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另外一组心脏康复治疗,一共30例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心脏功能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脏功能,包含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对于接受冠脉支架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治疗,能够帮助促进患者手术之后的心脏功能恢复速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冠脉支架术 心脏康复治疗 心脏功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衰疾病使用心脏超声进行检测,对临床疾病诊断和患者心脏功能评定的价值。方法:研究共入选6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12月到2022年2月,将以上受试对象进行分组,在我院门诊接受常规检查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受试者:30例)、我院住院部在该时间段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组(受试者:30例),比对组间受试者各项检查结果,分析心脏超声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术期内径更小,左室射血分数更高,(p=0.0000)P值小于0.01;研究组NT值(658.13±103.25)更高,步行试验数值更低(525.81±56.72),p=0.0000,小于0.01,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心衰患者,使用心脏超声检查,可在疾病早期提供相对可靠的诊断依据,可在临床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积极推广。

  • 标签: 心脏超声 慢性心衰 心脏功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患者通过心脏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观察组,然后选择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采用心脏超声进行诊断,比较两组人员的心脏功能(LAD、LVED、LVEF)。结果:观察组的LAD、LVED、LVEF分别为:(46.70±5.27)mm、(54.72±5.48)mm、(35.58±3.45)%,对照组的LAD、LVED、LVEF分别为:(20.78±2.36)mm、(40.63±4.29)mm、(61.82±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通过心脏超声进行诊断,可以有效区分患者的心功能和正常人群之间的区别,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心脏超声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到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中,对其心脏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取80例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满意率、心功能指标。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护理满意率均优(P<0.05)。结论: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心脏功能,提升满意度,加速康复,保障治疗安全、有效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 心脏支架 心脏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超声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选择6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0名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受查者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心脏超声诊断时,观察组检出率为 96.67%(58/60),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034,P=0.154)检查后,观察组受查者左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诊断价值较高,可以准确的掌握受查者心脏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超声 慢性心衰 诊断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呼吸功能损伤、肺部并发症等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症状表现,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死亡、延长住院时间、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预防手术后出现相关呼吸系统并发症,提升患者术后肺功能的主要措施之一。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后早期心脏康复的开展,患者的呼吸功能越来越临床关注。本次探究就对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 心脏外科术后 心脏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康复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6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分组方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常规术后干预方式)和研究组(行心脏康复术后干预),各33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6MWD(6 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参照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心脏康复术后干预应用价值更高,有助于促进术后心脏功能的恢复,减少心脏危险事件,加速术后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脏康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在心脏矫正术后的心肺运动功能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21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的心脏矫正术后患儿13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纳入患儿分为双心室矫正组(75例)和单心室矫正组(61例)。根据病种复杂程度,将双心室矫正组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简单CHD亚组(35例)和复杂CHD亚组(40例)。收集纳入患儿的CPET参数,包括最大摄氧量(VO2 max)、最大单位体重摄氧量(VO2/kg max)、无氧阈(AT)时单位体重摄氧量(VO2/kg@AT)、最大氧脉搏(O2/HR max)、心率储备(HRR)、最大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max)、变时性指数(CI)、运动峰值后1 min心率恢复(HRR at 1 min)、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单位体重氧摄取效率斜率(OUES/kg)及运动振荡通气(EOV)等。比较不同矫正术式患者的CPET参数,在双心室矫正组中进行亚组分析,比较简单CHD亚组和复杂CHD亚组患者的CPET参数;并将双心室矫正组患者的CPET参数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对CPET参数间相互关系进行识别。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6例CHD术后患儿,年龄(9.4±3.1)岁(范围6.2~16.0岁),男性84例(61.8%)。所有患儿均安全完成CPET检查,无严重循环异常。与单心室矫正组比较,双心室矫正组患儿的VO2/kg max[(32.6±6.9)ml·kg-1·min-1比(23.5±5.9)ml·kg-1·min-1,P<0.001],O2/HR max[(7.24±2.93)ml/次比(6.35±2.17)ml/次,P=0.030],HRR at 1 min[(32.5±13.9)次/min比(26.3±12.5)次/min,P=0.036],OUES/kg(36.9±8.8比29.7±11.8,P=0.001)更高,VE/VCO2 slope(29.1±5.20比35.1±8.0,P<0.001),EOV发生率[32.0%(24/75)比57.4%(31/61),P=0.027]更低。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简单CHD亚组比较,复杂CHD亚组的VE/VCO2 slope、EOV发生率更高,VO2/kg max、O2/HR max、HRR at 1 min、OUES/kg更低(P均<0.05)。双心室矫正术后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参数较正常参考值差。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O2/kg@AT和VO2/kg max(r=0.86,P<0.001)、VO2/kg max和OUES/kg(r=0.63,P<0.001)、HRR和CI(r=0.91,P<0.001)、VE/VCO2 slope和PetCO2 max呈强相关(r=1.00,P<0.001)。结论单心室矫正术后患儿的运动心肺功能弱于双心室矫正术后者,双心室矫正术后患儿的运动耐量低于正常儿童。双心室矫正术后患儿中,复杂CHD患儿的运动耐量低于简单CHD患儿。CHD术后患儿接受CPET评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心肺运动试验 运动耐量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108例慢性心衰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应用运动康复干预)与乙组(给予常规护理)各54例,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值低于干预前、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指标值高于干预前,P

