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青光术后发生恶性青光,采取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双眼术后仍然前房浅、眼压高,随访13月双视力无光感,最终一眼球摘除。3例加用药物眼压控制20mmHg左右。其他11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稳定。结论青光术后一旦发生恶性青光,需要积极处理,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眼压及视力可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 标签: 抗青光眼手术 恶性青光眼 联合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光滤过术后眼球按摩的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眼科选取60例青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不采用眼球按摩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眼球按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以及青光滤过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按摩护理可有效控制眼压并提高患者治愈率。

  • 标签: 青光眼 滤过术 眼球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术后白内障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7例35青光术后白内障病人,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现滤过泡损伤,术后滤过泡形态无改变,术后眼压稳定,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术后白内障较常规白内障摘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青光手术的疗效。方法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6%,观察组B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3%,观察组B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滤过术后恶性青光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12只青光小梁切除术后恶性青光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只经1~3次脉络膜上腔放液联合抽玻璃体水囊联合前房注气术后,3只眼压恢复正常,1只眼前房不恢复,改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余8只均一次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控制正常,前房形成。结论青光滤过术后恶性青光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为难治并发症。脉络膜上腔放液联合抽玻璃体水囊治疗有效,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术后并发症 恶性青光眼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小梁切除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48例(52)行小梁切除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7,14天,1,2月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FL)检查、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测量。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7,14天患者的FL评分较术前增加(P<0.05),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分泌明显增加(P<0.05);术后1,2月FL接近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可显著影响泪膜稳定性,至术后1月,所有检查项目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泪膜 青光眼 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应用青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再选取同期没有高眼压的青光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应用青光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青光手术方法应用于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是也容易诱发不同并发症,这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持续性 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12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2例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畅(83.3%)、结膜瓣渗漏(16.7%)。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前房均形成。结论青光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应针对不同病因做出相应处理以形成前房。

  • 标签: 浅前房 小梁切除术
  • 简介:包裹性囊状滤过泡是指青光滤过性手术后早期发生的并发症,其表现为结膜滤过泡局限性高隆起,表面有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一类囊肿样改变。早期滤过泡囊壁对房水吸收功能下降致眼压升高,按摩后眼压不下降。该并发症不多见,但若处理不当,将导致手术失败。现将北京同仁医院1997年5月-2006年5月收治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青光眼 并发症 包裹性囊状滤过泡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用青光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的临床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青光手术治疗 131例青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 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 40 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 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 40 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0.0%)明显高于对照组( 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青光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  

  • 标签:    [ ]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持续性高眼压青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青光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行巩膜下巩膜咬切术19例、小梁切除术11例;比较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和视力,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30)持续性高眼压青光患者均顺利完成青光手术治疗;手术后的眼压较手术前降低,视力较手术前提高;经T检验,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差异均显著(P<0.05);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虹膜炎症反应、前房积血、眼压偏低等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均显著缓解,未见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玻璃体脱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青光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注重术前处理和手术技巧,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眼压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VEGF药物联合青光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药物控制眼压不佳的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36例(36)。先行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雷珠单抗),待虹膜或房角新生血管消退后行青光引流阀植入术,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眼压情况。结果患者术前眼压(50.3±2.8)mm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眼压分别为(31.1±5.6)、(23.4±5.7)、(13.2±4.6)mmHg。与治疗前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眼压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VEGF药物联合青光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VEGF药物 雷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的方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治疗活动,观察患者手术后视力、眼压、角膜、水肿等情况。结果: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在治疗后效果较好,视力评分18.11±1.23、眼压13.96±2.75、前房深度2.07±0.24,预后情况相对较好。结论: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手术治疗及药物干预的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并发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共56例/71,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7年12月,结束于2022年12月)。所有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均接受微创玻切联合手术。采用统计学分析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一周/术后四周/术后十二周的眼压、前房角深度、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对比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一周/术后四周/术后十二周的眼压、前房角深度、最佳矫正视力,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术后并发恶性青光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玻切联合手术 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 临床效果