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原发性肝癌行根治切除术后出现肝内复发的患者行动脉热灌注加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生存期。结果48例患者中客观有效率(CR+PR)为75%(36/48),共总有效率(CR+PR+SD)为87.5%(42/48)。中位生存时间为18.0个月(95%置信区间CI为16-24个月),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结论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介入诊疗次数。

  • 标签: 动脉热灌注 化疗栓塞 多灶性复发性肝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在一期行内固定术后,急性感染控制转为慢性创伤骨髓及骨不愈合。方法分析53例慢性骨髓病程中的共同特点。结果在53例细菌培养阳性者均做过抗生素敏感试验。在不同时间程度内,对病灶周围软组织和病灶骨段,选用敏感性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是选择进行手术治疗的时机。53例患者最长随访10年7个月,最短10个月,骨折愈合4~10个月,平均5.5个月。结论慢性创伤骨髓,骨缺损及骨不愈合,因原始外伤严重,早期处理不当,I期内固定或隈行I期内固定促发感染,使感染难以控制,形成骨不愈合,骨折片慢性吸收,造成骨缺损。

  • 标签: 严重损伤 骨折慢性炎症 皮瓣移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骨髓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骨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抗生素治疗等综合治疗。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接收综合治疗的42例患者中,37例无复发,5例复发复发率仅为11.9%。结论慢性骨髓患者接受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抗生素治疗等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慢性无菌骨髓(CNO)的临床特点并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风湿科确诊的18例CNO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儿中男12例、女6例,发病年龄为9(5,11)岁,症状出现至确诊时间为2(1,6)个月,随访时间17(8,34)个月。14例患儿发热起病,14例骨痛和(或)关节痛;17例外周血白细胞正常,18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均升高,14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2例抗核抗体阳性,18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和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影像学提示18例骨骼受累病灶均为对称、多病灶,受累骨为8(6,11)个,较常受累部位为18例胫骨和17例股骨。14例患儿进行骨活检,病理表现均为急或慢性骨髓症改变。磁共振成像(MRI)发现骨病变为18例,同位素全身骨显像发现骨病变为13例。18例患儿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10例联合糖皮质激素,9例联合使用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病药物,8例联合使用阿伦磷酸盐,6例联合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随访6个月,13例患儿达到儿童CNO疾病活动度评分70%及以上改善。结论CNO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或不伴有骨痛和(或)关节痛,伴外周血白细胞正常,CRP和(或)ESR升高,全身骨扫描联合MRI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部位的骨髓,提高CNO的诊断率。

  • 标签: 儿童 慢性无菌性骨髓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总结了18例股骨慢性创伤骨髓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抗菌素的合理使用以及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认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股骨 骨髓炎 骨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血源骨髓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6例慢性血源骨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全部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适当的活动护理,改变患者不正常的习惯。结果56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随访2~10个月,只有一例因饮食不注意而再次复发。结论对慢性血源骨髓患者有目的的护理才能提高患者的对健康的意思,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及时改变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护理 生活习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部位,不同原因的慢性骨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最佳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不同部位骨髓患者25例,其中手指3例,脚趾3例,胫骨10例,股骨4例,骰骨1例,跟骨1例,尺挠骨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为32岁,分别采用钻孔引流,截指(趾),开放植骨,带肌肉瓣移植填充,抗菌属性骨水泥等治疗方法。结果随访3个月到3年,患者病情均减轻,窦道闭合,无骨外露,功能活动改善,无复发病例。结论对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骨髓炎 治疗方法 疗效
  • 作者: 徐健 王丹丹 石桂秀 白玛央金 张烜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昆明65003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南京210008,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厦门361000,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拉萨85000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免疫中心,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复发软骨炎(R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软骨及富含蛋白聚糖成分的组织,特征表现为耳和鼻软骨炎症、畸形。为提高临床医生对RP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目前国内外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总结了R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疾病活动评估,旨在规范RP临床治疗方案,改善RP患者预后。