  • 标签: 运动康复 慢性心衰 心脏功能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在2021.5-2022.5时间内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选择56例,通过双盲法分组,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28例实施运动康复护理,评比组间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组间互比:LVEF、LVEDD、LVESD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组间互比,研究组LVEF更高,LVEDD、LVESD更低,其与对照组的差异为P<0.05。结论: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可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改善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性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护理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血液呈现阶段性分布,不同分支对应不同的室壁。在相关临床和动物试验研究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会即刻发生供血区域心肌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超声检测通过非创伤性的方法测量血流速度。而血流速度与信号频率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对血流速度估计可转换为多普勒信号平均频率的估计。本文以下对心脏右心房压、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左心室舒张功能心脏指标进行综述,分析心脏超声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判定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慢性心衰患者使用运动康复护理,为其自身心脏功能产生的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60例病例,全部为慢性心衰患者,开始收治时间2021年2月,结束时间2022年3月,随机等分,各30例,参照组运用基础护理,观察组运用运动康复护理,分析改善心脏功能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护理,有利于优化心功能,具有借鉴的价值。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慢性心衰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自主式心脏康复训练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心脏康复训练的慢性心衰老年患者6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施以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33例)施以自主式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心功能LVEF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心脏康复训练 老年慢性心衰 心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心脏运动康复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收治接受PCI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6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3例(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和实验组33例(基于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心脏运动康复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常规组、实验组两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干预后AT(无氧阈)、VO2max(最大射氧量)、O2pulse(氧脉搏)、最大运动时间、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心脏运动康复干预可有效促进其心肺功能的改善,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运动康复 冠心病 PCI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护理阶段实施Ⅰ期强化康复护理后对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掷硬币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纳入的4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Ⅰ期强化康复护理并保证基础护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单一常规疾病护理,添加Ⅰ期强化康复护理方案后患者呼吸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研究有较大价值。

  • 标签: Ⅰ期强化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手术患者 呼吸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取运动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心脏功能的变化以及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取运动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两种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测试前以及测试后的心率和血压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慢性心功能不全 运动康复护理 心肌酶谱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患者,共纳入老年住院患者925例,其中衰弱患者285例、非衰弱患者640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进行评估,收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结果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更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肾功能不全、既往跌倒史比例更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更高,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更低(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左心房前后径更大[(37.8±7.1)mm比(36.3±5.1)mm,t=-3.134,P=0.002]、左心房前后径≥45 mm比例更高[15.8%(45/285)比6.1%(39/640),χ2=22.452,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60.1±9.5)%比(61.9±7.5)%,t=2.817,P=0.005]、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速度更快[(0.8±0.3)cm/s比(0.7±0.2)cm/s,t=-2.675,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前后径≥45 mm是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OR=2.249、P=0.015);增龄(OR=1.099、P<0.001)、心力衰竭(OR=1.786、P=0.049)、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OR=1.960、P=0.001)和血红蛋白降低(OR=0.984、P=0.008)与衰弱独立相关。结论左心房前后径≥45 mm、心力衰竭与衰弱独立相关,在衰弱患者中应注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筛查心血管疾病。

  • 标签: 衰弱 左心房前后径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