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格障碍的护理。方法对人格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结论对人格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人格障碍 护理
  • 简介:人格障碍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精神障碍,涉及法律问题及违法犯罪的比较多,有多种类型,每个类型的表现及涉及法律问题时的特点都不相同。充分了解和认识到这些特点,对于及时识别与恰当处置各类型人格障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人格 人格障碍 涉法 犯罪 特点
  • 简介: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件使校园安全问题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究竞是什么让高学历、高智商的学子沦为罪犯,让他们对他人生命如此漠视?这是社会的一个普遍追问。悲剧诞生在今天,我们就应该从今天的社会、学校、家庭开始反思。文章由复旦投毒案切入,结合亲身工作经历以及心理学专业知识从人格障碍这一视角出发,分析探讨高校投毒等恶性事件造成的后果,发生的原因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

  • 标签: 高校投毒 人格障碍 高校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疗法对人流后合并抑郁障碍的作用。方法对于半年内符合人流手术标准的病例,确诊为抑郁障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在认知护理第5周后再次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认知护理的效果。结果认知护理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平均分为18.56±1.98分,护理后5周评分为8.938.93±2.07分,认知护理前后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护理能有效改善人流后抑郁障碍患者的症状。

  • 标签: 人工流产 抑郁障碍 认知护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各种形式、原因进行调查,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行设计的睡眠障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为早醒(53.5%)睡困难(46.5%)眠障碍的原因依次为抑郁情绪、睡眠环境、躯体因素、药物因素。结论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积极、早期采用综合护理,以减轻患者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作者: 肖远奇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3-03-13
  • 出处:《医学与法学》 2013年第3期
  • 机构:    肖远奇          (四川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610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自杀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及对高危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的自杀危险因素工具对住院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并对高危 人群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接受自杀危险因素评估和护理干预组的自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自杀危险因素评估和护理干预,可以有 效地降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发生率,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焦虑障碍与躯体疾病临床关系。方法对我院478例住院的躯体疾病患者进行抑郁/焦虑障碍调查。结果经过测评,本组患抑郁/焦虑症患者有89例,占18.6%,其中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中风或偏瘫、尿毒症和癌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疾病容易诱发抑郁/焦虑障碍,而抑郁/焦虑障碍又反过来影响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两者有很大的相关性,临床需要对两者同时兼顾治疗,以使患者最大程度地获益。

  • 标签: 抑郁/焦虑障碍 躯体疾病 精神障碍
  • 简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谷氨酸能系统障碍可能与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外周血小板功能障碍、海马神经元再生及重塑障碍两方面阐述谷氨酸能系统障碍在PSD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 标签: 卒中 抑郁 谷氨酸
  • 简介:探讨神经质人格对青少年应激与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采用自评的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618名在校高中生进行了首次测查,随后每隔3个月对被试的抑郁症状和生活事件进行追踪测查,追踪时间为期一年,结果发现:与低神经质青少年相比,随着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升高,高神经质青少年的抑郁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增长速度更快。结论:神经质人格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应激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神经质人格 应激 抑郁症状 多层线性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分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心理状况改善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回归到正常心理状态。方法针对消化内科焦虑、抑郁的患者40例进行探讨,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进行针对焦虑、抑郁有效地护理措施,此组为观察组。在出院时进行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问卷调查,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患病率以及出院时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焦虑 抑郁 消化内科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短期治疗后述情障碍的变化及治疗后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0例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3周后,采用多伦多述情量表(TAS)中文版及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进行评定。结果重度抑郁组TAS因子Ⅰ、Ⅱ及总分均高于轻、中度抑郁组(P<0.05);中度抑郁组仅TAS因子Ⅱ得分高于轻度抑郁组(P<0.05)。治疗后抑郁症患者TAS总分、因子Ⅰ、因子Ⅱ、BDI总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后抑郁总分、服务满意度、治疗信心、对疾病的了解依次进入TAS总分的回归方程分析。结论抑郁总分等是述情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抑郁症患者短期治疗后可降低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

  • 标签: 抑郁症 述情障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肺结核病人焦虑/抑郁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入院时简要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值和抑郁评分值均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肺结核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病人身心健康,为长期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肺结核 焦虑/抑郁障碍 依从性 心理护理
  • 简介:人格论属人格心理学范畴,其应用范围广泛.首先介绍了九人格理论,然后结合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介绍了九人格理论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心理健康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 标签: 九型人格 高职教育 教育方式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2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分析2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76例2糖尿病患者,用CES-D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计算抑郁的患病率,抑郁程度的分布,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筛选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6例2糖尿病患者中患抑郁55例,抑郁的患病率为:31.3%,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指标为:文化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病程、慢性并发症数目;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指标有:文化程度、FBG、HbA1C、慢性并发症数目.[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为:31.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文化程度、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慢性并发症数目是2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认识有差别,素质有高低。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坚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达到润“人”无声的境界,切实提高德育效能。

  • 标签: 反思感动激励典范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精神症状机制,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该病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同时阐明了抗抑郁、焦虑在该病治疗中的显著效果,提出了消化科医生应重视精神卫生知识,在治疗心身疾病方面方能技高一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标签: 肠易激惹综合征 抑郁焦虑障碍 抗抑郁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认为人群冠心病是一种多危险因素单一作用或联合作用所致的慢性疾病,近年的研究表明D人格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它不仅影响着冠心病的发病,还严重影响着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预后。探讨通过心理干预后,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的预后,提高D人格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D型人格 冠心病 PCI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抑郁原因的分析,针对和有效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以减轻抑郁,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障碍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