  • 标签: 多软骨炎,复发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骨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术治疗和护理措施,最后数据统计。结果60例慢性骨髓患者经过我院悉心的治疗和临床护理,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消失,其不安心理也得到消除,心态也已恢复平和。结论我院对慢性骨髓患者采取的临床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临床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骨髓的矫形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慢性骨髓手术矫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92%(46/50)。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慢性骨髓的手术成功率,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方案治疗骨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1月作者治疗的86例胫骨慢性骨髓,经多次治疗的7例;对慢性骨髓施以不同的治疗,对其临床效果与行病灶清理腓骨打断短缩加压外固定架固定置管灌洗术进行对比。结果对于慢性骨髓骨不愈合者,病灶彻底清理置管灌洗,并加以外固定架固定者愈合率高。结论对于骨髓的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彻底的病灶清理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骨髓炎 骨不愈合 外固定架 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慢性无菌骨髓(CNO)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8例CNO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并与国外报道的儿童CNO患者进行比较和文献复习。结果8例患儿,男3例,女5例;发病年龄(7.2±3.2)岁,平均确诊时间25.9个月;常见临床症状为骨痛(7例,87.5%),关节(4例,50.0%),发热(3例,37.5%);X线片与CT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进行骨质硬化;磁共振成像(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骨膜炎、软组织肿胀,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患儿受累骨骼均>1处,7例(87.5%)患儿为双侧病灶;常见部位为胫骨(22.0%),其次为股骨(17.1%)、下颌骨(9.8%);8例患儿均行病变部位骨活检,其中4例表现为骨坏死,4例骨纤维化改变,2例骨髓改变;骨组织病原学检查均阴性;8例患儿接受非甾类抗炎药单药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双膦酸盐及肿瘤坏死因子ɑ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8例患儿病情均好转,监测炎症指标正常,均无致残致畸和器官损伤。结论儿童CNO多于学龄期起病,病程长;以多部位骨痛、关节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可见多处骨骼受累,以下肢骨最常见;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双膦酸盐及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对CNO有效。

  • 标签: 无菌性骨髓炎,慢性 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当中,复发软骨炎患者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出现复发软骨炎误诊的2例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的各项资料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耳廓部位的肿痛、塌陷等,在我院被误诊为化脓耳廓软骨膜炎,之后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患者反复发作最终经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患者接受临床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缓解。结论在复发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较为复杂且具体症状不够典型,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医生应对该类病情的临床表现更为熟悉,以此对患者实施较为科学的诊断,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严重。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误诊 耳廓 支气管哮喘 分析
  • 简介:摘要骨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破坏炎症,好发于长骨,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血源性感染引起的血源骨髓是最常见的类型。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慢,细菌容易形成菌栓滞留繁殖,余元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毛囊等的致病菌在干骺端血管滞留后,如机体抵抗能力弱时可出现病菌迅速繁殖,侵蚀、破坏骨组织,引起急性炎症。其病理变化主要分为脓液扩散,骨质破坏,死骨形成与反应骨质增生四个过程。创伤骨髓由开放骨折或外科手术所致。软组织破坏严重,血液循坏破坏是感染加重的重要因素。慢性骨髓Cierny-Mader分型可分为四型:Ⅰ型为髓内骨髓,病灶局限于骨髓腔,如血源骨髓;Ⅱ型为表浅型骨髓,病灶局限于骨的外表面,常伴有难治的软组织缺损,缺乏软组织保护;Ⅲ型为局限性骨髓,有存在明显边界的附着的或浮动的骨片,常伴有Ⅰ型和Ⅱ型骨髓的特点;Ⅳ型为弥漫骨髓,病灶累及一整段骨或一整个关节。创伤骨髓治疗的首要步骤是处理感染,感染性病灶要彻底清除,这一步是治疗的重中之重。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再进行骨重建。重建的手段包括松质骨移植,骨折内固定,节段骨移植,人工关节置换等。

  • 标签: 骨髓炎 感染 分型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